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中医不仅能“去根”,而且一点都不慢

 沧海八啸 2020-06-17

李某,女,69 岁,农民。

2007 年 9 月 11 日初诊。反复心烦、心悸、少寐、惊恐不安,时缓时急,逐年渐剧,已 10 年矣。(小编:今日看来,很可能是一个焦虑障碍,心烦心悸之症虽当时未行检查,但料想应非器质性问题,患者的运动能力以及后述病因更能与此推论相印证。)屡治效鲜,近半年尤剧。夜晚不能独自居家,常梦中惊叫而醒,恐慌不能自已。昼日症大缓,生活劳作一如常人。平素体健,食好,二便调。可骑自行车往返 10 余里来院诊病。患者自述此病为情志不遂后又被惊吓所致。舌黯、少津,苔白密。脉躁数,中取弦细。

病由情志不爽,少火内郁,泛炎无出。惊吓外来,复伤胆气平和。犹如雪上加霜,焉能不扰心神。神志失宁,则烦、悸、惊、恐等俱见。治当“火郁发之”。然邪居日久,化火趋内,欲犯阳明,舌少津、脉躁数为其征。故当二阳并治,借阳明之出路,力挫病势之锐。效法仲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

处方:

柴胡 25g,黄芩 10g,姜半夏 10g,茯苓 20g,大黄 10g,龙骨 15g,牡蛎 20g,桂枝 10g,白芍 20g,生姜 10g,大枣 10g,生蒲黄(包)15g。3 剂,水煎服。

2007 年 9 月 18 日:药尽大效,原方复进 3 剂。刻下,病症大势已去。舌淡红、边黯红,苔少白。脉右弦细。证已显现热郁散解之象,舌由黯变淡红、边黯红,脉躁数已除,均为佳兆。拟方小柴胡合增液汤,疏达枢机、清热生津,以宁心志。

处方:

柴胡 25g,黄芩 10g,党参 10g,甘草 10g,姜半夏 10g,生姜 10g,大枣 10g,生地 20g,麦冬 15g,玄参 15g。3 剂,水煎服。

2007 年 10 月 5 日: 药 进 3 剂, 自觉良好。 舌 淡红、边黯略红、津中,少白苔。脉缓和,右弦细。拟方柴胡桂枝汤加牡蛎、茯苓、炒枣仁,着力宁心安神处之。

处方:

柴胡 25g,黄芩 10g,甘草 5g,姜半夏 10g,党参 10g,桂枝 15g,白芍 15g,生姜 10g,大枣 10g,牡蛎 20g,茯苓 20g,炒枣仁 15g。4 剂,水煎服。

2007 年 10 月 22 日:自谓已愈,为巩固疗效,末诊方去桂、芍,加小麦 30g,百合 20g,仿甘麦大枣百合汤之意,嘱进 3 剂。半年后,因家务事,症见小复,速来院予以桂枝加龙牡、甘麦大枣、酸枣仁汤等化裁调治获愈。

2010 年 7 月 16 日:其夫因病来诊,云及愈后未复发,现仍每日下田劳作。

按:苔密者,非腻苔,较正常薄苔致密也。多见气机郁滞不畅之证。


小编:中药是以偏治偏,患者发病是因情志不遂加之受到惊吓所致,缠绵10年,屡治枉效,但陈老处方3剂大效,前后仅用10余剂药,就将患者治愈,不得不叹服其辨证精当。经方取效重点不仅在药物的配伍,同时药物的调剂比例也是影响疗效的要点,对柴胡剂的和解少阳来说,柴胡、黄芩的配伍比例为8 : 3,虽然根据病情轻重和患者体质,用药剂量会有所加减,但配伍的比例是不变的,大家在临床中要注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