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这...

 清水一影 2020-06-18


这两句条文的文义很简单,就是形体不足的人,用气厚之品以温之;精血不足的人,用味厚之品以补之。道理何在呢?还在从同气相求来的。就形和精来说,形为阳,精为阴;气和味来说,气为阳,味为阴。以阳补阳,以阴补阴。所以《类经》说:”形不足者,阳气衰也,非气不足以达表而温之……精不足者,阴之衰也,非味不足以实中而补之。“这两句条文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如何具体应于临床。
阳气虚衰的病人,往往会因为阳气不足充养形体而表现为形体的不足,这个时候可以用气厚的药物如黄芪、人参、附子之类温阳。但是我们熟悉的情况不是”胖人多阳虚“吗?这是对“形”的理解有偏差了。这里的“形”是与“精”相对而言的,精藏于里为阴,形施于外为阳。所以形不足,其实是指表不足。既包括表气不足,也包括在外所见之形体不足。例如《类经》说:“故形不足者,阳之衰也,非气不足以达表而温之。”既然要”达表而温之“,那么这儿的“形“乃“表”之意是非常明显了。
另一方面,《内经》所谓“形不足”,未必指形体胖瘦,也指形体是否充盛。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素问汤液醪醴论》说水肿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这个时候,病人的身形肯定是肿胀而胖大的,但”形“是否充盛呢?不充盛!此时正是一种”形不足“的表现。是阴邪水气充斥于形体,阳气阻遏而不能温养,所以形体独施于外而不足。经过“开鬼门、洁净府”等方法治疗以后,水气得去,则“精自生,形自盛”,而水肿告愈。这类水肿病人就是虽然外形很盛大,实际却是“形不足”,需要“温之以气”的典型例子。
当然,确实也有阳气不足而体瘦的情况。毕竟阳气的充养是气血调和,肌肉满盛的重要基础嘛。比如《金匮要略》的“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讲痰饮证的表现是“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为什么会“素盛今瘦”呢?不就是因为痰饮阴邪留于肠胃,水谷不化,气血不生吗?“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合之”,这和“温之以气”是不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再比如,小建中汤证是不是也可以见到形体消瘦呢?方中桂枝、生姜等药物,也是性温气厚之品。所以“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主要是指表气不足,或形体不盛,可以用气厚之药食以治之。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相对来说,可能更好理解一些。精,泛指精血。精血不足之证,可以用厚味之药以填补之。这里的关键点是哪些厚味药可以有“补之以味”的作用,又有哪些厚味药可以担得上“补之以味”的名头。
所谓“味厚者为阴……味厚则泄”。典型的厚味药并不以补益而见长。《医学启源》讲气味厚薄时,味厚之药是以大黄为例的。这样的厚味药,当然不能补精血之虚。那么,哪些厚味药有填补精血的作用呢?甘则能补,味甘而厚,质地肥润的药物往往有填补精血的作用。比如熟地,《汤液本草》说它是“甘微苦,味厚气薄”,所以能补精血。但同样是补血药,当归气味俱薄,所以就算不上是厚味填补药。其它如黄精、枸杞、桑椹、芝麻都可以算得上是厚味填精药。这些都是草木之品。
我们平时讲得最多,用得最广的厚味填精却是动物药。这些血肉有情之品味厚而尤善补益精血,比如鹿茸、龟板、鳖甲、淡菜、海参之类。各种动物胶类药,更是填补佳品,比如鹿角胶、龟板胶、鱼膘胶、阿胶等等。但是也有特例。黄明胶是黄牛皮熬的胶,善于补益气血,增长气力,但填精的效果不并好,一般就不把它做为填精药。而鱼膘胶现在很难找到,往往就用鱼膘来替代,也就是俗称的“花胶”、“鱼肚”。
用血肉有情之品以行厚味填补之用,在明清温补学派兴起后,非常流行。尤其是叶天士,特别善于用这些血肉有情之品。因为这种做法的影响力太大,以致于现在有一些医家就认为只有血肉有情之品,才配得上厚味填补四个字。草木之药,是担不起“味不足,补之以味”之盛名的。这其实也算是一个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