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上重点高中却不得不转学 影响学习的先决因素居然是……

 牛妈古法育儿 2020-06-17

前段时间我到孝感讲了一场公益课,组织这次活动的妈妈是我们的一个学员,她的儿子已经17岁了,但这位妈妈却说,她正在从头开始学习育儿,那天她在现场讲述了自己经历,我在感叹的同时,还发现了一个被我们忽视的问题。

她的儿子本来考上了当地一个非常好的高中,却因为身体健康问题不断无法坚持下来,最后不得不转学。大家都知道读一所好高中对未来的人生意味着什么,是什么样的疾病让这个孩子做出这样的决定呢?其实并不是什么重病、大病,而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慢性病——鼻炎和哮喘。

他的儿子在未满月的时候就出现了鼻炎症状,到了一岁半鼻炎就发展得很厉害了,每天晚上因为鼻液倒流刺激喉咙,都会引起剧烈咳嗽,哭闹,整晚整晚都睡不好觉,5岁时开始发哮喘,三天两头就要半夜起来到医院吸雾化,一家人被折磨得心力憔悴,但仍旧不能遏制哮喘发展的步伐,孩子到了10岁,已经发展成了严重哮喘。

01

想想现在家长都很注重孩子的学业,毕竟是关乎孩子一生命运的事。孩子能不能学习好,一般都会和聪不聪明和用不用功联系起来,但很少和身体情况关联起来,毕竟我们小的时候,很少有人因为身体原因影响到学习的,那时大家拼的都是刷了多少题,做了多少本练习册,甚至为了成绩牺牲睡眠和锻炼也是常有的事。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大不一样了!

现在的孩子因为从小的过度喂养、过度医疗、缺少锻炼等因素,体质真的大不如前了。无论是流感季节医院里挤满了孩子,还是频发的大学生在运动时突然晕倒或猝死,似乎都印证了这一点。像鼻炎、腺样体肥大、哮喘、抽动症这些慢性病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教育部《体质调研》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十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以及耐力等各项身体素质全面下滑。

而且现在孩子面临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和我们那会儿也不能同日而语,多少孩子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每天6点多7点起床,晚上11点左右才能睡,周末还要各种补课、提高班,时间排的满满当当,简直没有喘气的时间。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身体好坏已经成为了影响学习的一个首要因素。

02

长期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学的陈默老师谈起学习这件事时,首先就强调,先决因素其实是身体条件。她说:“如果孩子有以下几种状况:一二年级了,还在尿床;晚上睡觉鼾声阵阵;有严重的鼻炎、哮喘、慢性肾炎……可以说,如果孩子有诸如此类的生理疾病,那他就可能没法专心学习。

孩子无论是有鼻炎还是得了哮喘,都会影响睡眠质量,长期睡眠不好,就会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也很难集中注意力,而且还会让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这些都会影响到学习质量。

美国有调查表明,哮喘已成为使学龄儿童缺课、失学的主要原因之一。哮喘患儿结交新朋友比较困难,比较容易感觉孤单及生活不愉快,学习成绩相对较差。也有研究提出,哮喘儿童学习能力障碍的发生率比健康儿童约高出1.7倍。

而且从长远看,学习是一个需要投入很多精气神的事情。人的精气神的主要来源就是气血的供应,而气血主要是由人吃下的饮食通过脾胃运化而来,但包括鼻炎、哮喘在内的儿童所有的慢性病,几乎都根源于脾胃不足,所谓“脾胃虚弱,百病蜂起”。脾胃不足的孩子,即使天天补充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因为脾胃的运化能力不足,也无法将吃下的东西变成足够的气血,所以孩子根本没有那么大精气神承担压力山大的学习任务。尤其到了初中高中这一点更加凸显。

学习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乃至以后的上大学,硝烟会越来越浓。古人打仗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意思是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因为粮草是根本。孩子的身体就相当于粮草,是学习的根本,所以无论孩子多大,我希望大家都要把孩子的身体放在首位,尤其是有慢性病孩子的家长,更不能忽视这个问题。

