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吃饭习惯太好了 一定要帮孩子养成!

 牛妈古法育儿 2020-06-17
 

看见孩子大口大口地吃饭,恐怕是爸妈们最开心的事情了,觉得孩子吃得快、吃得多,就能身体健壮。

而有些孩子吃起饭来慢吞吞的,家长就会很搓火,为了鼓励孩子快点吃,还会和孩子比赛,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

在一些幼儿园里,老师也会催促孩子快点吃,有的还会奖励吃饭快的孩子,比如谁吃得快就可以先去玩玩具,吃得慢的小朋友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喜欢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占领”,所以也忙不迭地大口大口往嘴里塞食物。

狼吞虎咽仿佛成了吃饭好、吃饭香的标志。

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吃饭这件事儿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快,而是细嚼慢咽

“吃饭须细嚼慢咽,以津液送之,然后精味散于脾,华色充于肌,粗快则指为糟粕填塞肠胃耳。”

——《昨非庵日纂》

“食当熟嚼。”

——《千金要方》

“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

——《养生庸言》

第一,细嚼慢咽,给脾胃撑起一把保护伞。

吃得太快,食物没有嚼烂就咽下去,脾胃还要花费很大力气去把大块大口的食物磨碎,这样一来,就会额外加重脾胃的负担。

而脾胃喜欢的是细碎的食物,越细碎越好消化,所以细嚼慢咽对脾胃是一种很好的养护。

第二,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咀嚼得越多,唾液就会分泌得越多的。从西医角度来看,唾液中含有一种助消化的淀粉酶,能使食物中的淀粉变成麦芽糖。人们吃白饭或白馍会愈嚼愈甜,道理就在这里。

嚼得愈细,唾液的消化作用便发挥得愈充分,食物变得细柔而温润便于吞咽,有利于胃肠的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唾液随着食物进入胃里,还会在胃部形成薄膜,能保护好肠胃。同时还能有效促进胃液的分泌。

实验发现,两个人同吃一种食物,细嚼的人会比粗嚼的人多吸收13%蛋白质、12%脂肪、43%纤维素。

三、细嚼慢咽,促进大脑发育

唾液,中医称之为“金津玉液,弥足珍贵,不可轻易外泄外唾,尤其是小孩子如果有随地吐沫的习惯会损伤元气。

而吞咽津液可以充盈肾精,久而久之,元气充沛。

所以,中医自古以来很重视唾液这一养生法,就是这个原因。俗谚有云:“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而且肾气通于脑气,肾精充足,脑力就会充沛,智力就会高。

西方医学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

英国诺森布里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多咀嚼可加快心脏运动,使脑部荷尔蒙分泌增多,从而思维能力和记忆力也随之提高。此外,咀嚼还能促使人分泌唾液,而大脑中负责分泌唾液的区域与记忆和学习有密切关系。 

日本岐阜大学的咀嚼学会在研究中发现,受试者只咀嚼了两分钟食物,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会比平常增加30%。有科研人员曾用多普勒颅脑超声波观察发现,大脑血流量在咀嚼时可增加20.7%。

因此,吃饭时多咀嚼能帮助提高脑活力。对于儿童来说,多咀嚼能促进大脑发育,中青年人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对老年人的好处则是预防大脑老化和老年痴呆。 

所以,家长们应从孩子刚刚学习吃饭的时候,就培养他们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1、给孩子留出充裕的吃饭时间

让孩子细嚼慢咽就要给吃饭留出充裕的时间,每餐以20分钟到30分钟为宜。

2、每一口都要咀嚼20-30下。

细嚼慢咽说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坚持下来却比较难。家长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这种习惯:每吃一口饭,就要集中注意力数咀嚼的次数,慢慢地数20-30下。

小一点的宝宝,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嚼,每一口嚼得时间长一点,不要一口赶着一口地喂。

3、引导孩子品尝食物的味道。

在吃饭前,家长告诉孩子今天的饭菜都有哪些味道,让孩子在吃饭时留心这些味道分别体现在哪些食物中,并且说出多嚼与少嚼食物会产生什么样的味道差异。

例如什么食物越嚼越香,什么食物先苦后甜,又是什么食物先咸后鲜,使孩子在咀嚼时注意品尝味道,吃饭的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4、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汤匙。

准备小汤匙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孩子每口进食量。当口腔中的食物数量减少了,咀嚼食物时不会感觉太累,渐渐地就改变了平常狼吞虎咽的毛病。

孔子言:“食不言,寝不语”,在古人看来,大道,就蕴藏在吃饭、睡觉这些不起眼的日常生活,所以不要小瞧这些生活习惯,从小让孩子逐渐养成,一辈子受用无穷。

近期导读:

黏人、胆小、紧张、过度担心……如何让孩子不焦虑?|樊登·妙手读书会分享
“垃圾分类”时代来了 这份攻略请收好
育儿美食|夏日炎炎,健康饮品上线啦
孕期先兆流产拉肚子、产后痔疮手术堕胎严重失眠,孩子频繁吃抗生素输液 ,论踩坑谁比我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