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住时光与空间:北京前门东区的“更新”

 滴水斋主 2020-06-17

在北京老城中,前门东区毗邻天安门广场,是面积最大、遗存最丰富、历史延续时间最长的传统市井商业居住混合区之一。前门东区受三里河水道及地形的影响,形成了扇形胡同及南北走向胡同,这在北京城内绝无仅有。历经时代更迭,这里原有的建筑年久失修,市政条件严重落后,传统街区逐渐衰败。



2018年前门东区规划图

如何在保留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完成对这一区域的修缮和改造,让其焕发出更多活力,是摆在城市规划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利用“文化整体保护”理念进行改造,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

前门独特的城市肌理,蕴含了包括老北京传统文化在内的丰富历史信息,成为现代与历史对话的重要载体,对于保护古都风貌、传承历史文脉、将北京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具有重要意义。

西兴隆街建筑

所以在对前门东区进行保护与复兴时,规划者们融合了东西方的知识体系并吸收多年来老城保护实践的经验教训,确定了“文化整体保护”的核心理念。在文化整体保护的实现途径层面,提出保护性修缮恢复性修建两种模式,通过对已腾空房屋的保护性修缮和现存空地的恢复性修建,形成老城保护与复兴工作新的助推力。

在文化整体保护理念的指导下,采取集群设计试点的方式对城市肌理进行织补,尝试破解前门东区历史街区疏解腾退后房屋、土地的利用难题,推动多元文化的沟通与交融。

西打磨厂210号 非常建筑

文化整体保护:空间

“历史街区保护”这一概念最初来自国外,随着理论的发展与社会意识的提升,保护范围不断扩大,保护原则不断更新,保护程度逐渐加深,从强调保护的原真性到原真性与整体性并重,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从保护个体文物建筑扩大到历史街区、建筑群乃至一个完整的城市及其历史景观。

西兴隆街南立面设计

西兴隆街北立面设计

前门东区保护与复兴同样也经历了这样一个保护理念不断深化、保护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北京市1990年公布25片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鲜鱼口地区名列其中;1999年公布《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重新划定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2002年批复通过《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划定鲜鱼口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占地约0.38平方千米;2005年颁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再次扩大了鲜鱼口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占地约0.70平方千米。

随着北京新总规的出台以及配合首都核心区控规编制工作的开展,同时结合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的推进,加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前门东区新一轮规划再一次扩大了研究范围,包含整片前门街道在内,占地约1.16平方千米。


文化整体保护:时间

对文化整体保护的理解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空间形式的操作上,还需要包含对时间层面的解读。针对前门东区的文化整体保护,应当是一种动态的文化保护——不是简单将其恢复到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实际应当体现的是当代人对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尊重。文化整体保护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需要记载城市发展的全过程,综合考虑城市历史景观完整性、当代建筑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前门地区自西周起便有人居住,隋唐时期是当时幽州城东蓟县燕下乡的一处自然村落。辽金时期建都北京,此处为古高粱河流域的漕运中转站,自金中都时始建街市。元大都建立后,由于位于城外,区域是数个自然村落的集合。



前门地区地属明北京外城,是明朝正东坊的位置。明朝定都北京后,在元大都基础上向南扩建外城,新建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一线的南城墙,修建了天坛和山川坛(先农坛)。这使前门地区得以发展起来,形成了基本空间结构和商居混合的主导功能。



清入关后,内城分配给八旗居住,原内城汉官商民皆迁居外城,前门地区属于中城和南城,人口稠密、店铺林立,商业繁荣兴盛,至清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



清末民国,国家巨变,前门地区由繁荣逐步走向了衰落,进入了发展的反复期。



民国政府扩宽前门大街,前门箭楼办起了国货陈列,重新带动了前门外地区小型商业的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商品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北京市发展中心逐渐北移,前门地区日渐衰落。自2005年起开展疏解整治与市政道路建设,2014年重新启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工作。

文化整体保护:对象

文化整体保护概念已经从过去单纯对建筑实体的保护转移到对建筑实体和人的共同保护。在提升居民居住品质的同时,结合街区规划引入新业态与新人群,恢复街区活力,合理协调建筑与功能、街区与人群的共生关系。既要保护原有街巷结构、院落肌理和建筑风貌,又要创造更多使居民留存下来的可能性,延续其原有的生活形态,并保持与外部的有序流动,形成全方位的整体保护提升,从而实现老城的文化复兴。

文化整体保护理念

前门东区的文化整体保护是一个在理论结合实践的探索中不断丰富与完善的体系,从“城南计划——前门东区2014”国际学术论坛与规划展览的理论初探,到西打磨厂集群设计和草厂新合院的实践积累,再到“北京新总规”背景下的探索尝试,逐渐发展深化到空间、时间以及对象三个层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空间上,扩大了保护范围,从最初仅对鲜鱼口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建成实体进行保护,扩展到对整个前门东区的建筑以及城市景观风貌的整体保护。时间上,用发展的眼光表达当代人对整个城市发展历史过程的尊重。

前门地区历史悠久,不应将其简单恢复到某个时间断层,而应将其视作一幅动态的历史卷轴。保护对象,从过去单纯对建筑实体的保护,转移到对建筑实体和人的共同保护,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质,同时吸引、容纳新居民,达到对整个街区风貌以及生活方式的整体保护。

 銮庆胡同 37号 都市实践

 西打磨厂 216号 MVRDV

北芦草园胡同 39号改造前后

北芦草园胡同 39号室内改造 朱小地

我们对老城文化整体保护的理解,也逐步从空间保护的单一维度拓展成一个包含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功能维度和生活维度的丰富体系。

空间维度上,需要传统风貌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在对街区整体肌理进行织补与风貌修复的同时,加强与现存风貌的协调。时间维度上,在强调遗产保护的同时,关注当代城市发展问题。功能维度上,在保障原居住功能的基础上,尝试引入新功能,实现功能混合,通过为老城引入新人群,带动社区活力。生活维度上,需要将杂院的邻里关系与开放社区相结合考虑,通过社区营造实现新人群与老居民的融合,多方使用者将在一个充满新鲜血液的历史街区里共存,从而真正达到历史街区的“共生”状态。

本文摘自《中国艺术》2020年第2期

《前门东区保护与复兴项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