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滴滴事件:这种能力可让你危机时刻逃过一劫

 牛妈古法育儿 2020-06-17

这样可怕的恶性事件,我们已经听了太多了,而每每再度出现时,还是会不寒而栗。在这样危机四伏的社会里,想让孩子们不受坏人伤害、平安顺利地长大,是每个父母的心声,纵然我们想全身心保护着孩子,但还是有力所不及的地方,而且孩子终究要长大,脱离父母的视线,所以还是希望能让孩子学习一点什么,锻炼一点什么,从而尽可能的免于被伤害。

有的家长说,要让孩子从小练“防身术”;

有的家长说,让孩子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有的家长说,要教孩子保护自己的安全知识。

有的家长说,一定要尽早给孩子开展性教育。

有的家长说,不要让孩子穿得过于显眼,尤其是女孩。

有的家长说,要关注贫富差距问题,尤其要关怀留守儿童。

有的家长说: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就是造福社会。

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做的,但是我想说,最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孩子保有一颗觉知的心!

相信你的直觉,而不是科技,将保护你免受暴力的威胁。

                                                                     ——加文.德.贝克尔

曾经担任过布什和克林顿的总统安全顾问的全球最著名的安全专家,加文.德.贝克尔所著的《自卫书》写到,人的直觉是最可靠的,而我们往往忽视这一点。


明明感觉有些不对劲,心里却还拼命暗示自己:不可能吧,是我自己太多疑了吧~而危险往往就在自己否定的态度下趁虚而入。


他在书里写道,直觉其实是一个有系统的认知过程。危险逼近时,直觉会把人的判断能力弹射到另一个层次,直觉是从A直接到Z,中间不在任何一个字母上停留。直觉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贝加尔曾参与过很多有关犯罪的案件,发现当整个事态只是露出有些蛛丝马迹的时候,最开始的直觉可以保护我们。 

在书中他讲述过一个故事。

一个叫凯莉的女孩采购完回家,在楼道里遇到一个年轻人,因为凯莉拿的东西太多了,这个年轻人就要帮她拿一部分东西上楼,凯莉一开始拒绝了他的好意,但这个年轻人一直坚持,因为他看起来还算和善,最终凯丽还是选择了信任他。

不过凯莉仍觉得有什么地方怪怪的,但她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凯莉觉得这个陌生人友善、有礼貌,她为自己的多疑感到自责。她不想成为一个不信任别人的人。

这个年轻人一边随意拉着家常一边跟着她到了她家的楼层,并保证开门后放下东西就走。最后,凯莉让他进了房间,但他却没像他保证的那样离开。在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凯莉遭受了这名男子的强暴和凌虐。

……

事后,他把枪朝凯莉晃了晃,说道:“你给我老实待着,不要动。我去厨房找些喝的,然后就会离开。我保证。你留在这里,不要动。”

但这时凯丽升起了一个巨大的恐惧,还有一个强烈的直觉——他准备杀掉她!


“我不会动的。”她作出了保证。

就在他踏出房间的一刹那,凯莉也披上床单,跟了过去,并伺机逃了出去。

后来据证实,这名男子曾以同样的方式奸杀过一个女孩。

在事后的回忆中,凯丽才想起当时判断出这个男人要杀她的种种迹象,但是,当时她的大脑意识并不明晰,但她却完全相信了自己的第一反应。

人的第一反应总是比大脑的意识思维快得多。那么,这种第一反应从何而来呢?贝加尔说,据多年的研究表明,它来自恐惧。因为恐惧会使一个人对危险产生本能的反应,并激发出巨大的勇气。换言之,是恐惧让凯莉感受到了死亡的危险,也是恐惧驱使凯莉有勇气从床上下来,跟在施暴者身后。

如果说凯莉一开始忽略了那些危险讯号而将自己置于险境的话,而在最危险的时刻,凯莉则靠自己的第一反应识别出了更危险的讯号,从而救了自己一命。

由此我想到了2016年轰动一时的和颐酒店事件,一个女孩在酒店入住时,被陌生男子跟踪后强行拖拽,后来又被这名男子抓住头发用力撕扯,在这个女孩大声呼喊后,围观者逐渐增多,后来一女顾客搭救了她,陌生男子逃走。

在后来的采访中,这个女孩也说其实一开始的直觉是不好的,但是她没有在最初的时候相信自己的直觉,她的理智要求她相信,结果她和坏蛋走进了同一个楼层。假如她相信自己的直觉,那不管电梯里有没有其他的人,都应该马上从电梯里跑出来!

什么是觉知呢?

我们每天都会接受很多信息,很多事实和观点都是互相矛盾的,如果只在头脑层面用逻辑去分析,可能就会陷入迷茫纠结,用的时候也会束手束脚,但如果用心去觉知,结果就不一样了。

再回到这个事件,我们以前希望孩子对世界充满热爱,教孩子善良,要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乐于付出,但现在我们又开始担心孩子太善良,被坏人利用加害怎么办?于是又不得不告诉孩子世界上有很多凶恶残忍,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相信陌生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其实有没有觉得,这两种教育是分裂的,一种是向外开的能量,一种是向里收缩的,如果仅陷入头脑层面,就是对立、矛盾的,我们成人有时整合起来都会感到别扭,更何况孩子。但是如果抛开这些固化的概念,把一切交给心,那么不用外来的说教,人自然而然就会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

就如同李辛老师在《经典中医启蒙》里讲的:“当一个人用自己的感受生活的时候,是从他的内心出发,原点是自己,没有错位。如果我们没有一个自己的原点去统和,最终会是什么呢?有各种标准答案,但它们互相在打架。

