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门急诊量多年蝉联第一,广东省中医院真正用中医崛起

 中医知识圈 2020-06-19

90年代,广东省中医院曾连工资都发不起,平均每天门诊量仅2000人次。2017年全年门急诊量达到77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一。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取得这样的成就的?


■ 来源 | 院长在线

广东省中医院始建于1933年,已经有80多年历史。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刚接触中医药的时候,过去门诊量只有平均每天2000多人次,现在是每天2万多人次。过去全年住院病人数只有4000多人次,去年已经超过10万人次。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经验,也有教训,很多都是从失败中感悟出来的。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要办好中医院特别不容易,比办好一家西医院还难。

找到中医院发展的最佳模式

办好一家中医院,首先需要回答:什么是中医院发展的最佳模式?什么样的中医院才真正姓“中”?如何把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么多年来,广东省中医院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好的发展势头,想来想去,其中的核心就是中医药临床疗效,这是中医院院长们最着力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着力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成长的沃土

怎样提高临床疗效?首先,人才是关键。我们在办医院的过程中,着力去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沃土。

这实际也是当年上海国医大师颜德馨的建议,我们把他请到医院来带徒,他给我们提出的,说吕院长你要把这个医院办好,我建议你做两件事:一件事,就是办一个纯中医的医院,不用西药,办一个纯中医的病区;第二,一定要为中医药人才成长营造一片沃土。

1、构建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机制促进人才成长。

很多中医药人对中医药缺乏信心。怎么样把这批人转变过来是关键,我们就在这方面下功夫。

我们设立各种各样的奖项,鼓励中医药人才学中医、用中医、钻研中医,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在分配机制上,我们把中医药的使用情况,特别是中医药疗效的评价,作为考核科室的重要指标,你科室工作做得好不好,首先看你在临床上使用中医药的情况,而且还要看疗效,光使用不行。看他有没有用特色疗法。特别是住院的病人,有的医生一上来就按照西医的常规来做,做完了就帮他开几副中药,都是搭配的,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根本没有体现出来,所以必须对疗效进行评价。

此外,在人员选用上,重中医水平。现在人事晋升、职称晋升要去考,但我们不是一考了之,你考回来后,你还得通过医院对你中医水平的考核。

比如说,住院医师要升主治医师、主治医师要升副高,那你必须有跟师半年以上的经历,你要拿出业余时间去跟师、跟门诊。副高升正高必须通过指定必学经典的背诵考试,考过了才能够晋升职称。

2、营造中医药人才茁壮成长的环境氛围。

比如说,我们每年根据我们国医大师要求和书目开展温书工程,今年要温的书是《伤寒杂病论》,大家都围绕这本书来读,同时每三年开展一次“中医年”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大家不断地感受到自己是中医药人,要在中医药临床疗效提高上做出努力。

在管理机制上,医院跟科主任都签订目标责任,把中医特色、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中医药的人才培养作为重要指标。

比如我们有一条,你有没有安排年轻的医生脱产跟师,就作为一个科室的评价指标,这种跟师不仅在广东,还在全国范围内跟师。

为了让医务人员更好地成长,我们特意引进不同流派,不同的流派引发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然后希望各种各样的流派都能够在我们医院成长起来。

其次,中医要提高疗效还有一个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中医思维。中医能够成就今天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先辈们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临床实践的总结,而他们总结的整个指导思想就是中国的哲学思想,包括《易经》里面的很多思想。

因此我们要求副高升正高的同志,都必须经历过中医国学思想的培训,我们在医院内开展中医思维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特别希望引发争鸣。

以及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争鸣,我们特别构建了网上的讨论区,希望大家有争鸣可以在网上进行,有疑难病例可以拿到网上去讨论,有好的经验可以拿到网上去,逐步积累,就成为了医院的一批宝贵的知识财富。

