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下雨天在地铁口送伞的小销售,最后的结局到底是怎样

 倪大爷v 2020-06-19

谁的手机里没有几个群,有什么差别,如果大家会觉得收获很少,就会干脆退出,如果大家会觉得收获付出一半一半,能学到一些东西,但是也要忍受很多刷屏骚扰,分散工作注意力,就会再看看,如果大家会觉得收获很大,这种收获要么是打破思维局限,要么是认识了一个商业伙伴等等,这样的社群才有更多的人愿意进。

那个下雨天在地铁口送伞的小销售,最后的结局到底是怎样

以前有个做管理期刊的朋友,每次一见面就告诉我他们的社群已经发展到有十几个了,品牌影响力有多大,问他如何发展的新用户?他的回答是,地铁口人流量不是大吗?深圳下雨多,每次下雨就让员工去地铁口摆摊,扫码入群送伞。我的回答是,你的社群是低效的,因为群成员不是你的目标用户群,你的管理期刊面向的用户是高管与老板,他们在上下班时间坐地铁的概率有多大,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没有设置门槛,成员太混杂,不精准。

只要目标清晰了,你就知道去哪里找人了。如果自己不是本领域的大V,那不妨先邀请一些KOL加入,再以他们的背书来结合准入门槛去吸引和筛选用户,用户进入群以后,要及时告知群规则和群的玩法。同时可以开放内部邀请制,让认可社群的成员去邀请他们的朋友,这样发展尽管慢,但是社群成员就会很精准。

那个下雨天在地铁口送伞的小销售,最后的结局到底是怎样

  社群需要持续不断提供价值,是需要有很大投入的,没有这个准备肯定玩不转,对于第二种,所谓去中心化,是指内容、信息不再是由专人或特定人群所产生,而是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结果,与为了让参与更积极、沟通更畅通、结果更多元进行的管理和有人维护并不冲突,所以,一个成功的社区必须有基本的维护。

大家格外烦的内容有两种:一种是硬广告。整治的办法是事先严格规定,事后坚决执行,另一种是过多的闲扯灌水。如果成员超过300人的群,一人说一句你就是海量的信息,不断闪烁的消息提示会打断大家的工作与休息,结果很有可能被屏蔽,所以运营需要的是技巧和手段。

社群经济听着很高大上,放在我们普通商户的日常经营上也就是这样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普通人拿起手机,微信群、QQ群就是社群,如果再专业点,想依靠社群创业赚钱,那掌嗨App这样的社群工具用起来就是了,做任何事情,先从小地方去着手做起来,而不是规划一张蓝图做着白日梦。

那个下雨天在地铁口送伞的小销售,最后的结局到底是怎样

社会在发展,哪个行业都需要不断的去学习,如果真的想干好一件事,那就多抬起头来看看身边做的好的是怎么操作的,照搬过来就可以了,不要总是蒙头干事,眼界和方法跟努力同样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