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官良吏民盛赞

 杏坛归客 2020-06-20

“官清民自安”,这句话说出了多少年来善良百姓的愿望。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贪官污吏,比比皆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百姓们受着残酷剥削和压榨,苦不堪言。然而,在封建社会里,也出现过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官良吏。他们的言行,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因此千古以来仍传颂着他们的佳话。

晋代学者吴隐之,为官清廉自守,勤政为民。当时广州一带弊政很多,朝廷派他任广州刺史以除弊兴利。当他到达距广州不远的石门时,听说当地有泉水,人称“贪泉',谁喝了这种泉水,就会变得贪得无厌、视钱如命。吴隐之不相信有这种事。他说贪廉何干泉水之事。”就有意去喝了这种泉水,并当即吟诗一首以明志:

酌贪泉         魏晋·吴隐之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诗的意思是说,这种传说不足信,假如伯夷、叔齐那样品德高尚的人饮了,是绝不会丧失道德的。

吴隐之到达广州后,清正廉明,迅速改变了当地官场种种歪风邪气,使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北宋包拯,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民间称其为“包公'。包拯六十大寿时,皇帝念他德高望重,要给他做寿,包拯只得遵旨办理。但他吩咐家人,一律拒收寿礼。谁知送寿礼的第一家就是当朝天子,那送礼的太监还提笔写了一首诗陈述送礼的缘由:

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

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礼不通。

包拯看后,挥毫题诗回应:

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

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来人只好带着礼物回宫交差。连皇帝的礼物都严词拒绝,从此再也没有人敢给包公送礼了。

元代吕重在任江西佥事前,生活很艰苦,坚守清贫。为官后,也注意节俭,不贪不占,洁身自好,并将平时些许节余都用于周济穷苦百姓。一天,家里没有米面做早饭吃,而距发官饷还有三天,他要拿自己的一件布袍换点吃的,他的夫人舍不得,吕重就作诗开导她:

典却春衫办早厨,夫人何必更踌躇?

瓶中有醋堪烧菜,囊里无钱莫买鱼。

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严霜烈曰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只因曾读数行书”,道出了吕重清廉自守的思想根源,且全诗自劝自慰,不乏幽默。

明朝永乐年间,李汰受命担任福建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一天夜晚,他正要解衣就寝时,忽报有人求见。来人进屋后,四顾屋内无他人,便取出黄金十两,双手捧到李汰面前,直言不讳地说:“学生翰墨未精,疏漏必多,望老大人多多照应,得中之后,另有厚报。”原来此人是一个不学无术、屡试不中之徒,试图以黄金来买个“金榜题名”。李汰听了,面呈愠怒之色,也不言语,愤然挥毫题诗一首:

义利源头颇识金,

黄金难换腐儒贫。

莫言暮夜无知者,

须知乾坤有鬼神。

来人斜眼一看,又羞又怕,揣起黄金拔腿就跑。

明人吴纳曾出任监察御史,受命到贵州考察土司吏治。返京途中,已走入四川境内,后面却追来一位骑士,说是奉贵州土司之命向大人献上黄金百两。吴纳一边戏说'姓吴名纳”就是“无纳”之意,一边取笔墨在礼盒上题诗一首,以示拒受。诗云:

萧萧行李东向还,要过前途最险滩。

若有赃私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

来人只好将原物并诗带回复命。吴纳在诗中给自己下了毒誓,如有赃物携回,过险滩时就会翻船。如此坚决的态度实在令人钦佩。

明代著名政治家于谦,曾任兵部尚书和巡抚等要职多年,向以刚正清廉闻名朝野。当时,外官每年回京述职,多有人携带名贵土特产向权臣国戚送礼,而他却每次都是两手空空,不凭关系,只凭政绩。从僚有人劝他随波逐流,明哲保身。他不但谢绝了从僚的“好意”,还令家人挂出一块牌子,上书一诗云: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两袖清风”之成语即由此而来。于谦之为官清廉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他在永乐年间刚刚考中进士时,就曾赋诗明志:

剩喜[1]门庭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

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

诗中的“悬鱼”用的是汉代典故。东汉时,权豪之家崇尚奢丽,羊续十分反感。他自己则“敝衣薄食,车马羸败',生活很俭朴。一天,某府丞借口出于友谊送给他一条活鱼,羊续心知其意却还是收了下来,并将鱼挂在院子里晒成鱼干。果然府丞又来送鱼,羊续便出示悬鱼拒绝了他。于谦盛赞古人“悬鱼拒贿”的佳话,表达了自己对清廉自守高尚情操的钦慕和向往。

      注释:


[1]剩:长。剩喜:逢喜庆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