3、为中医药人才成长创造条件。

我们的目标就是所有到广东省中医院工作的医生,其发展都能够形成一个轨道,医院推着你沿着这个轨道走,越走越好,越走越高,成为行业佼佼者。所以我们对整个在职教育提出了“厚基础、强能力、宽知识、深钻研”的观点。

“厚基础”就是把基础打牢;“强能力”就是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特别是中医药的临床疗效的提高;“宽知识”就是要有宽广的知识,中医不仅要掌握一个流派,也要涉猎多个流派,不仅要懂中医药知识,也要懂现代医学知识,不仅要懂临床,也要懂科研;“深钻研”就是要在某一个领域里面钻研下去,既鼓励某个专科的钻研、某个重点病种的钻研、某个技术的钻研,也鼓励某个流派的钻研。

同时我们创造条件让大家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因为我们觉得这三条是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基本之路。“读经典”就是推动大家背诵经典,并且创造条件请高手来解读经典。

“跟名师”,我们不仅组织大家跟本院的名师,还跟全国的名师,目前在我们医院来自全国各地的带徒名师有130多个,两届国医大师共有60个人,有27人已经在我们医院带徒,我们希望他们最好的经验能够在广东省中医院落地、生根、开花。

师带徒是中医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形式,但是师带徒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好。首先,老师有很多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都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徒弟们能不能意会到老师的东西?这是一个问题。

其次,老师带的徒弟数量还是有限。那么,能不能通过大数据的挖掘技术将老师的隐性只是显性化呢?通过信息技术广泛传播老师的经验,加快知识的传递速度呢?

我们专门用信息技术构建了知识管理系统,希望能够把老师的经验原汁原味地保存,同时把他们的隐性知识显性化,让更多人能掌握。在去年亚洲的知识管理大赛里面,我们就获得了亚洲最佳奖,就是通过这个知识管理系统来传递中医经验,开展传承工作的。

所以,我们把中医知识、浩瀚的古今文献、名老中医经验都整合在我们的知识库里面,让我们医生能够很好的围绕主攻病种、围绕自己的专科提取有关知识,帮助他应对临床问题。

围绕病种和临床关键问题,挖掘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精华

过去,中医人往往要靠个体的实践,积累经验去提高水平。师带徒也是一条线下来,都是少数人实践形成的经验。而我们要为患者提供最好的中医药临床疗效方案时,能不能不仅是纵向,还横向吸取历代中医的实践经验,把我们数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形成的中医药文献,都整合在我们的方案里面去呢?特别是在民间有很多很好的东西,能不能把它整合在一起,形成最佳的诊疗方案呢?

1、挖掘和整理历代经典文献和古今的研究成果。

从对疾病的认识、到症候规律的把握,从病因到病机,从治疗思想、治疗原则,到理法方药,从特色疗法到单方、验方,从生活起居到调养护理,完整地整理出来,用以指导临床。

2、挖掘整理全国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

我们要求各重点专科,要挖掘和整理全国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这里面既包括国医大师,也包括五批的国家师承老师,总共有700多人,我们都希望他们能够对应的把这些东西学到手。

专科要与对应的全国名中医、名家建立学术联系,甚至建立师徒关系,而且鼓励他们把这些老师引进到医院来成立工作室,我们现在成立了差不多50多个名医工作室,每个名医工作室都给予资助,先把工作做起来,把这些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跟本专科结合在一起,因为每个老中医都有他自己的专科特长,你这个专科最具代表性的名医是谁,我们都希望跟他们建立学术联系,让他们的精华思想都能在广东省中医院落户。

3、挖掘和整理本院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

我们医院八十多年的历史也成就了自己很多的名医,不能光把别人的拿过来,自己的不整理,让他失传。所以我们把自己的经验,也包括有一些虽然不是名医,但是他有一技之长,我们觉得这也是医院宝贵的知识资源。

