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果分享 | 指向思维可视化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实践

 充实9 2020-06-20

(本文发表于《教学月刊(小学数学)》2020年第1-2期)

思维可视化是借助图示、动作、文字、符号等多种数学语言相互转化的视觉学习,将看不见的思维路径显性化,对形式的数学本质内容进行内化理解的深度学习过程。它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行动,通过引导学生经历“直观地看”“形象地画”“出声地想”等可视化思维方式,让学生以生动的方式学习深奥的数学。

一、思维可视化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价值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基石,教学中需要我们把握两个视角。其一是基于学科本质,借助“情境→直观→操作”,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经历概念形成与同化过程,把握概念的本质意义。其二是基于儿童特质,读懂儿童前概念水平,让概念可感、可视、可触摸,让学习在认知冲突中真正发生,凸显概念建构的“知识链”与“思维链”。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价值主要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维可视促概念具象化

数学概念教学需要还原生成概念的全过程,即意义建构的过程。教材往往把有意义的、鲜活的生成数学概念的思维活动给遮蔽起来,让学生理解概念的过程会出现思维断层。指向思维可视化的概念教学,能帮助学生跨越思维断层,促进概念的意义理解。例如,分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三年级学生要去理解它并不容易,教学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可视化的直观模型,为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思维支架,把抽象的分数和具体的图像对应起来,促使分数概念具象化,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分数概念。

2.思维可视促知识结构化

思维可视化是概念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借助思维可视化,可以使“点状”的单个概念走向“块状”的概念结构。例如,周长与面积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学生特别容易混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对“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面积与周长相等”的辨析展开,引导学生通过在格子图中画一画、列表比一比等可视化的思维操作活动,发现周长与面积的关联度与区分点,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

3.思维可视促经验模型化

强调“四基”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显著变化,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维度。思维可视,一般是借助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展开可视化的思维操作活动进行,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显性的数学知识结构化这个层面上,对隐性的数学活动经验模型化有着更积极的意义。例如在面积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设计可视化的操作与体悟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定性到定量的认识过程,让学生对于“度量”的三要素有整体把握,建构起对“度量”学习的操作模型,在后续学习中就能自发地激活经验,自然地迁移经验。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可视化思维工具建构

曹培英认为,根据可观察的学习结果(SOLO分类评价法),可以将数学理解层次进行梯状刻画,分别是前结构水平、单点结构水平、多点结构水平、关联结构水平和拓展抽象水平[1]。基于数学理解的五水平层次,笔者认为概念教学中的可视化图示工具可以从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和关联结构这四个层级来建构,分别表现为实物图、直观模型、表格、韦恩图、思维导图、概念地图、思维树等不同表现形式。

1.前结构的图示,重经验唤醒

前结构的图示,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现实情境紧密结合,通常表现为生活场景或实物模型。例如学生在学习周长概念时已经有一些模糊的前概念,已经接触到大量的周长情境,如体育课沿着操场跑一圈,美术课的剪纸、生活中钟面上指针的走动等等。教学时就可以采用这些现实情境的动态演示,唤醒学生内在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初步建立“一周表象”。

2.单点结构的图示,重聚焦本质

单点结构的图示,一般直指概念最核心的本质属性。比如,直观模型是分数教学中重要的可视化思维工具,可以是面积模型,也可以适当采用线段模型、集合模型等。一般来说,这些图示的结构简单,主要聚焦核心要素“平均分”。在认识十分之几的分数时,就可以以这条1分米长的纸带作为学习工具(见图1),从“部分—整体”关系的角度来认识十分之几。

3.多点结构的图示,重厘清关系

多点结构的图示,重在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并在知识的生长点上作重点刻画,帮助学生厘清知识要素之间或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通常表现为列表、韦恩图、集合图等形式。例如在四边形的认识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一组图形进行分类,让学生通过比较和分类,归纳并概括出四边形的几类情况,并聚焦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再认识上来,结合可视化的操作活动,通过列表的方法凸现“角”“边”的特征,再用集合图表征两者的关系(见表1)。

4.关联结构的图示,重体系建构

关联结构的图示,着重刻画知识要素与思维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知识链与思维链纵横交错的结构梳理。思维导图、概念地图、思维树等就属于这一层级的可视化图示。例如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图、文字、符号、线条等元素,聚焦核心概念,用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提纲式、辐射式、发散式等不同思维路径反映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建构概念地图,使知识横成片、竖成线。

可视化图示思维工具的建构需要依赖于学生个体的经验,强调多感官参与的认知加工和重构。

三、指向思维可视化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过程建构

指向思维可视化的概念教学,充分发挥可视化思维工具的价值,经历“原型重现”“初建表象”“表征内化”“结构完善”的思维可视化全过程(见图2)。

图2  指向思维可视化的概念教学过程建构

在这个过程中,用“可见”的教、“可见”的学引发深度学习,实现模糊的、直觉的、不精确的、甚至是错误的前概念向一般的、典型的、精确的科学概念转变,促进概念的意义建构。

1.“原型”重现,对接生活经验

概念教学的起始阶段,思维可视其价值主要体现与生活经验对接,以“直观地看”为主要活动形式。一般在课堂上,教师会采用前结构的图示,即生活中的原型来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前概念)是抽象、概括科学概念不可或缺的学习素材。例如,分数的“原型”就是“平均分物”,教学中用“分蛋糕”这生活原型作为支撑,经历以下学习过程:

(1)出示情境图,唤醒生活经验:4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个人分到几个?2个呢?1个呢?你能用合适的数分别表示平均分的结果吗?

