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问题?

 深入认知 2020-06-17
我也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有人可以做到卓越,做到领导,有人只能做小兵?为什么有些人会认为某事不是事,但是有些人会认为这事很大?为什么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工作单位后,对领导交代的工作一筹莫展,无处下手?

根据我的观察和阅读《认知心理学》书籍,我认为:造成这些人和人之间最大差距的能力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问题?

如何提高销售年度业绩20%?如何处理一般的人际关系?是读博士还是找工作?如何买栋大房子?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等等。这些事情大多都符合问题的定义。

当我们面临一项任务,又不清楚如何去完成时,问题就产生了,我们必须经过一定的思维认知活动才能找到答案。

根据心理学家对问题的定义指出:问题是困难的,其解决方案并不显而易见。但是,是问题总有解决办法。要么终于拿到想要的解决办法,要么妥协放弃,也是一种不想要的解决办法。

问题的分类

不同的认知心理学家对问题的分类有所不同。大体上有两种分类:

一种分类是根据问题表述的确定程度来把问题分为确定性问题和不确定问题。

我们在学生时代接触的问题基本上是确定性问题,有明确的答案。这样的问题便于观察和研究,这也是心理学研究一直关注的焦点。

但是到了社会上,走进工作岗位,我们接触的很多问题都是含糊规定的,这些问题并不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答案,而且寻找解决方案的途径也不清楚。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到工作岗位上会有一定时间到适应期和模仿期。比如,汽车修理工会接收到的一个任务是修好这部汽车;设计师接收到的任务是设计一座漂亮的建筑。

我们不少人应该有见客户的经验,不少客户只是大概介绍了项目的背景情况,然后希望我们先给其做方案看看,或者先去报价。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些人不适应,尤其是对于经常见确定问题的人来说,则有点抓狂,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

“客户是不是在为难我?”,“根据哪些功能要求做方案?”,“我不知道他的功能要求,怎么配置报价?”

如果这样考虑问题,就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路径。这个时候要主动,尽可能旁敲侧击中问出客户的初步想法和预算范围,再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过往经验,先做出一版初稿发给客户,不同的层级所发内容并不同,然后开启和客户的第二轮沟通。接下来沟通就非常关键了。

认知心理学家Greeno(1978)把问题的分类结合问题本身的呈现分为三类,但是这些分类并不全部囊括了世间所有问题。他主张的是三种基本形式的分类问题,要与解决这类问题的必要认知操作或认知技能相联系。

归纳结构问题。

它由决定问题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构成。常见的问题类型就是类比问题,成功解决这类问题所要求的主要认知能力为理解形式。我们经常运用类比使我们从一个知识领域转移到另外一个知识领域,或在一个领域中从一类问题到达另一类问题。
转换问题。

也就是把最初情景转化到目标状态的操作顺序,完成此类型问题的方法策略为手段-目的分析方法。

排列组合问题。

基于一些问题的一些成分,然后根据某些标准对其进行重新排列,比如字谜游戏。比如企业里面的组织结构调整,比如资本市场的兼并重组问题。

为什么有些问题容易,有些问题困难?

在解决一些问题时,需要耗费我们大脑的搜索空间越大,问题就越难解决。

搜索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可能采取的步骤,大脑没有办法找到直接路径通向答案,问题解决者必须找到一条穿越状态迷宫的合适路径。

我们在学生时代或者在工作时,应该会听过老师或者上级领导的说法“你再想想,你之前做过类似的题目没有?”,“找方法达到目标”, “你现在做的事情,走进死胡同了,要从另外一个视角来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基本上所有人不会认为1+1是个问题,不会认为从公司回到家的道路选择是个问题。但是,如何提升今年的销售业绩?如何拿下一个客户,获得一个大订单?如何让调皮捣蛋的孩子爱上学习?这些问题一般来说就会比较困难。这时我们就要搜索大脑空间,是否曾经存储相关的经验和方法路径来解决上述问题,如何规划寻求现实和目标之间的路径?这就涉及到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面对问题时,专家表现和新手表现完全不同。

首先专家是指通过大量时间,在一个领域深度学习,并经常应用所学知识,最后变成这个特定领域公认的,极有见解的人。与新手不同,专家不再是解决问题,而是执行一个程序记忆。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实验,在如何解决问题方面,专家和新手差别可以主要归纳为下述几种:

专家不注意解决问题的中间过程,可以很快地解决问题;而新手需要很多中间过程,而且需要有意识地加以考虑。

专家更多地利用物理直觉,根据生活经验的表征来解决问题;新手则更多依赖正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专家根据问题的深层特征(潜在规律)来分类;新手根据问题的表面特征(客体表面看起来像)来分类。
专家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新手遇到问题缺乏思路去分析。

不过,专家也有自己的不足,容易陷入思维定势里,当其对一个领域内已经建立的事实和理论有很深的理解时,很难使用新的方式来看待问题。这也可以间接说明为啥很多革命理论的突破来自于经验较少的年轻科学家,或者跨界的非专业人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