比如说,我们有些医生,学历不高,但是他看某些病种的效果特别好,这些经验也要总结,希望他成为医院的一笔宝贵财富。

这么多年来,医院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独到的流派,我们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流派的界定,以及流派研究室的建设要求,到前年我们医院成立80周年的时候,一个着重点就是梳理医院的流派,用这种方式来庆祝自己的院庆,成立了大概17个本院的流派研究室,希望这些流派能够延续下来,发扬光大。

4、挖掘和整理中医特色疗法和适宜技术。

中医有很多非药物的疗法,效果非常好,我们跟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已经进行了五届“杏林寻宝”,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各个特色疗法。

最近国家有一个重大项目“中医传统知识名录”,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内容就是在各省整理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疗法,我们也跟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围绕他们整理出来的知识名录,去寻找一些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们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科,叫传统疗法中心,他们的任务就是承接这些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到的特色疗法,把他们规范化,进一步发展,研究他们,应用于临床之中。

有时候我们寻找到的一些特色疗法,这个特色疗法的持有人往往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问他“你这个特色疗法治疗哪些病特别擅长”,他常常给我们一个回答——“我们什么病都能治”。不过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个特色疗法确实有用,但是它有一定的适应症。

比如有一位特色疗法持有人,他治疗寒湿性的关节炎效果就特别好,但是治疗不够规范,影响了治疗效果和可重复性,所以慢慢我们把这些传统疗法的东西梳理到一起,规范起来建立SOP(标准作业程序),这样在临床上就有很好的效果。

5、挖掘和整理安全有效的民间单方、验方。

这一块绝对不能忽视,我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有很多民间的单方、验方非常有效,一招鲜、一方灵的情况经常出现。作为一家大型三甲中医院,能够从我们规范化的、医疗安全的视野去看它,把它们整理出来、挖掘出来,这非常重要。

我举一个简单例子,比如有一个病人,他得过两次肿瘤,做了两次规范的化疗。当我们接诊他的时候,他已经失去造血功能了,只能靠输血过日子。原来一个月输一次,后来28天,26天,输血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了,后来说找中医来看看行不行,就找到了我们。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控制住他输血不断缩短的间隔时间,但是始终没有恢复到不输血就能够维持生命的水平。我们在民间挖掘的一些单方、验方,在临床应用之后确实有效果,而且安全,用在他身上很快就显现效果了,慢慢变成30天、两个月才输一次血。一年后到协和医院体检,发现他的造血功能恢复了,不用输血了。问他怎么实现了,他说就是吃中药。协和的医务人员说“传统医药救了你的命。”

4以“临床路径”为抓手、推动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化和运用

西医做临床路径,中医也能做临床路径。当初我们为什么做临床路径?从管理的角度是这样来思考的。临床上,遇到住院的病人,我们的医生肯定就先想到西医的治疗常规,很少马上想到中药怎么上,当时我们一直都在思考,怎么样从行政的角度推动医生首先考虑中医药对于病人有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呢?能不能真的贯彻“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并重”呢?

当时我们就想到,用临床路径的方法。按路径走,这个路径通过专家共识,设定现在你必须用中药那你就必须先用中药,但不能说为了用中药而中药,必须有循证证据证明安全有效才用,不然就违反伦理了。

做临床路径,中医跟西医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西医可以根据最先进的指南,把这个指南时序化,可能就把这个路径做出来了,但是中医由于学术特点不一样,首先要形成一个优化的治疗方案,就前面挖掘这么多东西出来,你怎么去取舍,哪些是更优,两个老中医面对一个疾病,他可能有不同的治疗思路,谁更优呢?我们在临床实践里面,就深深感到这种研究非常重要,它有时候根本不是谁最优的问题,而是谁更适合什么样的情况、更适合什么样的症候。

此外,浩瀚的古文献里面记载的东西,可能有些是自相矛盾的,你又怎么去取舍呢?

