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岁孩子感染艾滋病毒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牛妈古法育儿 2020-06-17

前几天看到了一篇新闻:

2岁孩子被检出感染艾滋病毒

其父母怀疑在医院输血时感染

读完我感到震惊、愤怒,还有些惶恐,

思忖良久,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偶然的小事

所以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新闻里提到,去年10月,一个年仅一岁的孩子因喉管被苹果卡住而被送进了ICU,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后,这个孩子却在今年6月29日被确诊感染了艾滋病毒。

令人不解的是,经过检查,孩子父母均未携带艾滋病毒,血站和医院也回应称自己没有问题,那么这个孩子到底是怎样感染艾滋病的呢?

大家都知道,艾滋病毒主要是通过母婴、血液和性生活三种方式传播。毫无疑问,这么小的宝宝是不可能经过性生活感染的,患儿父母配合医院进行了HIV(艾滋病毒)抗体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所以母婴传播也被排除在外,那剩下最大的可能就是血液传播了。但是患儿父母曾向贵阳市卫计委上报了此事,得到的反馈是,血站和医院均无问题。

这件事情目前应该还在调查中,而且国家卫健委专家也已经介入。

想必这个谜团会很快揭开,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在输血中有一种虽然很少见,却非常凶险、大家不得不知晓的情况,那就是——窗口期感染

2015年,福建女童手术输血感染艾滋病毒,经调查,正是输入了艾滋病毒感染者窗口期的血液。

窗口期是什么

我们感染某些病原体之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而目前部分病原体的针对性检测手段,检测的正是我们的抗体,因此,存在着这么一段“我们还来不及产生抗体”的时间,叫做窗口期。虽然在窗口期无法测得抗体,但是感染者此时已经具有传染性了。

除了我们已知的HIV病毒,乙肝、丙肝等感染性疾病也存在窗口期……

窗口期的血液是什么情况呢?

往往有一些人对“窗口期的血液”产生误解,认为“既然在窗口期,那放一段时间等窗口期过了再把这袋血拿出来检查一下嘛”。这个操作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即便放一段时间检查,也是检查不出的。

因为现有技术检查的是HIV抗体,抗体需要感染者(也就是献血的人)体内产生。抽血的时候他/她还没产生抗体,那么血液里就永远也不会有抗体了。

那么这种情况怎么解决呢?

窗口期血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题,从人力物力上来说,目前是无解的。

世界卫生组织安全血液策略是:排除高危人群献血,从低危人群中招募无偿献血者。

因此,许多国家直接一刀切,规定“高危人群不许献血”。比如某些国家和地区就具体规定了男男性行为者不许献血。高危人群指的是有以下这些操作的人:1、有多个性伴侣;2、卖淫、嫖娼;3、男男性行为;4、注射毒品(共用针头);5、纹身;6、与有上述行为的人发生性关系;7、短期内去某些传染病高发的疫区进行过旅行;8、短期内发生过职业暴露,等等。


但是,“高危人群”也不是写在脸上的,血站工作人员也不可能有时间调查对方是否撒谎,所以落到现实执行上,我们往往只能依赖高危人群的人品,依靠他们的自觉。

当献血者献血后,感到自己存在高危行为,可以及时通知血站自己所献血液不能使用,血站会按规定在保护献血者隐私的情况下,对血液进行保密性处理。对于那些误献血液的高危人群,这是一种补救的措施。

但是,《医学界》向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目前,愿意联系血站进行保密性弃血的人还是非常少的。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就事论事 or 追根溯源

在正规医院输血居然都有这样的隐忧!我们该怎么保护孩子们呢?我把这条新闻分享到了工作群里,想听听大家的想法,果然,大家也跟我一样,震惊、愤怒、恐慌之余,还很迷茫:

只能呼吁大家用亲人的血了……

天啦!输血算是听天由命了

唉,世界无解难题……不仅婴儿,成人也有可能感染呐。

这个太恐怖,第一次听说窗口期这个概念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年仅2岁的孩子感染了艾滋病毒,他以后的人生路上会遭受多少辛酸,是隐瞒还是告诉他未来的朋友们他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医院难辞其咎,父母痛心疾首,如果我们只就事论事地看待这个事件,至少在我是难以接受的。

艾滋病虽然我们并不陌生,但在普通人的世界里,还是很少接触到的,所以对于艾滋病,我们大多数人往往会有一种“与我无关”的态度。

但是,艾滋病真的离我们很远,真的与我们无关吗?

