分享

育儿学堂|看完这篇,你就知道怎么给孩子喝水了!

 牛妈古法育儿 2020-06-17

不知从何时开始出现了

一天8杯水才健康
孩子应该多喝水才能身体好

   很多麻麻也总是喜欢追在宝宝后面
想着法子让宝宝多喝一口是一口!

   不知道妈妈们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要让孩子多喝水?
那多喝水好在哪里?
我们每天真正需要多少水呢?

我们今天就来细细分析,水应该如何喝才正确?

01
8杯水原则的起源和变异

8杯水原则深入人心,究竟从哪里来的呢?

1940年美国国科学院(NAS)提出过对于一个典型的每天摄入2000大卡热量的食谱来说,需要摄入超过8杯8盎司(合计约2加仑)的水来燃烧这些食物的理论。

而且这个文章也提及这些水分包含从食物中摄取的水分,也就是把我们吃的食物内的水分和喝的水算在一起,总共是8杯于是,在不断的流传过程中,每天八杯水由摄入变成了饮用。但摄入量是包括食物中的水分的,因此,真正饮用的水并不需要八杯。

而饮水这种事毕竟是因人而异,不是每个人都是每天喝八杯水最健康,真正的喝水原则应该是渴了就喝,并且每次少喝(不要牛饮)。




关于饮水原则,歪果仁的最新研究如下:

如上图
权威营养学发表的《你每天需要喝多少水》一文中所说

相信你身的第一反应—口渴,
它的存在必有道理!

维持水的平衡
对我们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这个原因,
进化为我们提供了复杂的调节时间的机制,
以及我们喝了多少水。

当我们的总含水量低于一定水平时,
口渴就开始了。

这是由类似于呼吸之类的机制控制的,
我们不需要有意识地去思考它。


循证研究的饮水建议总结是:

没有人能够指导你应该喝多少水
需要遵循个体差异
有些人喝多了身体功能更好,有些则不然

以下方法适用于90%的人群:
1、当你口渴了,喝水。
2、当你不渴了,不用喝水。
3、在高温、需要大量运动量的时候,
适量补充丢失的水份。
4、就这些。



这与中医古籍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
古人云:饥飡渴饮
也是表达了同样的道理
饿了吃饭,渴了喝水,
此乃生活必需。

作为对古代医学颇有研究的刘希彦先生,
对“8杯水原则”是这样说的:


刘希彦

国学研究者,在古中医、红学、古琴等传统文化领域皆有涉猎。致力于古中医的研究、恢复及传播多年,破解《伤寒论》之心法奥理与古经方之组方规律,著有《至简古医——道鉴伤寒论》一书。古琴师从汪铎,并随师传播和推广丝弦琴道。

综上所述,

喝水量的多少不需要担心,
只需根据自身的反应来判断,
是否需要喝水、喝多少水!

大人如此,小孩亦然,
家长们不用把关注点过度的放在喝水上,
一定要强调孩子必须喝多少水才好,
是非常错误的观点。

水喝多了也是会对身体有害!

中医认为喝水多了,会加重脾肾阳气的负担,伤阳气助湿邪。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这三种体质的人是更不适合大量喝水的,否则就会出现胃胀、食欲不振、腹泻等脾虚水湿内停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晕、呕吐、口淡、口角流清稀的口水等饮水上犯的表现。

从西医的角度来讲,饮水过量会加重肾脏、心脏的负担,喝水莫贪多。


02
生病期间,是不是应该多喝水?

你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对话?

我感冒了。
多喝点水!
我胃不舒服。
多喝点水!
我发烧了。
多喝点水。

但是否考虑过水真的可以起到
辅助治愈疾病的作用呢?

从西医的角度来讲,如果饮水过量,肾脏来不及将多余的水排出体外,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对肾脏是有影响的。对于肾脏病患者、心脏病患者以及肝功能异常并伴腹水者三类人来说多喝水容易加重病情,生病期间是否要多喝水,也需因人因病而异。

从中医角度来讲,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指出:“其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仍强与饮之,因其成祸,不可复数也!”意思是说,很多人觉得多喝水能治病,但是不知道是什么病就盲目地多喝水,会导致病症更难以治愈。

又提出“凡得时气病……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就是说得了病以后,病人自觉口渴想喝水,但又喝不多,这个时候别人是不应当劝其多喝的,因为此时病人体内虚弱的阳气不足以温化过多的水,便会使阳气更虚,继而加重病情。


03
是该喝冷水还是热水呢?