我们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文献评价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一个是整合文献里的精华,一个是名老中医的经验、一个是对自身临床经验的回顾性总结,同时运用专家共识的办法,形成目前最好的中医解决临床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临床疗效。这样做尽管它不一定是最好的,但肯定比原来要好,可以一步一步地去提高。

但是我们必须遵从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方法、实事求是的方法,去形成最佳的诊疗方法。我们这一套方法,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的资助,今年我们在省里面做报奖的时候,得到了中医、西医的共同认同,给我们拿了一个“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同时,在做临床路径的时候,我们是一个病、一个病地展开研究,明确发挥中医的最佳切入点和最佳环节,使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发挥得更强了。

5探索中医药在急危重症领域的优势, 纠正中医等于“慢郎中”的偏见

这点我们也在实践中探索。前面给大家汇报过,老中医希望我们建立一个纯中医的病房,当时我们就思考,建怎么样的病房,为什么要建这个病房?

如果你拿慢性病去建一个病房,这些病人单纯用中医没问题,但是这部分病人在门诊就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要住院呢?

现在提倡分级诊疗,分级诊疗实际上给我们地区的最高水平的医院提出了挑战,比如说你是一个县级中医院,无论你是三甲还是二甲,你在当地应该是最高水平的,那么它要解决的应该是急危重难治病人,如果我们中医院没有能够解决急、危、重症问题,分级医疗管理,就吃亏了。

在急危重难这些问题上,怎么发挥中医药的特色?我们首先建立一个病区,收治目标非常明确,必须接收急危重病人。

通过中医药解决急危重病人的问题,这部分很有空间,所以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经典病区,组建中医经典应用临床基地,着力探索中医药在应对急危重患者的临床优势。中医药几千年的发展史,它一定有很多应对急危重病人的经验、方法,而且很多病人也不适宜用西药。

五年下来,确实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广东的肺炎患者比较多,我们从探索肺炎开始,在救治中度和重度肺炎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当然我们是在保证安全,不违反医学伦理的前提下去做这件事,所以我们专门找一个原来在ICU干了十多年的、有中医背景的专家,他尽管年轻,但是对急危重症救治这一套非常了解,这个度掌握到什么程度非常重要,探索下来450例,95%最后全部用纯中医的办法解决,只有5%的病人用上了西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在我们又探索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等病种,希望不断的去探索用中医药解决急危重患者的路径、方法,为我们国家的危重医学做出贡献,同时跟急诊、ICU形成铁三角,探索中医药在心梗、败血症、多脏衰的病种上怎样发挥作用。

关注生命全周期,建立“治未病”中心

我们要不断扩展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发挥的范围,我们觉得非常重要。过去中医院集中很多的精力在治疗疾病上,但是中医在预防、保健、养生这方面的特色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起来,所以我们从2006年开始就建立了一个“治未病”中心,就是探索这么几类病人:

第一类,按照中医的体质辨识,体质偏颇的病人。

第二类,有一些人按照现代医学的体检,每年的指标都向坏的方向发展。比如说血压、血糖、血脂一年比一年高,但是他又没达到疾病诊断的那个水平,还不能诊断他是糖尿病,也还不能诊断是高脂血症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让这部分健康人不要再往严重的方向走,回到正常的状态,在中医药领域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

第三类,慢性病。慢性病的这部分病人,能不能把他管理起来,用中医的方法或者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让他延缓慢性病往恶性方向发展的时间,减少并发症。


医院怎么去保持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了五个支柱与五项措施,保证医院在新的形势下能够持续发展。

第一个支柱是一定要保持住医疗水平,具备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的医疗水平,这是非常必要的。

医疗水平要保持,首先是医疗质量和安全,这是基础。现在从中医系统来说,对三级甲等的评审很强调中医特色与优势,这是对的,我觉得对基层医疗质量的要求也一样要强化。从西医界来说,他们参考了国际上JCI的标准,对三级医院的评审进行了调整,基本按JCI的那套办法、标准来进行评价。这套标准评价下来之后,对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保证体系、医疗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自己为了落实这一点,特别请了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的专家按照西医院的三级甲等评审办法对我们进行评价,看我们医疗质量、安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把它补牢,使医院在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上发展。