最近我又关注到了这样一个信息:

中国大学成“艾滋病”重灾区,值得警惕!

2017年4月22日,湖南长沙市岳麓区通报有 106 名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毒!


无独有偶,截止到2017年6月底,北京市接到报告的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累计1244例,分布在本市59所高校;传播途径以男男同性传播为主,比例为86.70%。

南昌市疾控中心公布数据显示,至2016年8月底,全市已有37所高校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共报告存活学生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35例,死亡7例。近5年来,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年增长率为43.16%。

2017年国家卫计委数据显示:我国年度新增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在相应年度青年感染总人群中的占比,已由2008年的5.77%上升至2017年的23.58%,这一数值,已经超过了国际艾滋病10%的“重灾区”认定感染红线值。且65%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22岁的大学期间。可谓是触目惊心,如此发展下去,后果不可想象。”

大学成为艾滋病重灾区原因何在?

性知识缺乏 or 性观念开放

众所周知,艾滋病病毒作为至今还没有一种有效防治措施的免疫性疾病,一般而言,其主要传播途径可细化为“母婴”、“血液”及“性”来进行传播。

由“母婴传播”导致艾滋病的一般不会等到在大学期间才发现,而“注射吸毒”,因为近年来国家的严厉打击,在学生染艾报告中已经份额大减。所以,中国高校日益扩大的感染人群,其传播的主要途径,直指“性”传播。

有人可能会归咎于大学生性病知识的缺乏,所以缺少预防意识。但我并不认同,现在的大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并不比我们少,而且据报道,现在很多校园里也都弥漫着一种“恐艾情绪”。

2018年5月26日,艾滋病匿名检测包上海高校部署正式完成,与去年清华大学等11所高校24小时宣告售罄所不同的是,上海同济大学的艾滋病匿名检测包,仅用时6个小时即宣告售罄。

而且即便我们从性教育、性病知识、预防知识等层面着手,难道就能成为防艾的坚固防线吗?

比如告诉大学生们,在你们开始性行为之前,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才行,我想问,大家都是有孩子的人,这样做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可能性有多少?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非常理智地严格遵守的话,我想也不会有那么多“意外”发生了。

或者告诉他们,一定把眼睛擦亮了,小心那些有隐患的人,可是携艾者又不会把信息写在脸上,你怎么能区分得了呢?

我们一个同事以前就在一个关爱艾滋病的公益组织工作,接触了无数艾滋病患者,她就提起一个女孩,和同班的一个男生交上了男女朋友,而且是初恋,两个人随着感情加深就发生了关系,结果女孩就被传染上了艾滋病。她怎么看也看不出她的男朋友居然就是携艾患者!因为高危人群的那些特征一点也没有。这位同事最后说,其实我们根本区分不出来,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婚前不要发生性关系,至少要做到安全性行为。

所以,我认为,导致大学艾滋病泛滥的关键原因,不是性知识的缺乏,而是现代人性观念的开放。

2017年5月,国内某公益问卷调查平台在有关“高校性开放程度”的问卷调查中,走访调研了北上广深及成都、武汉、天津、郑州等45个大中型城市的近百所著名高校的近万名在校大学生之后,得出了以下几个数据:

97%的受访者对“学业”内发生性关系,持容忍态度;

94.9%的受访者,不介意“试婚”这一新颖的相处方式;

51.2%的受访者,已经或即将打算与人发生性关系;

31%的受访者,坦诚自己已经与两人及其以上异性,发生过性关系。

虽然这份调查报告的调研人数不足万人,但是从样本采集的角度来看,已经可以被称得上“科学”合理了:均匀分布的45所高校学生,某种意义上可以代表如今中国高校学子对于“性”的态度。

学校附近的小旅馆

我为什么坚决反对性观念开放?

