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四个节气。在每年的1月20日前后,视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为大寒。《历书》记载:小寒后十五日,斗指癸为大寒,时大栗烈已极,故名大寒也。 今年腊八遇上了小寒,大寒又遇上小年。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选购年货,除尘扫年,准备迎接新年了。除此以外,我们也不要忘记节气期间的养生哦。 养生原则 防风御寒,养生重藏
大寒节气处于初之气,主气为厥阴风木,客气为太阴湿土... ... 阳明燥金司天用事,阴气开始凝集,天气肃厉,水结成冰,寒雨水降下,其发病为内热胀满、面目浮肿、嗜睡、鼻塞鼻衄(鼻出血)、喷嚏哈欠、呕吐、小便黄赤,甚则淋沥不通。 初之气主气是厥阴风木客气是太阴湿土,木克土,土生金,湿冷之气凝滞于上,温热之气升动于下,气温会有冰肃感而人却有内热感,尤其是素体肝旺脾弱的孩子最好在初之气多进行调理。 起居调摄 早卧迟起,泡脚防寒 此时应该早睡晚起,对于孩子来说要晚9点前入睡,早晨待太阳刚刚升起时起床,不要轻易扰动阳气。虽然天寒地动,必要的户外活动还是不能少的,注意不要大汗淋漓就好。 孩子是稚阴稚阳之体,脾肺常有不足,最易被寒邪所伤,这个节气也是受寒感冒、咳嗽的多发之时。 面对最冷的大寒节气要特别注意孩子的保健,一定要做好保暖,尤其头背足这三个部位。可以每天睡前温水泡脚10到15分钟,暖身驱寒(不要泡至大汗,反而伤气),对于健康儿童隔日泡一次的频率即可,有的年龄幼小的孩子不配合泡脚,可以用搓热足底的方式代替。 饮食调摄 精气闭藏 应季清补 冬令进补,进补到尾声,中医认为,秋季进补适宜“平和”,冬季进补适宜“封藏”。为抵御严寒补充元气,大寒节气做好饮食的调养,对减少孩子生病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饮食上应少食生冷,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热,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宜;「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鸡鸭鱼肉等荤腥食物,损害脾胃,容易助湿生热、变生痰浊等,要少吃或不吃。 尤其是,这个节气中适逢春节即将来临,各种美食会扑向孩子,尤其肉类荤腥食物,家长一定要把控住让孩子少吃或不吃。宜多吃些根茎类的食物,如芋头、番薯、山药、马铃薯、南瓜、胡萝卜等,这些食物多具有补气健脾、益肾的作用,是冬季补养的好食材。 古人云:「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上却病法。」 李时珍说: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自己动手煮一碗养生粥,美味又健康。现在的粥,已经远不止热乎乎、填饱肚子的概念,多喝粥,适合自己身体体质的粥,能起到营养保健,祛病养生的大作用呢!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能喝上一碗热热呼呼、香美可口的粥,美哉乎? 推荐美食 -- 胡萝卜山药大米粥 -- 大米... ...150克 胡萝卜... ...50克 山药... ...30克 红枣5-7枚 可以补益脾肺之气, 且补而不滋腻,老少咸宜。 以上粥品适合1岁以上儿童食用, 发热、咽喉肿痛、腹泻、便秘等 生病时不宜食用或遵医嘱。 小儿推拿 增强体质 手护健康 冬天天气寒冷,气候干燥,且多变,气温往往骤升骤降,对于孩子来说往往是感冒、咳嗽的高发时段,这个节气里在饮食起居等多方面给孩子多用心调摄一下,对于孩子少生病,会有很大帮助。如果能够给孩子常做做小儿推保健,对于孩子体质的提高,减少孩子患病会有更大的裨益。 平肝50 补心50 补肾阳50 补脾50 清补肺50 清胃50 顺内八 50 清天河50 补肾阳50 分阴阳50 清大肠50-100 关腑不动或关腑平 足三里 三阴交 涌泉 正捏脊 肾俞 肝俞 脾俞
保健穴方需要在孩子身体阴阳相对平衡状态下操作,不平衡可先用调理穴方,可根据体质、年龄差异做加减,保健穴方建议节气前后三天每天做,手法看似简易,实则要求严格,仅供妙手莲华小儿推拿学员所用。 附:过小年习俗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作为一年里最后一个节气,人们往往在这一天进行大扫除、贴窗花、理发,辞旧迎新。糖瓜、饴糖、麻糖等吃食本为给灶王爷嘴上抹得吃食,逐渐演变成了小孩小年零食。 近期导读 撰写:妙手莲华专家团 编辑排版: @Maggie 编辑校对:@莲华妈妈 校对:@芝芝妈 @幸福有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