还有就是中医院的历史责任,一定要把中医临床疗效发挥到淋漓尽致,发挥到极致。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医院人必须要做的事,也是我们中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

既然说医院与医院之间有竞争,要有竞争就要有竞争的战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差异发展。我们靠什么差异发展?作为中医院,我们的人才队伍、整个的文化氛围、我们的传统、我们的特色,都应该以中医特色与优势、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作为我们的差异化。你中医的治疗有独到的效果,老百姓对中医有文化的认同。所以中医特色与优势这一块不能丢,一定要把中医的临床疗效发挥到极致。所以我们提出来要五个挖掘。挖掘整理古今文献,在浩瀚的文献里汲取精华。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柳长华教授,他是我们国家文献研究的领航者,把古文献数字化,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们梦想了十几年没有这个能力去做。我们把他的系统要过来深度应用,围绕着病种去整理文献,对所有病种古人是怎么认识的,包括今人是怎么认识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辨证分型、理法方药等等,把全国名老中医现有的经验、民间里面有些什么特色的疗法都应该汇聚在一起,支撑我们医生做出高水平的医疗决策,同时我们医生自己的临床经验也能放到里面去。所以我们提出来五个挖掘,挖掘文献,挖掘全国名老中医的经验,总结自己的经验、各种特色疗法、来自民间的单方、验方,通过这些保证中医药的临床效果,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

 民间的单方、验方一点儿都不能小看,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深有体会。一招解一方灵的情况,经常出现。

 名老中医的很多经验,比如禽流感,广东这两年出现禽流感,危重病人不少,我们运用山西李可老的破格救心汤治疗重症的禽流感病人。本来西医都说不行了,这个病人应该希望不大了,但后来救治过来了,用的就是李可老的破格救心汤,西医对中医的看法完全就不一样了。所以中医医疗水平的提高,我们有非常繁重的任务,怎么把我们的中医特色与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发挥到极致。当然我们也要追踪现代医学的最前沿,不是说现代医学能解决问题的地方我们不用,而是促进中西融合,集中人类文明的全部成果,无论它是中医的还是西医的,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

第二个支柱是服务质量,就是具备实现患者价值最大化的服务创新能力。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流程、医患沟通、重视细节,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推,我们觉得非常非常的重要。

服务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医院的软实力,这个软实力有时候通过我们的主观努力可以在比较短时期内实现。所以在医改的大环境下,我们更要改善我们的服务。当然服务不仅仅是态度那么简单,流程非常重要,比如说我们最近怎么通过精细化的管理,通过互联网+,减少病人的等候时间,从预约挂号到缴费,都是在手机上解决的,不用再去排队。

 我们最近跟社会上的一些公司联合,把互联网和物联网整合起来,煎药也社会化,病人只要点击了需要送药上门,看完病就回家了。我们的目标是让病人到医院来等候的最长时间就是半小时,因为我们预约挂号是以半小时为一个时段进行预约的。比如说九点到九点半,我预约好了九点到九点半这个时段来看医生,最多你就等到九点半,看完了你就回家了,你网上全部支付了,你也要求把药送到家,自然的就有人把药送到家,感到非常非常的方便。我们这一套系统还要逐步完善,包括中成药、西药的很多问题还要进一步探讨,但是我们觉得医院的服务有很多的改善空间。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很多服务模式,包括有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或者慢性病的病人,医生怎么把慢病管理起来,让他有一个私人医生的感觉等等,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去解决。

 第三个支柱就是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研究型医院的建设。这是高水平医院必须要做的事情。

