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体诗中“黏”和“对”的规则(二)

 虹72 2020-06-21

转:秋娘女红的博客

近体诗中“黏”和“对”的规则(二)

    ——关于“折腰体”和仄韵绝、律

    对于业余作者来说,只要按照前面归纳出的格式去写绝句和律诗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去研判字句的黏和对。但是,如果要写长律(排律),因为句数不限,不可能有现成的格式,这就需要作者按照黏和对的规则自行掌握了。

    诗中不合乎“黏”规则的叫做失黏,不合乎“对”规则的叫做失对。初唐时,由于格律未严,黏的规则尚未确定下来,所以也有少数失黏的现象,例如王维、杜甫的诗中就有个别失黏的例子。至于对的规则,由于确定较早,所以在唐诗中极少有失对的例子。宋代以后,失黏和失对成为写诗的大忌,就再没有人违犯这些规则了。

    但是,也有人通过“失黏”专门创出了一种变格的绝句或律诗,被人称作“折腰体”。这种变格最早见之于唐代文人崔峒写的《清江曲内一绝》:“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其第二句的(原型)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三句(原型)本应为“平平仄仄平平仄”,而这首诗的第三句却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也就是说是“失黏”了。然而由于崔峒在当时颇具人气,他的粉丝们认为他是故作失粘来处理的,于是就将这种格式作为绝句的一种变格。同样,八句的律诗,第四句和第五句的平仄句型原本也是要相粘的,也有人仿效崔峒的办法故作失粘处理。虽然仿效这种变格的极少,但也一直流传下来。到了宋代,诗论家们才正式将这种变格的绝句和律诗称为“折腰体”。

    宋人将折腰体定义为“中失粘而意不断”。就是说,第一。是从诗的中部(绝句的第二三句,律诗的第四五句)失粘;第二,虽格律上是“从中”失粘,但在诗意上并不截断。也就是说,折腰体只是平仄格律上的一种变化,与整首诗的诗意无关。

    宋代著名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中说:“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这里的“八句”,即是指律诗(包括七律、五律,不包括长律)。

    需要强调的是,折腰后的平仄,应继续按粘对的规律顺承下去,该对的仍需对,该粘的仍要粘。就拿七律来说,其仄起式格式本应当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折腰”后的格式则变为:

    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应该说明,古人在写格律诗时,绝大多数都是按照平仄格律的正格进行创作的。写折腰体诗的人极少,折腰体只能说是少数人在诗律变格上的一种尝试。

    另外,古人写绝、律除了平韵以外,还有少数用仄韵的。例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都是著名的仄韵绝句。仄韵律诗也是存在的,但数量极少,杜甫的《望岳》就是代表作。仄韵绝律与平韵绝律相对应,平韵五七言有几种平仄格式,仄韵五七言绝律也应有几种平仄格式。如果现代人尝试写仄韵绝律,除了必须使用律句和正确用韵以外,还必须注意句型的黏和对。也就是说,仄韵的绝律也必须要做到律、韵、粘、对四者都合规合矩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