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的生活姿态,是在孤独中成长

 亦凡亦俗 2020-06-21

大家好呀,我是梅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飞特族”这个名词?


它指的是那些没有稳定的全职工作,靠四处打零工维持生计的一类人。


他们生活自由,没有什么社会保障,往往只是在需要钱的时候去赚钱。


而更多的人知道这个词,是从日本女作家青山七惠的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开始。


作者:十点小木炭


作者笔下的主人公知寿,就是一个“飞特族”女孩,20岁的她没有人生目标,总是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生活,随波逐流。


而71岁的舅姥姥吟子却是一个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的可爱老太太。


在和吟子一起生活的那段日子里,知寿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经历了工作的波动、失恋等事情之后,最终走向了独立,找到了自己。


很多人说,看这本书,仿佛在写自己一样。


在人生中的某一个阶段,我们都曾经历过焦虑、迷茫与不安。


我们或许都曾想要度过一个像模像样的人生,却又因为害怕社会里的“风霜”,迟迟不肯迈出第一步。


但作者告诉我们,只要有勇气开始,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每一个青春期的背后,都有一个躁动不安的灵魂。


20岁,是一个很容易迷茫的年纪,尤其是对于生长在离异家庭、从小缺爱的知寿来说。


骨子里带着些许叛逆的她,直接和妈妈说自己不想上大学,而是要独自去东京打工来养活自己,看似是自食其力的表现,实际上是为了逃避现实。


无奈之下,妈妈只好安排她去舅姥姥吟子家里居住。


搬到了一个新的环境,知寿的生活却过得不瘟不火。每天打打零工,漫无目的,眼前唯一的目标就是攒钱,没有任何长远的规划。


知寿和男友阳平交往长达两年半,却从未出去约会过,过生日也不会互送礼物。



即使见面,两人也几乎都是宅在屋子里,各做各的事情,没有什么话题可聊,彼此的存在如同空气一样。


因此知寿感觉两个人迟早会分开,甚至连“分手”两个字都懒得去说,觉得顺其自然就好。


平乏的生活过久了,人也会跟着麻木起来,因而对待感情也失去了欲望。


然而,还未等到两个人自然分手,阳平就被发现劈腿另一个女孩。


知寿既没有哭泣,也不悲伤,只是带着一点失落的心情转身离去。


生活果真如白开水一般,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


无奈地继续着,有些失望,但不至于绝望,只是带着一点点希望,慢慢走下去。


与知寿截然不同的是,71岁的吟子却能把生活过成诗。


吟子没有老伴,只有两只猫陪伴左右,每天把自己的小屋收拾地简单、利落而温馨。


她经常白天刺绣,晚上编织,会在知寿的拖鞋上秀上她喜欢的小兔子图案。


每周四,她会穿上好看的衣服,盘一个漂亮的头发,去参加公民会馆交际舞班,甚至还和舞蹈班认识的老爷爷芳介谈起了恋爱。


有时候,即使一天哪里也不去,她也会化一个美美的妆,只为取悦自己。


无论是对待生活还是情感,吟子都率性洒脱,收放自如。


在她眼里,生活就是这样,简单而美好,过一天有过一天的欢喜。


用塞缪尔·厄尔曼的一句诗来形容最贴切不过 :


即便到了八十岁,如果一个人心灵的天线依然愿意接收那美好、愉悦、乐观、进取的电波,那么她将永远青春焕发!


对比之下,知寿反而更像是一个“年迈的老人”,不主动与人交际,不主动经营自己的生活,她讨厌自己的平庸,却又不肯付出行动。


知寿的状态刚好是很多当代年轻人的缩影:焦虑、逃避、没什么追求,明明是一个可以“使劲折腾”的年纪,却碌碌无为,把生活过得平淡无奇,没有一丝朝气。


他们往往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安全的角落,保护得很好,像“活在套子”里一样,别人进不去,自己也出不来。


可是,一个人在舒适区呆久了,便更加没有跳出来的勇气,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焦虑。


正如《肖申克的救赎》里那句经典台词:


这些围墙很奇怪,刚来的时候,你会恨它,慢慢你就会习惯它,日子久了,你会发现你离不开它。


有句话说:“生活可以平淡,但人不可以平庸。”


一味地被动等待只是把自己的人生交给命运,远远不如主动争取来得实在。



夏天来临,知寿换了一份新的零活——在笹冢站的小卖店卖东西,也因为这个工作,她结识了第二任男友藤田。


与上一段恋爱不同的是,知寿会经常在下班后和藤田约会,会带藤田来吟子家吃饭,会和他一起穿情侣鞋子,会和他一起外出游玩……


生活,似乎没有那么无聊了。许是恋爱让自己多了一些对生活的期待,知寿觉得整个人好像已经摆脱了之前的颓唐状态。


可是,换了一份工作,开展了一段新的恋情,生活就真的会变得不一样吗?