 我们特别强调要建设研究型的专科,通过研究型的专科推动医院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所谓研究型专科,我们的要求就是科研为了临床,临床就是科研,临床科研一体化。科研的目标不是为了发文章,是为了提高临床疗效,所有科研都要考问是不是来自于临床提炼的科学问题,科研的结果是否对提高临床效果有意义、有价值,医院才资助。医院很重要的目标,通过科学研究的带动,让我们医院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效果比一般医院的好,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救治能力比一般医院强,能治疗一般医院治疗不了的疾病,解决一般医院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说你是研究型的专科,跟你同等级别的专科解决不了的问题你是不是能解决,你的疗效是不是比它好,常见病、多发病的疗效你是不是比人家强,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你是不是比别人强,病人都往你这里聚?你成为病人的首选专科了吗?所以科技创新我们要围绕着临床疗效来展开。

 第四个支柱是协同发展,以整合资源共同发展。单靠一个医院有时候有些事情做不好,如果你能够推动社会上的合作,包括资本的合作、技术的合作,也包括临床与基础的研究的协同,中医药研究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协同,人才资源的协同等等,会推动医院的发展。

 比如说我们若干年前征了一块地,医院缺钱,那我们就跟美国的一家医院合作,专门在这里建一个中西医合作的医院,而它服务的人群全部是高端的。目标两个,第一是在华的外国人,第二就是跨国公司的高管,这些人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这样,我们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习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先进的服务理念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还可以让外国人感受到中医药的疗效魅力。 

 又比如说我们最近正在跟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医院之一——美国麻省总医院在谈,就在我们珠海横琴新区拟建合作医院。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引进它最先进的现代医学技术、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和经验,谈到中医的问题它也接受。谈的过程中我们建的第一个中心就是肿瘤中心,他们特别询问,中医在肿瘤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我给它举了一些具有临床证据的资料,肿瘤的其中一个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化疗,而化疗有两个常见副作用,第一个就是胃肠道反应,第二对造血功能的抑制,我说中医药对解决这些问题有疗效,他们非常接受。马上就说了一句非常高调的话:这个合作项目做好了不仅对中国人民有利,我们把这些东西学回去,对美国人民也有利。这种协同发展非常的有意义,比如说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治未病的经验,跟社会上的保健机构去结合、社会资本去结合,使这些研究出来的服务包能够有用武之地,用市场的力量去推动中医药的发展。

 国内跟国际的协同也是这样。我们跟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专门建立了一个中澳中医药研究中心,集中研究的就是循证医学在中医药的应用,对我们提高临床疗效,拿出高级别证据的临床研究结果非常的有意义。又比如说大家知道天灸疗法对于提高我们的机体免疫力,治疗哮喘、过敏鼻炎、预防感冒都非常有意义的,我们正在和瑞典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专家一起进行合作研究,今年是第二年了,三年下来看天灸是否真的有这个效果。

第五个支柱是产学研相结合,以成果转化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我们在对外合作中输出我们的管理,我们进行医疗管理去获取收益,反过来这些收益又来支持中医药的研究。同时,可以输出我们的中医药技术、输出技术标准、输出产品,甚至拓宽我们的服务范围与养老、养生产业相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现在我们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科学研究每年投了很多钱,但是研究的结果往往只是发论文,拿科技进步奖。这样的话医务人员只能在荣誉上、名义上得到价值的体现,但经济上得不到价值的体现。创新链到最后结果的那一环上就断了。我们希望通过产学研的结合,把创新链的最后一环接上,让科研成果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让我们的医务人员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比如,前面讲到拿服务包跟别人去合作,不仅为有需要的人群解决问题,同时,形成这个服务包的课题组医务人员,我们医院在获取利益中间,要分出60%给他们。又比如说他们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一些有效的方药,开发成新药,新药研发获取利益的60%也是给医务人员的。

最近广东酝酿出台一个政策,院内制剂可以在省内的医院间调剂使用,同样的,这个制剂知识产权拥有者也可以分享流通出去以后所带来的效益。当然你这个方、你这个制剂必须有效,如果没效别的医院也不要。所以产学研结合的目标就是最后要让我们的科研成果变成产品为广大老百姓服务,要让医务人员付出的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医务人员自己价值也得到体现。

