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化饮治疗脾胃湿热证[摘]

 柴桂苓 2020-06-20

脾胃湿热涉及的病种广泛,临床表现多样,隐匿、渐进、反复、难愈是本病的特点,因此治疗较为棘手。

1慢性胃炎

杨某,女,58岁,于2007年1月4日初诊。胃脘闷痛间作5a。曾就诊于本市多家医院,经中西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症状反复,电子胃镜诊断: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Hp(++)。病理诊断:“胃窦”粘膜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闷痛,食后加剧,嗳气,不知饥纳少,口苦且干不喜饮水,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睡眠、二便正常。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细。患者素体脾胃虚弱,纳运失常,导致湿阻热生,湿热中阻,气机阻滞。证属本虚标实,先拟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方选清化饮加减,处方: 绵茵陈10g,白扁豆15g,黄连6g,厚朴10g,半夏10g,竹茹10g,苍术10g,槟榔10g,莱菔子10g,薏苡仁15g,白蔻仁(后下)6g,甘草3g,7剂,水煎服。

二诊:胃脘闷痛缓解,嗳气减,知饥纳少,口苦不干,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前方去莱菔子、槟榔、苍术,加佩兰10g,茯苓15g,7剂。

三诊: 知饥纳可,口不干苦,睡眠、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微黄根腻,脉细。标证渐去,兼以顾本。治法改用补脾清化,理气和胃,在清化饮的基础上加用党参15g,白术10g,7剂。

四诊: 诸症悉平,此后用清化饮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2个月,患者面色转红润,体重增加3kg。复查电子胃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诊断:“胃窦”粘膜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Hp(-)。


2左颞顶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后

王某,男,30岁,于2008年6月24日初诊。患者18a前有“室管膜瘤"切除术史,于2个月前在本院神经外科行“左颞顶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神志清晰,流涎绵绵不断,纳呆不知饥,舌强不语,口角向右侧歪斜,左侧肢体无力,半身不遂,无法独自行走,需靠他人搀扶,大便秘结,小便正常。舌质红,苔黄厚浊,脉细弦。证属脾胃湿热,旁达阻滞经络。治宜理脾清化,通经活络。方选清化饮加减,处方:绵茵陈10g,白扁豆12g,黄连6g,厚朴10g,石菖蒲10g,郁金10g,薏苡仁15g,赤芍10g,桃仁10g,大黄(后下)9g,莱菔子10g,甘草3g,3剂,水煎服。

二诊: 流涎止,大便已通畅,知饥纳少,余症同前,舌质红,苔黄浊,脉细弦。守前方去大黄,加苍术10g,7剂。

三诊: 知饥纳增,睡眠、二便正常,余症同前。舌质淡红,苔白中偏厚,脉细弦。改用健脾芳化,通经活络法,方用六君子汤合解语丹、补阳还五汤加减化裁,并嘱加强功能锻炼。随访1a后,能独立行走,简单与人交流,生活基本能自理。


3颤证

张某,女,50岁,于2007年4月9日初诊。双上肢及右下肢不自主震颤3个月,10d前就诊于本市某专科医院,查体:血压正常,神清,心肺(-)。神经系统: 四肢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增高可疑,双上肢较明显,双上肢末梢可见不自主震颤,病理反射未引出,指鼻试验,闭日难立征(-)。拟诊:“帕金森病?”,建议住院治疗,患者拒绝,遂就诊于中医。

症见双上肢、右下肢不自主震颤,脘闷纳呆,口干不欲饮,睡眠、二便正常。舌质红,苔黄厚,脉沉细。证属湿热内蕴,热极生风,筋脉失约。治宜清热化湿,平肝熄风。方选清化饮合四妙散加减。处方:绵茵陈10g,白扁豆15g,黄柏10g,厚朴10g,赤芍10g,薏苡仁15g,牛膝10g,苍术10g,莱菔子10g,地龙10g,僵蚕10g,甘草3g,7剂,水煎服。

二诊: 双上肢及右下肢不自主震颤减轻,脘闷时作,知饥纳少,口干不喜饮,睡眠正常,大便秘结,小便自调。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继守前方加瓜蒌30g,7剂,水煎服。

三诊 : 右下肢震颤缓解,脘闷好转,双手时颤,口渴咽干,纳食量少,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腻根厚,脉细。守前方去瓜蒌,加木瓜10g,知母10g,7剂。

四诊: 双手震颇停止,知饥纳增,口不干苦,睡眠、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腻,脉细。改用健脾清化之法以巩固疗效,守前方去莱菔子、神曲,改用绵茵陈6g,黄连3g,加茯苓15g,白术10g。7剂,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