03

建议大家一定要做到两点:

首先拒绝过度医疗,一定要用绿色方法调理孩子的身体。比如哮喘,之前我们写过一个案例《肺炎哮喘雾化一个半月中药八天依然无效始于最初感冒的错误医疗|可可妈》,一个孩子一开始只是得了个普通感冒,在过度医疗下一步步发展的鼻炎、腺样体肥大和哮喘,这个发展过程现在太常见了,所以哮喘的致病原因里,过度医疗就占了很大一个层面。哮喘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有关,津液不能正常运化利用,而变成了“痰邪”潜伏体内。激素等药物只是掩盖症状,却伤害了正气,所以往往越治越严重。小儿推拿就是在辨证的基础上针对孩子哮喘的原因去调理,补不足,泻有余,所以既能调理好孩子的哮喘症状,又不会伤到孩子的正气。记得我们之前写过一个文章《案例分享| 一个最容易忽视的小儿致病因素》,小梦仔1岁时开始哮喘,以前每次都是用消炎药控制,去年10月份的一次发作,妈妈选择了用小儿推拿,以前用药物控制都是用14、5天才能压下去,结果这次从哮喘发作到咳嗽完全结束只用了10天时间,这是孩子5年里第一次完全没用任何药物。

第二点就是学习古法育儿理念,并落实在生活中。我们只有明白孩子的病从哪里来的,才能明白到底应该如何养育孩子,才能让孩子的体质得到彻底的改善。就像那位孝感的妈妈,在听完我们的古法育儿公益课以后,才明白孩子的问题原来也出在喂养上,她的孩子5岁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早上喝200毫升牛奶,马上吐一滩稀白痰,晚上睡觉突然咳嗽,又是一滩稀白痰,家长都不知道什么原因,家里的老人以为是孩子体质不好,要加营养,鱼肝油、牛初乳……什么高档的东西都上,牛奶从早到晚喝好几顿,从幼儿园回来,晚饭还最起码要吃三条鱼,孩子不想吃也要想办法强迫吃完。

孩子体质不好就要加强营养,补充各种肉蛋奶高蛋白的食物,这是一个多么普遍的误区啊!多少家长就是在这个理念的指引下让孩子的体质越来越弱,问题越来越多,所以如果她们没有学习古法育儿理念,就不能理解脾胃养护的重要性,即使推拿手法很到位,能做到的也只是像消防员一样消灭孩子一个个症状。孩子的体质是日常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点滴积累呈现的结果,不了解这些,就容易掉入一个个误区,孩子的体质还是很难得到真正的提升。

04

我们的目标不应仅仅是让孩子少生病或不生病,而是让孩子体内正气十足,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所以这两点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当孩子有病时用绿色方法调理身体,在不伤正气的前提下让孩子恢复健康;在平时通过根据四时特点,在饮食起居等方面进行合理养护,才能一点一点地提升孩子正气。

而且无论孩子已经多大了,去做这两点都为时不晚。就像那位孝感的妈妈,即便孩子已经17岁了,可以说干预的最佳年龄已经超过了,但她还是从头学起,从古法育儿的理念,到儿推、董氏特效穴,她说,就是因为不甘心,孩子的路还长,无论将来走那条路,都少不了一个好身体,要适应环境,适应生活上的种种压力。所以她一直希望探寻一种方法,能让孩子身体真正好起来。现在,全家人大大小小的病都会找她调理,我相信,她儿子的体质也会越来越好。

所以对于大家来说,如果孩子还没上学,那就好好调养,争取在上学前给孩子一个正气十足的好身体,让他能更好地面对日益艰巨的学习任务;如果孩子已经上学,我们也决不能因为学习而牺牲身体一定要保证孩子的睡眠、运动,还有注意营造一个让孩子心神安宁的家庭氛围。这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学习这个马拉松长跑里坚持到底,而且后劲十足。

一个人必须拥有健康的体魄,要是孩子没有足够的精气神,甚至状况不断,又怎能去追求真正身心健康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