知寿不知道的是,改变要从自己开始,而不是借助外物来充当生活的“调节剂”。



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知寿一直是一个敏感细腻,没有安全感的女孩。


她不喜欢与人交际,却总爱把别人的小物件偷偷藏起来,放在自己的鞋盒里,无聊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比如吟子的俄罗斯套娃、藤田的香烟、芳介爷爷的仁丹……


那是她自我满足的一种独特方式,因为只有这些小东西是在她掌控范围之内的,不用担心失去,并能给她带来安全感。


而在恋爱时,她又把安全感寄托在了藤田身上。


殊不知,把爱情当作维系内心安全感的纽带,换来的终究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没过多久,笹冢站来了一名新的女协理员丝井,长得甜美又可爱,她的出现彻底打破了知寿之前的平静生活。


丝井和藤田是同一个岗位,两人经常走得很近,有说有笑,这让知寿时常产生一种嫉妒之情,每次看到他俩聊天,就会觉得不安。


她时刻谨慎地注意着他们,生怕藤田被丝井抢走。


可说不清楚为什么,越是这样小心翼翼,她与藤田的关系越渐行渐远,即使呆在藤田身边,也觉得无比陌生。


爱情中出现了问题,知寿的第一反应不是去面对它,解决它,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不安全感”的情绪里,悲观又无力,不断地为这段感情担忧着,却起不到任何作用。


果然,这段恋爱还是以不了了之告终,藤田主动提出了分手,连理由都说得不明不白。


一时间,知寿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原点。


她一度怀疑自己:“我觉得自己永远也过不上正常的生活。得到了的东西又扔掉或被扔掉,想扔掉的东西总也扔不干净,我的人生全是由这些组成的。”



内心脆弱,缺乏安全感的人,总是寄希望于别人,一旦那个人离开,便无法承担失去的痛苦。


而这终究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能主导自己人生的那个人,也始终是自己。


曾有人说:“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唯有自己尝试改变,才会拥有崭新的人生。



有人说:“很多时候,只要勇敢地踏出第一步,你就赢了。”


从春夏到秋冬,不知不觉,知寿和吟子一起生活已经有一年了,在零零散散地换了几份工作之后,知寿的想法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她曾这样说道:“有时候我特别羡慕坐在车里的人,羡慕他们坐车去什么地方办事。可我只有笹冢站可去。”


其实她的内心也渴望拥有一个丰满的人生,她不止一次地羡慕吟子,想象如果自己也像吟子一样,老了还能兴致勃勃地化妆,情人节还去买巧克力,人生该有多么美好。


只不过她太害怕孤独,一直没有勇气突破自己。


恰在此时,一个机会来临了。


年后上班第一天,知寿的上司告诉她,自己有成为正式员工的机会,并可以住在员工宿舍。


知寿心想,如果一直依赖着吟子,自己永远也无法独立起来。


终于,在心里苦苦挣扎了很久之后,她做出一个决定:搬出吟子家,过一个人的生活。



临走之前,她问吟子:“外面的世界很残酷吧!我这样的人会很快堕落的吧?”


吟子却一语道破真相:“世界不分内外的呀,这世界只有一个。”


是啊,世界只有一个,所谓的内外之分,其实是我们自己给自己上的枷锁。


面对生活,既想要冲破牢笼,又害怕四处碰壁,于是总是像站在十字路口一样,犹犹豫豫,进退两难。


但青山七惠告诉我们:“只要肯迈出第一步,自然会有出路”。


独立以后的知寿渐渐适应了一个人的生活,偶尔和邻居女孩一起看电影,和同事一起吃饭,虽然也会在晚上寂寞难耐,但她的每一天都在认真地过。


像书中写的那样:


我不断地更换认识的人,也不断地使自己进入不认识的人们之中去。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过下去。



学会长大,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心理学大师卡伦·霍尼说:“一个人要想真正成长,必须在洞悉自己并坦然接受的同时,又有所追求。”


独立的生活,可能会孤独、难熬,甚至沮丧,但只有自己经历过,才会渐渐走向成熟,在自我磨练中找到人生方向,不再整天漫无目的,忧心忡忡。


就像《夏目友人帐》里的一句话:


“必须承认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


有些事情,只能一个人去做;有些路,只能自己去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