 要保证五根支柱建立,必须采取五项措施

要把这五个支柱建起来,我们觉得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解放思想。思想的解决,禁锢了自己,就不能突破。

 特别是广东省中医院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觉得不错了,有时候有点固步自封的感觉,能够守住就差不多了。怎么样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确实需要激情、需要奋斗,因为上到了一定的程度是越往前走越难。

第二个,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活力和创新实力。

 要完善创新体系,从创新资源、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到创新环境四个方面去构建我们整个创新体系,让每个医务人员都积极地去创新,努力地创新。

机制体制的创新,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到位,这一点显得特别的重要。我们在自己的机制体制的创新上,提出一定要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体制机制,一定要兼顾社会利益、医院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利益相统一,去构建我们的运行机制。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我们现在的奖金分配制度原则上就是所有的药品收入剔除在外,十几二十年都是这样的,业务收入科主任是不用关注的。都是按照工作的质和量来核算,完成的工作量越多,完成得越好,奖金就越高。但是仅这样做我们觉得不够,以门诊工作为例,接诊的病人有些是非常难治的病,有些只是来开药的。病房也一样,有普通病人也有急危重疑难病人,医务人员付出的劳动不一样,体现的技术价值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就分开核算。以病房为例,处置普通病人和急危重疑难的病人奖金是不一样的。

北京有几家医院构建了信息系统,对医务人员工作的难度系数进行评价,根据难度系数来决定分配制度,这非常有意义,这就体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特别鼓励管理、技术这些生产要素发挥更大作用。作为一个医院的特点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组织,我们要把它体现出来。

  第三个是文化建设,促进文化自觉,发挥价值观管理的作用。

 就是要在广大员工内心建立一个导航系统,使员工有良好的医疗行为。谈到医院的文化建设,绝对不仅是说让工会、让共青团去办些活动就叫文化建设,而是以这些活动为载体让我们的每个员工建立一种信仰,建立一种共同追求,认同医院所倡导的价值观。从而成为内心的导航系统。

 关于文化建设,我记得第一次听课的时候,老师讲文化建设我们都不太明白,一说文化建设肯定跟文化活动有关。他就讲了他自己一个朋友的亲身经历来诠释什么叫文化,我觉得这个例子很生动。他的一个朋友,送小孩到美国去读书,计划三年毕业,读到第二年的时候结识了一个美国姑娘,有一次约会,谈着谈着忘了时间,都很晚了,要赶回学校去,到学校附近的时候遇到了红绿灯,当时已经晚上差不多两点钟了,路上没什么车,更不会有警察了。这个小伙子为了快点儿回校,拉着女朋友不管红灯就要冲过去,这个美国姑娘坚持说不行,红灯不能过,他说这里没人没警察也没车我们赶快过。闯过红灯之后,这个美国姑娘就跟他分手了,这个姑娘说这么一点儿小事他都不懂得守规矩,我怎么能把终身托付给他,不能跟他深度交往下去了。三年毕业后,小伙子回到国内工作,又谈上了一个中国的姑娘,同样约会半夜三更赶回家也遇到红绿灯,小伙子记住了在美国的教训,见到红灯就停了下来,没人没车没警察也不冲过去,这位中国姑娘怎么拉他也不过,告诉她红灯不能闯。女朋友心想,这个呆头呆脑的小伙子这么一些小事都不会变通,我怎么能把终身托付给他,又分手了。这背后是什么?就是文化在起作用。

文化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无为而治的力量,是我们员工内心的一个导航系统,是内心的红绿灯制度,就等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一样,孝顺老人家、孝顺父母。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基因就是孝顺老人。有时候老人家唠叨我们的时候,可能我们也顶他两句,别唠叨了,我知道了,但你顶撞完以后,内心很不舒服,老人家唠叨也是为你好呀!这种不舒服反映的就是我们内心的孝顺文化在发挥作用。所以我们有一个目标,服务病人的时候要让我们的家里人来看病都不用找我们做特别的安排。每一个病人就像家里人一样得到很好的照顾。而有时候和病人产生了冲突的时候,不善待病人的时候,自己内心不舒服。到那种境界的时候我们的文化建设就到位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就成功了。   