近日,一歪果仁在网上发出的这样一篇帖子《在美国人眼中,哪些行为很中国?》(What is the most thing a chinese person can do? )

排名NO.1的是:
喝热水,什么都要吃热的。



对许多西方人来说,
喝热水的想法很奇怪。
但大多数中国人认为,
美国人喝凉水的习惯也同样奇怪,
甚至是不健康的。



根据中国人的传统中医理论,人体以固阳为本。《皇帝内经》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而在阴阳两气中,又以阳气为万物之本。因此如果希望健康长寿,必须要温阳。

冷水是至寒之物。喝冷水会降低内脏的温度,使得寒气入体,导致体内虚寒,从而导致阴阳不调,虚热盗汗,易患外感风寒等。

而热水的温度可以温暖人体内的器官,保持体内的阳气。中医理论中,水能滋阴,热能温阳。而热水刚好包含了滋阴的功能和温阳的功能。



现代科学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的。

从人体结构来看

人体的恒温是36.5℃,因此如果喝冷水的话,身体需要先通过自身的热能来把水的温度上升到36.5℃,然后再吸收。

而如果是温水的话,那么人体在将喝进去的水变成和体温一致的温度的过程中,做的功会相对比较少,身体的负担就会减轻。

从分子结构来看

水在煮沸以后,其密度、粘度、导电性、化学活动性、比热等特性都有所改变。本身并不牢固的分子结构瓦解为单分子,而单分子的运动,即所谓布朗运动,比分子结合体的运动更快。

因此,热水在进入人体后可以迅速被吸收,迅速渗入细胞,使因不断出汗而缺水的机体能更及时地得到水分的补充,并可以更积极地促进细胞的物理化学活动,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

可是喝凉水后暂时温度是降下来了,但是由于机体因为体温的降低,会加速血液循环来升温,最终的结果是凉水喝的越多,体温反而越容易升高。而喝热水,提高体温,排泄汗液,直接通过汗液分挥发驱走热气。



中医讲究「因地制宜」,因所在地方气候、体质不同,饮食方式也会有差异。

譬如美国属于干燥的大陆型气候,当地人体质又偏燥热居多,因此喝冰水或大量饮用蔬果汁,危害相对小。

但东方人的肠胃功能较差、虚寒体质多,加上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实在不适合过量喝凉白开。尤其一早起床空腹喝凉水,容易刺激肠胃,更违背中医养生原则。

早上是人体阳气生发之时,而水属阴性,容易伤害脾阳,因此不宜多喝,更不能喝凉水,长期下来甚至会影响肠胃机能及免疫功能。


04
孩子该如何饮水呢?

看了上面的国际最新报道&医学大伽观点,相信家长们都会自己判断了吧!

现在,很多家长总是担心宝宝缺水。其实,吃饭喝水是动物最基本的生存本能,渴了就喝、饿了就吃!用家长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会令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反应产生困惑,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
 
同时,家长需要避免在孩子专注地玩耍时,询问他是否要喝水,这样会打断孩子专注的过程,影响他的注意力集中,孩子如果需要喝水,会主动要求的。

还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喝一点水,就煮水果水喝,这个做法就更不可取了,水果多属凉性,含糖也较多,用水果水代替白水会伤害脾胃功能、也不利于保护牙齿。

罗大论老师在他的书中提到说朋友的因错误的大量饮水给孩子喝水,而导致孩子心脏出现了问题!



Q
A
&

针对孩子的喝水问题,妙手莲华专家团给出以下建议 :

  1. 喝什么?
    白开水是最佳选择,对健康益处最多。

  2. 什么温度合适?
    夏季与室温相同,冬季饮用40摄氏度的水为宜。

  3. 喝水的量该多少?
    没有固定的标准,以孩子的需求为准。

  4. 如何判断孩子需要“补水”了?
    小便颜色深黄、味道重;嘴唇干燥;出现这些情况家长可以想些办法让宝宝喝水了,但需要注意的是,也不要用强迫的方式、避免否定孩子感受的话语;同时家长需要反思,是否是饮食上过多摄入肉蛋奶类等高热量物质导致这种情况出现,而不是饮水量不足。

相关导读

想要孩子身体好,各个时期怎么吃?

小儿易病的原因及脾胃养护要点

不喝牛奶如何补钙?

微量元素补不补?

豆制品易导致性早熟么?

如何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本文由@妙手莲华专家团 搜集网络文献整理编写而成
编辑排版: @Maggi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