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这方面很差怎么办|是“缺啥补啥”还是“随它去”?

 zengying23 2020-06-20
孩子这方面很差怎么办?相信这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

没遇到具体事情的时候,我估计每个人都是张口就来,先随孩子去吧,静待花开。或者就是,你带着孩子多锻炼啊,我家XXX,后来就好了。

那下面这个,问问大家会怎么选?
假设A和B两家幼儿园的其他客观条件都一样,比如学费一样,离家的距离一样,师资质量也一样等等。

A的特色正好和孩子的长处特点符合,B的特色是可以弥补孩子的短板,你会怎么选?

那今天就分享一种解题思路。即使你家孩子还是低幼的,相信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1


短板理论vs长板理论

管理学里有两个理论是完全可以借鉴到我们育儿选择的。

第一个叫“短板理论”,意思就是一个木桶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这个木桶最短的那块板。

我们从小成长都是按照“短板”理论,我哪方面不行,我就努力,使劲提高自己的短板(当然,直到很多年以后,我们都发现,自己原来不需要成为那个“桶”啊,那是后话了,今天就不展开了)。

第二个叫“长板理论”,意思是,与其花时间去补自己的短板,不如把这些时间投资在自己的长板,这样的投资回报率会更高。

这两个理论其实蛮推荐大家大概了解一下的,会减少不少选择纠结,不仅仅是育儿,生活职场都会有帮助。

2


优势成长

“长板”或者“短板”,谈论的本质就是一个,我们如何看待优势发展,但却很少把优势进行分类。

一般而言,所谓优势都分以下三种:

1、天赋优势

老天赏饭吃的那种,这种不需要过多挖掘,只要稍微有一点环境,就是个好苗子了。基本上每个人都能看到,不需要多说了。

天赋优势没啥好谈的,有“天赋”这件事是小概率事件,而大部分普通人普通孩子,都是天赋平平选手。所以需要关注的下面这两种。


2、性格优势

每个人的秉性都是不同的,这是我们的性格特点。

性格特点是没有优劣之分的,但发挥性格特点时,就会有优劣差别。

比如,我是高敏感的人,往左走就是容易受外界影响,自我评价低;往右走就是强共情,洞察力高。

👉太敏感的人活得累,怎样可以让孩子不走我的老路

这是需要环境和精力塑造的。

3、专业优势

对孩子来说,这是学科成绩。对我们职场人来说,这是工作技能。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来获得的。

这一点上,练习时间就是很大的影响因素,基本上是属于相对公平的。就是哪怕你起点低,但配合正确方法,假以时日,也是可以成为专业优势的。


为什么开头需要和大家梳理概念?

因为当我们在谈长板和短板理论时,我们需要针对不同优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性格:优势养育

关于性格优势的打造,我个人是提倡优势养育的。

一个天性谨慎的孩子,我们非要人为制造很多挫折,这个孩子基本只会越来越胆小。

非把一个比较内向慢热的孩子,放在追求领导力、自我表达的学校环境,大概率,这个孩子只会越来越内向。

为什么?

因为性格优势是环境和经历塑造的。

塑造的意思,不是靠“刻意”练习就能提高,而是需要得到环境的滋养,自己一点点找到赋能后的力量,把外界觉得不好的性格,转换成“为我所用”的优势。

但当我们人为干预,把外在环境变成了只有“截然相反”,才是唯一“好”的标准时,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有个很强烈的认知:

这样是不好的,我需要尽力去改变自己 --> 
可是我无法改变,我耗尽精力,我其他方面也做不好了 --> 
越来越差,拼命补短板,效果却极微。


当年在给小D选择幼儿园时,我们放弃了一个排名更靠前、注重外向有领导气质的幼儿园,去了外界所说相对温和、排名中等的幼儿园。

这几年,我是看着她慢慢找到自己的力量,不会因为“别人怎样”,而贬低自己,也慢慢开始变得愿意主动社交了。

新朋友们不了解我说的故事,可以看看这两篇

👉女儿从“不愿意”到“我能行”,我是怎么等了6年的?
👉看遍曼哈顿高端幼儿园,我“偷师”了这些精华

这其实很好理解,当一个孩子可以不用耗费全力去补自己性格“短板”,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做其他方面,毕竟每个人都是有优缺点的。

而其他方面的展现,得到外界的正面反馈后,孩子自己的自我认知就会进一步提高。

反过来就有了自发的推动力,来学着改变一点点自己不够好的方面,或者就是坦然接纳了自己那部分。


性格优势,有点像“半杯水”,你是看到“还剩半杯水”,还是“只有半杯水”,可能就是视角的一念之差,但后续的连锁反应却是巨大的。

而孩子的视角转换,是需要我们成人创造的环境提供的。

3


专业:长板主打
短板兼顾,时间复利

那专业优势呢?仍然只专注长板吗?