(2)动态直观演示,初步感悟分数:结合对1个蛋糕平均分的动画演示,理解“半个→1/2个”“1/3个”“1/4个”是多大。

在这里,借助平均分的生活原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积累等分经验,像教自然数一样引入分数,引导学生参与创造1/2的过程,利用1/2个、1/3个、1/4个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知道分数是分物体的结果,在具体“平均分”的可视化情境中初步建立分数概念。

2.“表象”支撑,对接心理图示

当以“原型”激活对学生对概念的已有经验后,概念会以一定的表象形式在学生的头脑中进行编码储存,从而产生心理图示。这时候教师就要提供呈单点结构或多点结构的可视化图示,凸显“直观地想”“形象地画”的可视化学习过程,促成概念表象的具象化。例如“1厘米”表象的建立,就借助尺子这一可视化学习工具,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推进:

(1)尺子上的1厘米:这把尺中隐藏着许多1厘米,请你在尺子上找一个你心中的1厘米。

(2)生活中的1厘米: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厘米?

(3)头脑中的1厘米:闭眼想象、用手比划1厘米有多长,再徒手画一画。

在这里,通过找、想、比、画等可视化的方式,物化学生头脑中的1厘米,转化成学生可触摸的指甲长度、书本厚度等生活参照物,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帮助学生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与量感。

3.“表征”操作,概念内涵理解

Lesh提出数学学习的五种表征(见图3),分别为生活情境、图像操作、口语符号和文字符号,图像在这个结构图占据中心地位。当学生对概念表象具象化时,教学还应借助这五种表征活动让概念表象操作化与活动化,实现多种表征之间的来回互译沟通,促进概念的深化理解。这是概念教学精致化的过程。

图3  莱什提出的数学学习的五种表征

例如认识几分之几的教学,虽然学生建立了几分之一的概念,但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活动经验在抽象的分数概念之前,还是显得比较单薄,教学中依然需要强调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辩一辩等多元表征活动,让学生借助四等分的正方形创造四分之几,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四分之几的含义。活动后,组织学生进行有序汇报,并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进行追问梳理,分4个层次:

追问1:这些分数里面各有几个1/4?学生对于4/4理解可能会有困难,老师可以结合图示,以及和1/4的联系中让学生来理解4/4就是一个整体。

追问2:为什么涂色部分的形状不一样,却都可以用3/4来表示? 

追问3:你知道下面图形中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吗?(长方形、圆、三角形、线段)

追问4:在下面的巧克力图中,你能找到哪些分数(可以平均分成2份;平均分成4份;平均分成8份)?与同桌一起找一找,并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在这个过程中,教学所采用的图示思维工具一般是多点结构的,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说明、语言表达、生活拓展等思维活动,借助这些可视化的多元思维操作活动与分数建立互译与沟通关系,建立起“行为”“图示”“符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概念。

4.“结构”完善,概念体系搭建

在经历概念深化理解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改组与扩充,促进学生把新、旧概念整合成知识“链”和思维“链”,形成概念网。例如,“除法”“分数”“比”是一脉相承的三个重要概念。学完“比”这一概念之后,需要对着三者关系进行梳理,通过列表或概念图(见表2)等可视化思维图示厘清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完善认知结构。

概念体系建构阶段,通常用关联结构的可视化思维图示,通过横向共通、纵向沟通、融会贯通等思维方式,体现思维可视化的价值,变“串联”为“并联”,变“可见”为“想见”,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

综上所述,重“原型”“过程”“表征”“结构”的可视化教学,彰显了思维可视化的无限魅力,让学生在概念的产生、形成、理解、深化的过程中经历概念的具象化向形式化转变的可视化过程,实现概念的意义建构,完善概念的结构体系。

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深度源于教师对教学理解的厚度。指向思维可视化的教学变革意味着教学研究的视角亦要革新。在课前,教师需要深度解读知识,以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明了思维可视化在本课教学的落脚点;需要深度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前概念水平,明确学生思维可视化的水平如何;需要深度解读教材,体悟相关教材的编排思路,明晰可视化的思维支架有哪些,如何有针对性地用好这些支架;需要深度设计教学,把握指向思维可视化的有效教学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

[1]蒋碧云.基于“数学理解层次”的教学路径探索——思维可视化的另一种打开方式[J].上海教育科研,2019(22):68-71.

[2]葛素儿.思维可视,情理相融——第一学段数学教学中图式思维活动的设计与运用[J].教学月刊(小学数学),2015(10):40-42.

[3]尹晗,张际平.思维可视化视角下的未来课堂架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6(2):106-112.

[4]席爱勇.数学多元表征:让概念形成过程“看得见”[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 2017(9):65-6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