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苕之华辨

 猪王小屋 2020-06-17

诗序谓,苕之华,大夫闵时也。幽王之时,西戎东夷,交侵中国,师旅并起,因之饥馑。君子闵周室之将亡,伤己逢时,故作是诗。后人无人置喙,而遂循此意解牂羊坟首,云:“羊瘠则首大也,中无鱼而水静,但见三星之光而已。言饥馑之余,百物凋耗如此。”清人王照圆和之云:“举一羊而陆物之萧索可知,举一鱼而水物之凋耗可想。”其实牂羊坟首未见羊瘠,三星在罶亦未见百物凋敝也。诸君皆有此感,无非诗序先入为先罢。

言饥馑者,无非末句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之语。然鲜可以饱就一定是饥馑不得饱食吗?鲜之本意为生鱼,并不一定必是寡少之意。前有罶捕鱼,后有鲜可以饱,条然而顺也。盛夏之夜,心三星在天,映在水面。而,曲梁,寡婦之笱,魚所留也。三星在罶言其捕鱼在盛夏之时也。

言闵时者,便是由“芸其黄矣”而起。注云:“兴也。,陵苕也。将落则黄。”是不得其旨也。笺云:“陵苕之华,紫赤而繁。兴者,陵苕之干喻如京师也,其华如诸夏也。故或谓诸夏为诸华,华衰则黄,犹诸侯之师旅罷病将败,则京师孤弱。”更偏注其意也。

芸其黄矣”之语,另亦见《裳裳者华》谓:“裳裳者华,芸其黄矣。”其注云:“芸,黄盛也。”笺云:“华芸然而黄,兴明王德之盛也。”何此处必解为黄落?陵苕即紫葳,或言凌霄花也。此花花冠内面鲜红色,外面橙黄色,今人多言其红,古人多谓其黄。《尔雅》云:“陵苕黄华。”苏颂云:“其花黄赤,夏中乃盈。”故而“芸其黄矣”乃言陵苕之花于盛夏之时,花开繁盛之态。因而“心之忧矣,维其伤矣。”当是见花盛而感伤,青年寡妇伤情之忧也。人在花季而丧夫,花开却无人赏。此与,寡婦之笱,便相得益彰也。而罶全诗之眼也。

言罶全诗之眼,必须明白鱼在古时之隐语,及至今日亦是如此。鱼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图腾。闻一多在他的《说鱼》一文中写道:“鱼在中国具有生殖繁盛的祝福含义。”古代的解梦学说中,鱼就代表着性。女性梦见捉鱼,表示对男性欢爱的向往。因此,三星在罶而罶无鱼乃寡妇盛夏动情,期望欢爱却无望之伤情也。而食者,殖也,便是欢爱之谓也。《国风·陈风·株林》之“朝食于株”便是此意,亦隐语矣。以此“人可以食,鲜可以饱。”便是对仗工整之歌,人鲜相对,食饱相成。男人可以欢爱,鱼鲜可以饱食也。今无鱼鲜可解饥,更无男人以解情,所以伤情:“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诗序强解寡妇之伤为大夫之闵时,后人却不曾一丝有惑,所以真相常埋于尘埃,大道终隐于喧嚣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