 第四个措施,人才战略,要配合医院的主体战略建设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目前我们采取的一个最重要的措施,是怎么样让医院整体队伍的稳定。在多点执业的冲击下怎么去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才能实现前面的战略目标。

比如二十年前,医疗行业刚改革开放,广东到处办医馆,接连退休的很多老专家就开始被人拉。当时我们实行主任导师制,从名誉上、待遇上体现他们的价值,就把这些人留住了。到了今天不一样了,可以多点执业。前面说的协同发展,我们能不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我们的医生去多点执业,一方面他为医院的合作做出了贡献,另外一方面他个人也取得应有的价值体现,这对于稳定队伍非常有好处。当然稳定队伍还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成才的条件、事业的舞台、公平公正的处事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所以我们要留住医务人员,要稳定这支队伍,不光是报酬的问题,报酬肯定要体现,但更多的是让他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高水平的学术成就。

第五个是信息要跟上去,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医院发展提供支撑条件。

 我们请具有世界一流、国际视野的公司给我们做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做顶层设计,信息领域里面涵盖了管理、服务、科研、临床,希望实现医护药剂一体化,临床科研一体化,业务流、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走向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移动医疗等等的目标,这样才能保证医院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吕玉波院长答疑

中医的临床路径还是吃不透?如何同各种学派的习惯性相融合?或如何变化中掌握路径?

【吕院长】谢谢您的提问。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刚开始做中医临床路径事遇到的困惑,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

把您的问题换个方式表达,就是说1、中医临床路径应该做什么?其要点在哪里?2、如何将不同学派或流派的有价值的治疗方案融入到一个临床路径里?如何使中医的临床路径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况?

1、中医临床路径应该做什么?其要点在哪里?

我们从2002年开始做临床路径的时候就引入了一个很清晰的思路,做中医临床路径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在当代的临床实践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举个简单的例子,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国医大师有很好的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经验,前些年我们还常请邓老过来查房,但邓老年事已高,能亲自临证的机会越来越少,如何能让邓老的经验得以更好继承和发扬呢?于是,我们构建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系列临床路径,如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在这其中,我们都很好地融入了邓老的诊治经验,比如急性心梗术后7天分阶段论治法等。

一方面,使这些宝贵的经验得以在每天的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使病人受益;另一方面,也使年轻一辈的医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大师的经验,提高了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

2、 如何将不同学派或流派的有价值的治疗方案融入到一个临床路径里?如何使中医的临床路径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况?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还是以上述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为例,我们在制定的过程中是依据现阶段行业内已达成共识的层面来界定的,例如,如果行业内已达成共识对于这类病人中医一般分为两种或更多种类的分型,则我们在设置路径的时候,就按照分型的不同设置一些分叉点,每一种证型的病人按相应证型的方法治疗;这就回答了如何使中医的临床路径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况,其实这也是中医的辨证论治在临床路径中的具体体现,完全可以通过分型的不同,而划分出一些路径的分支来加以实现。

此外,在分型的时候,以心梗为例,陈可冀院士、国医大师在治疗血瘀证方面有很丰富的经验,而邓铁涛国医大师则在五脏相关,治疗痰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血瘀与痰证这两种分型的治疗方案设置的时候,是在两位大师的“巨人的肩膀”上,血瘀证选用陈老的方法,痰证选用邓老的方法。最后既将不同学派或流派的有价值的治疗方案融入到一个临床路径里,又提高了临床疗效,真真正正做到使患者获益,以病人为中心,将病人的需求放到第一位。

希望以上的这些阐述,可以使您对这些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具体一些方法上的细节,例如,如何获得行业内的共识等,可以参考《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究方法学》(201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一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