损害男女身心健康

这些年来,一说“开放“这个词,大家就容易往现代化啊、先进啊、自由啊、国际化啊这方面想,别的领域开放一些可能确实不错,但性方面的开放,我坚决反对!

在国际通行标准中,衡量一个地区或者群体“性质量”,有两个重要标准:性病感染率及堕胎率。

先说“性病感染率”:各种性病感染由于数据庞杂难以收集,我们还是以“艾滋”为例。2017年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

中国艾滋病感染率占总人数为0.06%,

而中国在校学生的艾滋病感染

占学生群体的总人数比率为1.7%

换一句话讲,

中国高校的艾滋感染率是社会群体的28.3倍!

再说“堕胎率”:

2017年中国有据可查的“人工流产”达到了1500万人次,其中,25岁以下的少女堕胎率达到了73%,而其中的主力大军,正是在校女大学生!

多么惊心动魄的一组数据啊,染上艾滋病的危害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就不用多说了,那么堕胎的危害呢?可能有人会说,现在堕胎多普遍啊,而且不就是一些蛋白质吗?

明代名医王宇泰曾讲到:

种子之道有四∶一曰择地。地者,母血是也。二曰养种。种者,父精是也。三曰乘时。时者,精血交感之会合是也。四曰投虚。虚者,去旧生新之初是也。

意思是想要怀孕,一定要符合几个条件。一是有地,所谓的地,也就是母血;有了地还不行,还得有种子,这里的“种子”就是指父亲的精子了。此外,时机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要有“投虚”——神识入胎。

可见中医认为,胚胎形成的那一刻,就有神识了,也就是一个有灵性的小生命了。杀了这个小生命,就是亲手杀死了自己的骨肉!而且这种杀害对孩子是极其残忍的,对母亲的伤害也是极为惨痛的。

联合国“生殖权和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指出:

全球每年有约8000万女性非自愿或非故意怀孕,而其中4500万最终堕胎,堕胎女性中有6.8万人死于不安全堕胎。全世界,当7个女性正生产,就有1位女性在进行危险堕胎,而每10位接受危险堕胎的女人中,就有1至5人患上并发症,如脓毒、大出血、不育症、心理创伤,需要长期接受治疗。

在我们的家排工作坊中,有相当多的家庭问题、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乃至子孙后代的种种问题,根源都是出在堕胎上面。现代社会,对堕胎这件事错误的理解太多,走得太远,所以太多人因此受害,却完完全全只是因为无知。

而且从中医角度讲,男女过早发生性行为对自己和后代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精气,女子破阴太早,则伤其血脉”所以男女结合必须要到适合的年龄:虽然男子16岁肾精通了,但一定要到三十岁才可娶妻。女子虽然14岁,就有天癸产生,但一定要到20岁才出嫁。未成年交合,不仅耗伤肾精,损伤元气,影响身体生长发育,且多延及后代,或乏嗣无子,或子脆,多病,夭折。

所以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拒绝过早性行为、婚前性行为,其实是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也是把自尊和自爱落到实处。

家庭教育中,我们缺失了什么?

人生观教育

在我上大学的那个时代,大家的观念还是很保守的,男女同学即使是日常接触,也不会随随便便的,更别提产生性行为了,可能是受西方文化越来越多的影响,现在社会风气变了,婚前性行为越来越多,甚至大学阶段的性行为也都屡见不鲜了,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没什么啊,要是谁提出异议,反而会被人说太保守、太封建了,甚至现在各种主流媒体强调的都是性知识教育,闭口不提性观念的教育,我真的觉得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太悲哀了!

如果我们不站在教孩子如何正确地看待爱情、看待性,如何与异性相处,乃至如何看待婚姻,如何看待生命这样的高度,仅仅教孩子男女生殖器官是怎样的、发育期身体会有哪些变化状、生育是怎么回事、如何避孕等等,还是那个问题,试问孩子学了这些知识,就能够辨别出艾滋病携带者长什么样吗?孩子学了这些知识,就能够在每一次性行为的从始至终理智地采取防护措施吗?

性观念归根结缔是人生观的一部分,我认为,人生观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现在的很多爸妈都热衷于开发孩子的各种智能,我们的孩子们建构着各种各样的能力,学习着各种各样的本领,却很少接触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这个话题。

生而为人,

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

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

我们要做什么?

