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功 · 点穴 | 少林柔功(二至四)

 武宗 2020-06-20

“柔功”是少林外功范畴的一种初步功法,其特点是意静、体松、动柔,势则用意不用力。

少林寺僧长期行于坐禅功,虽有修心养性和不会因七情而致疾之益,但也有于身体不利之处,内经云:“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寺僧对此体会至深,故使内气功逐步向外气功演变,柔功就是由此而生。柔功长于舒筋活络,畅通气血,平衡阴阳,调整五脏功能,增进食欲,振奋精神,免疫祛病,健体长寿。历代寺僧长练的有风摆柳、八段锦、易筋经、行功七大式、一指金、金刚拳等。

 金刚拳:

金刚拳又称倒栽佛手,是手功中较难练的一种。练法是,面对树桩或墙壁三尺站立,先舌抵上腭,气输丹田,再归上丹田,分达两臂。然后两掌按地,两脚由后向上竖起,靠于墙或树桩,此时气皆下注两掌。立约五分钟左右,两腿缓缓落回原处(图10)。

如此反复演练,每天早晨四更为良时。初练五至十次,一个月后两脚即能轻灵翘着墙。以后逐渐脱垴离桩,全靠两手撑负全身重量。待可撑立十分钟后,可变掌为拳。演练月余,如能单拳着地倒立,此功即成(图11)。

一指金:

一指金即单指扎地,全身倒竖,是在金刚拳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如果金刚挙练得成功,稍加功夫即可。其练法是将全身元气上提归丹田,再下注右手 ,食指伸直,向下点地,其余四指握紧,拇指顶住中指。两腿向上倒竖,头面向下,略向前探,两腿伸直(图12)。

 八段锦:

八段锦是少林外气功的一种功法,据传是众僧根据罗汉十八手演变而来。其特点是简单易学,有舒筋活络,强健体魄的作用。

歌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如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掌,五劳七伤往后瞧。

摺掌怒目增力气,背后起点诸疾消。

摇头摆尾祛心火,两手盘膝固有腰。

第一段 “双手托天”(图13、14)

第二段 “左右开弓”(图15)

第三段 “单掌起云”(图16、17)

第四段 “仰头后瞧”(图18)

第五段 “摺拳怒目”(图19)

第六段 “背后起点”(图20)

第七段 “提头摆尾”(图21)

第八段 “两手盘膝”(图22)

此外,还有“神勇八段锦”一术,《少林拳法精义》云:“内壮既热,骨力坚凝,引达于外,先练两手逾百日,其时十八动功亦已满足,动静俱成,内壮完全,外更加此八法,使力充周身。其法曰提、曰举、曰推、曰拉、曰抓、曰按、曰落、曰坠。常于大树之旁,依次行之,周而复始,不计遍数,暇则习之,久久愈神也。八法若逐字单行,以次相及,更为专精,从其所便可也。此法是用着手实力,与动功虚势不同,故须于大树旁习之。提举用石由轻而重;推之就树身,拉抓按皆就树之大枝;荡则攀树,横枝悬其而荡之;坠则攀枝放手仰坠,运气于背,着地即起,所谓跌熊膘法是也”。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在能够熟练地掌握和练好外气功的动功十八势之后,不能自居功成,应该外加此八法,日行数遍,天天苦练,方能练成奇技。


外功三境界:易筋、易骨、洗髓。内功三境界:练气化精、炼精化气、御气还神。一层一境界,戒骄戒躁,一曝十寒。功夫始于勤练,成于坚持

武 宗|天下武术宗成

微信ID:ikunfi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