所以相对而言,古人要活得简单和直截了当得多。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就像一只猫碰到另外一只猫,互相看一眼,甚至都不用看,就知道对方能不能靠近,会不会挠自己。”

人的脑袋不是集装箱,不是把善良这个概念灌输进去,人就会善良了,因为善良其实是从心里长出来的,根本不用教,我们只要爱护她、守护她,让她自然而然地成长就行了。有一个妈妈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她家孩子2岁的时候,有一天看到小区里一个流浪狗,就摸着胸口跟妈妈说,心疼狗狗,于是妈妈就带着她去小卖部买了点食物给狗吃。后来她得知,原来这只狗是被主人遗弃的,怪不得眼神那么可怜。可见一个两岁的小孩,我们觉得他们无知无识,其实已经流露出善良的天性了。

而保护自己,不让自己受到伤害,也是一种善良,当然也是天性,不用去教。我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一个人凑过来说自己的钱丢了,肚子饿了想要点钱买饭吃,我当时都把钱包掏出来了,但那一瞬间忽然看到他眼睛里闪过了一丝狡诈,当即就收起了钱包转身走了。后来的几天,我又多次看到这个人在向路上的人要钱,可见我当时的判断没毛病。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确认过眼神”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往往通过眼睛,可以与对方的神直接相连,长相、表情、穿着、声音、气味都可以欺骗我们,但唯独眼睛里流露出的神最难伪装,但前提是我们要带着觉知,把“心眼”打开。

那么什么是觉知呢?我对这个词是这么理解的。

“觉”包括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鼻子的嗅觉、舌头的味觉,身体的触觉,身体各个部分的感觉、大脑的意识,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个更高妙的觉,我叫它“心觉”,只有心才能与神相通。

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都是心,我以前听一个前辈讲课,他说中学时读老子,按正常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就是不明所以,而当他关上了脑子,用“心眼”飞速地浏览,一遍接一遍,反而略有所得,但“欲辨已忘言”,只是觉得心变得有些柔软和顺了。

同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也落在心上,因为只有心能通神。比如看一幅书法、绘画好不好,看的不是墨色、构图、技巧,而是背后的神韵,没有用心就完全得不到要领。中医当然也如此,望、闻、问、切,看一个人最重要的也是看他的神。

另外还有一个“知”,就是在感觉之外,还存在一个观照,既能知晓各种感觉的存在,又不卷入各种感觉的漩涡,也不做赞同、否定的评判,仅仅是一份清醒,就能做出智慧的指引 。

直觉呢,就是在觉知基础上的一个飞跃,当我们越来越有觉知,直觉就会变得非常灵敏。我们家排老师讲过一个自己的经历,因为要从事这份工作,就要着重训练自己的觉知力,有一次他骑着车从一个大坡冲下来,到半截的时候他忽然刹住车,停了下来,当时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是听从直觉。结果刚停没多久,就有一辆大卡车晃晃荡荡地载着很多货物开了过去,如果他当时冲了下去,两个车又都不容易刹住闸,就很可能会相撞。

怎样培养孩子的觉知力

1、多接触自然

2、不要压抑情绪

3、在传统文化中锻炼感受力,学习“用心”

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要带他多接触大自然,大自然里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是有灵气的,可以与人的神相感应,我们看中国以前很多神话故事里,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大海里还有龙王,花里还有花精,西方古代的童话里也是这样,森林里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小精灵,那是因为人类在还没有开启头脑的时候,对神对灵性的感知更加敏锐,在自然中,孩子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很多人觉得孩子在大自然中成长会很富有想象力,那也是因为他们的心是打开的,神与万物相通,感觉是丰富灵敏的,想象力自然可以飞翔。

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当然也可以接触大自然,比如四五月百花盛开的时候,你会不会带着孩子看看各种花的颜色、形状,闻闻她们的味道,傍晚天空的色彩是多么绚丽多姿、瞬息万变,你是不是会带着孩子观察一下都有哪些颜色,还有河面上的倒影、树林里的鸟叫、草丛里的小虫子、不同地方的泥土……也都可以打开孩子的感官。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情绪,害怕、想念、紧张、羞愧等负面情绪,有时候他们觉得某种情绪不舒服,就会把这种情绪压抑起来,这是他们的一种自我防卫的方式,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因为有时候如果不这样做,生活就太艰难了。

在有一期家排课上,一个看起来特别开朗的妈妈听到了一段对话:

“……我很生气”

“我更生气…… ”

不知为什么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回到家里居然哭了一整夜,后来她说,原来以为自己很多事情都不在意,其实只是把愤怒压在了心底。

当某种情绪的通道关上了,也会带来人的整体觉知力的降低,让人慢慢变得迟钝,甚至麻木不仁,对自己没感觉,对别的人或事物也没什么感觉。我听过一个心理访谈栏目,一个年轻人说相亲认识了一个女孩子,每星期固定见一次面,吃一顿饭,看一次电影,不知道多长时间可以确定关系,问主持人有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大数据的确能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多便捷,但是如果失去了觉知,依靠再多的数据也做不成正确的选择。

而且因为要把一部分能量用来压抑情绪,消耗得多了,整体能量也会降低,所以对生活缺乏热情,想爱却爱不起来。曾记得一个妈妈说:“我现在对孩子的爱,都是出于义务,没有感觉,我不知道爱的感觉是什么。”

所以我们既要看到这种防御方式对孩子的保护,也要引导他用更健康的方式表达、疏导自己的情绪。

当然,从小培养书法、绘画、诗词、围棋、内家拳等一些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也是不错的方法,但关注点不要放在考级上,也不要太执着于技巧,而是要通过这些技艺,锻炼孩子的感官,让孩子学会用心。

把这颗有着觉知的心带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才是我们对孩子的最好的保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