我们要追求什么?

信仰什么?

怎么看待周围的各种人事物?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不想过早地把道理“灌输”到孩子的脑袋里,想让他在成长的过程中,独立地探索、总结、发现,找到他自己的人生意义。当然,我也赞同这个观念,无论是知识还是观点,都不能灌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不可或缺的。

但我认为,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人生观的大框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可以去质疑,可以去探索,也可以标新立异,别有建树,但我相信,随着他的经历越来越多,心智越来越成熟,最终会从心里认同这个人生观的,而且也会有自己独特的解读。因为这个人生观是经过中国人几千年智慧的沉淀,而且即便放在现代社会,也具有普世意义。

最怕的是人生观的教育是空白。

这样孩子会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其实我们长大的过程就是逐渐认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过程,小的时候会听家长的,爸妈告诉什么就是什么,而再长大一些,就开始想为什么了,但往往想不通,如果家长这时放手不管,孩子就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比如当各种媒体、同学、朋友,都认为婚前性行为很正常,有的小伙伴们之间还会比较谁发生性关系的年龄最早,把这种事当成一种资本来炫耀,有的甚至认为女孩子到多少岁之前没有过性行为,就是太无趣或没有魅力的体现……在这种氛围里熏陶久了,孩子的认知也很容易受到影响。

各大火爆的视频平台上,靠强化低龄妈妈的属性能够受到瞩目,她们掀起了争当“全网最小妈妈”、“全村最小妈妈”的风潮,以此为荣。

而且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当孩子在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往往不容易过得去这个坎,有些人把这个情况叫做逆商低,但我认为是因为他的生命力是枯竭的,没有源头活水来,而人生观就是源头活水。想想看,当一个有了想去的方向,想得到的东西,在路途中遇到的这些挫折、苦难也有了意义,但如果要什么无所谓,去哪里茫茫然,为什么学习也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更是十分困惑,那么为什么还要无缘无故地吃这些苦呢?现在每年都会有高校学子跳楼,我想他们不是经不起失败,而是活得太迷茫,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各种挫折教育,而是价值观的教育。

现在社会上的种种乱象也都根源于此。

现在很多家长都觉得西方国家的教育各种好,学习他们的各种教育理念,但却不知道西方的家庭基本都信教,每个礼拜天大人和孩子都要过宗教生活,到教堂唱歌,学习,还经常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孩子从小在这种环境中熏陶,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会产生一种很稳定的安全感,也会更有力量。

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中,人生观教育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石。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先学会做人,品德好了,行有余力,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所以过去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要仁爱,要诚实守信,对父母要孝敬,对兄弟姐妹要友爱,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理想、信念从小就印刻在了孩子的心里。

总之,少了人生观教育的家庭教育,就像一辆没有方向的车,就算承载的东西再贵重,也只能乱走,没有任何价值。

在这个纷繁复杂、暗流深涌的世界里,我们怎样保护孩子,不让他们受到伤害,平安幸福地长大?这并不是一个小问题。

我们学中医,就要形成一种真正的中医思维,既要找到问题的本质,又要有整体观,知道任何事物都是系统的一部分,事物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所以如果仅仅讨论怎么避免让孩子输血,怎样保证孩子输到安全血,就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样,没有实质意义。就像国家为什么越严打拐卖儿童,人贩子越猖狂?那是因为存在大量“买主”啊!

当发生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要知道,这是个社会问题,而我们每个人有移风易俗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做父母的,更是能影响两三代人。

对孩子真正的保护,就是为他们建立起一个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要从每个家庭开始,从每位父母开始,重视家庭教育,重视人生观的引导,让孩子正确对待爱情,对待性,对待婚姻,对待生命,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这才是我们父母应该去做的。

近期导读:
立秋凉风至  孩子养生须懂收养之道
胎停育就一定要做人流吗?我们可能会和孩子失之交臂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方法,还是治不好孩子的病?
江浙沪六成儿童体内含抗生素 原来抗生素来源不仅是医药
天地间一缕稻米香 让生命焕发生机(附简单方便的自制方法)

作者:快乐牛妈(妙手莲华发起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