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词识谱·增韵

 虹72 2020-06-19

转:胡跃荣的博客

胡跃荣《宋词识谱》前言

名词解释

增韵

顾名思义,在宋词牌格律中原本不用韵的地方用了韵以增强作品的韵律感,称为增韵。

宋词可以不用韵的地方也有两种基本形态。

一种形式是平韵诗词的仄尾句,或是仄韵诗词的平尾句,这时自然是不用韵的,但为了制造诗声词调时仍然可以用叶韵。

另一种形式是平韵宋词不在韵脚处的平尾句,或是仄韵宋词不在韵脚处的仄尾句,这些语句一般都可以不用韵。说这类语句是“可以不用韵”,自然内含“也可以用韵”,所以,将这类语句特别用韵时只能算作是多用韵,而不能说成是增韵,而且是否多用韵同样取决于其作品中所需要表现的诗声词调和情境意境,体现的是诗词作者的韵律感觉和其作品用韵律表现情境的水平,不可一概而论。

于是,所谓增韵是指:在仄韵宋词中,将原本为平尾处改平尾成仄尾再用仄韵,或者在平韵宋词中,将原本为仄尾处改仄尾成平尾再用平韵,即先得转换尾声平仄再用韵,属于唐诗宋词中平仄韵脚转换的一种特别应用。是否增韵同样取决于其作品中所需要表现的诗声词调和情境意境,增韵通常都是为了促调以增强宋词作品韵律感,多用于表现激情或愉悦。

由此可知,除了少数短令和由唐诗直接作简单改制而成的宋词格式之外,词谱中“用了多少韵”的说法决不可以作为宋词格律的标准模式,以往的所谓词谱中特别强调“某词作品中用了多少韵”是对宋词艺术的认知失误,更是对后来人的误导。换句话说,除了少数短令和由唐诗直接作简单改制而成的宋词格式之外,宋词格式中只能确定其最少用韵数,而且这个数可由词作中的句组数直接确定,即每个句组的末字必需踩韵,而其他地方是否用韵,一般都可由作者自主。对宋词艺术认知的欠缺是导致后来人词作品质不高的根本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