并不是,这点我们都深有体会,别的不说,当年偏科的,基本上都是吃过亏的。

但也许正因为当年的“怕”,导致现在很多父母在孩子“全面发展”这条路上,用力过猛。

养育小D也会好,自己成长也好,我的策略是,长板主打,短板兼顾。


长板主打很好理解,而且很多人都是下意识会做的,孩子喜欢的,就会买更多相关的玩具、图书,报更多的相关学习班,来提供环境,让孩子不断成长。

所以今天需要额外来谈谈短板兼顾。这里呢,有个“时间复利”的思维,先和大家聊聊。

假设一个人的起点是1,每天进步非常小一点点,也就是1%,那么365天不断进步的结果就是,比以前的自己优秀37.8倍;

而如果每天退步1%,那么365天持续退步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的老本也亏空了。

那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呢,(1.01^3*0.99^2)^73=2.04,365天以后虽然也有进步,但效果就会差很多。

可以一直高要求肯定很好,但需要自己评估一点是,我们这样拼尽全力的“高要求”能否坚持住?(想想那个三天打鱼的公式)

我所说的“短板兼顾”,不会期待一下子就有很高的提升,也不会非要完全“准备”好了才行动,而是可以维持住不断努力的动力和心气。

哪怕一开始进步很小,但只要坚持时间足够长,复利就越大,这个很关键。
学龄前的孩子对于某些启蒙内容不是那么感兴趣的,我们就让它混个脸熟,换句话说,坚持提供。

不怎么爱看书的,家里仍然要有个阅读角,每天哪怕翻几页也是OK的。不怎么爱玩拼图的,仍然要买,你自己状态好的时候,就和孩子一起玩一下,当成亲子互动的方式。

基本上低幼时期不爱看书的,如果坚持不逼不催,持续提供,创造环境,都会在孩子3、4岁的时候给我留言说,现在自己的孩子很爱看书,阅读习惯也很好。

这就是“和时间做朋友”的最好例子。

小D上了幼儿园大班后就有了回家作业 ,对于她不擅长科目的作业,我也是这个思路,不坚持每次都做对,做完就好。

我的想法很简单啊,只要她明天、后天、一周以后还愿意做这个学科的作业,不排斥,我不“心梗”,她总是会提高的。

这篇旧文了,算是“遗珠”,很推荐大家看看👉陪慢热女儿写作业,我用4招稳住不发火


我见过太多孩子过早透支了自己的精力和潜力,到了小学后立马就“后劲不足”。

其实就是我们传统的“短板“理论作祟,我们太希望啥都是”优势“,而不能接受,其实”优势“只该是小部分,大部分都是”不断慢慢地成长“。

只要学习不停止,总是能进步,如果可以认清“专业优势”的本质,选择就很简单了。

4


别拿孩子当自己的影子

总结一下,最关键是一开始就要分清楚,选的是“性格”还是“专业。

对于性格方面的,我选择先“扬长避短”,鼓励强化性格的“长处”,从而提升孩子整体自我认知,来带动或者逆转自己某些不足。

对于学科能力,可以运用“二八法则”,20%兼顾短板,保持不那么痛苦地缓慢前进,同时大力发展自己的优势,争取整体评价最大化。

这样,整体评价突出了,自然就会有更强的内驱力想让自己更好,那么所谓的提升短板就是孩子自发的需求,这样的力量就会很强大。


最后呢,还是要忍不住多说几句。

今天谈的这些本质还是“看到”每个孩子,针对孩子的独特性,挖掘优势,结合优势,不断成长。

我也见过一些父母,不是观察自己的孩子,而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影子。

自己在生活中因为某些短板造成的遗憾,就逼着自己的孩子改进;
或者是自己有的特长,就觉得自己娃怎样都要比我强。

这就是把发展优势的主体客体搞错了。

又或者今天看完这篇,问,我的孩子没优势怎么办?

这些都不是孩子的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如果无法客观全面评价自己或者孩子,我们永远都会处于焦虑纠结,患得患失。

育儿,对我来说就是三观体现,三观就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他人、这个世界。它没有绝对对错,但关键要持续一致,逻辑自洽。


今天分享的这些是我以前职场发展的逻辑,运用到了我现在的个人发展和女儿的养育选择。

可见,任何时候把自己梳理清楚是最关键的。

育儿是非常个人的,选择这件事上,大家都是以己度人,包括我这篇也是。

所以,看大多数人的做法,和少数人交谈,做自己的决定。

==彩蛋==

最后,再来两个职场选择题。

1、A擅长并且喜欢和人打交道,她目前做的是公司人事,现在想转行做保险,认为更有挑战性,但也会犹豫,自己没有专业知识。

2、B是新媒体运营负责人,做了三年了,目前有家公司想邀请她去管互联网营销部门。她担心自己专业不对口,也担心无法适应大公司文化。

上面两个的选择都没有绝对答案,但在跳槽转行时,尝试分清楚“性格”和“专业”因素,也许会更好地梳理自己的想法。

希望今天这篇对大家有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