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回顾 孩子是从10月24日晚上开始有征兆的。上完舞蹈课之后到家楼下就说冷,我觉得不对劲儿,晚上十二点多还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我一摸,发现孩子发热,就给她反复推“解表四大”穴方,到凌晨三点多就降到了37.7,没到半个小时就基本不烧了。 25日下午,又开始发烧,我突然发现孩子身上有小红点点,就在群里咨询老师,老师看了舌苔,建议推内热外感,我就在家给她推,但观察到孩子的身上和脸上,明显出现了一些小红点,越来越多,而且孩子还时不时挠,还是继续推内热外感。 鉴于此情况,我26日上午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了一下,查了血项,医生确诊是猩红热,开了头孢、开喉剑和豉翘清热颗粒。让服药三天之后再来复查,当天我就将此情况告诉了群里的老师,老师建议我推时邪感冒穴方。 于是我从28日开始,每天推四次到五次的时邪感冒穴方,因为不放心,所以这期间我还是给孩子吃了头孢,只不过从医生嘱咐的每次吃一包半,减量为每次一包。这期间孩子食欲和精神状态、睡眠都没受影响,猩红热最明显的症状除了全身有小红点瘙痒,还有恶寒,其他都还好,孩子排便也是每天一次,总体来说我觉得推拿效果还是不错的。 31日去复查,医生说基本上快好了,让继续吃三天头孢,还有蒲地蓝,我没给孩子吃,听了牛妈的建议,继续坚持推时邪感冒的穴方。现在孩子已经完全好了。 虽然猩红热听起来很可怕,但是我觉得有儿推在手,就一定能帮助孩子扶正怯邪,如果换做以前,我会很焦虑很不放心,但现在很有信心,也淡定多了。 猩红热(scarlet fever),中医称之为“烂喉痧”、丹痧、疫疹、疫痧,是被外来的时疫侵袭而感染的疾病,这一时疫中医称之为痧毒之邪,西医称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 这种病症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传播渠道也多,如唾液、喷嚏飞沫,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发病多见于2~8岁的孩子。 若早期诊断,治疗及时,一般预后良好,但是极少数病儿症状严重,表现为高热、抽风、昏迷,甚至休克。有时可并发心肌炎、肾炎、风湿热、中耳炎、肺炎等疾病。 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如何早诊断? 猩红热的中医名字“烂喉痧”,就非常直白地体现出了这个病的特质——咽喉溃烂且肌肤有痧。 如何远离猩红热? 1、疾病流行的季节,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或环境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去。 2、预防的功夫在平时,猩红热是一个“温热”性的疾病,俗语讲“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体内如果湿热重,就容易感召外界的邪气,尤其是热毒,形成里应外合的局面。 所以平时要健康饮食,尽量少吃或不吃肉类荤腥、煎炸烧烤、甜腻食物,这些食物都容易化火。 4、日常要经常观察孩子,舌苔厚不厚?黄不黄?舌质红不红?有没有口气?口唇红不红?手心脚心是不是潮热?大便干不干?尿黄不黄?如果有上火的症状要马上调整饮食并配合相应的穴方推拿。 5、 孩子体内有热,脾胃虚弱不能很好地运化饮食,从而引起的积食化热,也是很常见的原因,所以平时要注意脾胃的养护,多给孩子推推脾经。另外作息规律、适当运动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日常保健也非常重要。保持自己的正气足是最好的“疫苗”。 6、时疫等外邪往往和当时当地的五运六气有关,所以在节气前后多做节气保健穴方也有助于孩子远离各种外邪。 近期可参照立冬的节气穴方推拿:立冬养生|决定明年春天长个长肉长大脑的关键期终于到了! 得了猩红热怎么办? 1、小儿推拿:妙手莲华小儿推拿班学员可用时邪感冒穴方; 2、董氏特效穴:在灵骨穴、大白穴、重魁穴、喉灵穴、手解穴、驷马穴上按揉或贴磁珠。 《穴位组图: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穴位组图: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3、膀胱经拔罐;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头终于脚,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就好比一个城市形形色色的排污管道,集合各个企业,民宅的污水,最后汇集到膀胱(污水储存站)排出。所以,要想去除体内之毒,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 我们推拿、拔罐最常用的是背部的一段膀胱经,脊椎(督脉)旁开1.5寸的两条线。 刺激膀胱经的最佳时间应该是下午3 - 5点,这时是膀胱经当令,膀胱经的气血最旺。 4、三豆饮,每天适量,频频饮用。 三豆饮,又称为扁鹊三豆饮,由赤小豆、黑豆、绿豆(各一升) 甘草(半两)组成,相传为神医扁鹊所创制,三豆饮能见到的最早记载是在宋代的《类编朱氏集验方》、元代的《世医得效方》中,用来治天行疹痘,活血解毒。
具体用法详见手足口、咽峡炎不用慌,神奇三豆饮来帮忙 ○ 养护时还要注意: 对得了猩红热的人应隔离治疗,餐具要单独食用,分餐,戴口罩,尽量避免传染他人。 近期导读: 立冬,原来可以有这么多好吃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