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另眼看待,广州陈家祠堂

 人在西京 2020-06-21

-----祖宗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化传承自古至今没有间断的国家,文化传承让今天的中国人能够清晰地了解先人们的生活状态、思想发展等诸多方面的脉络。

祖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底,“光宗耀祖”、“叶落归根”,认祖归宗几乎是每个中国人的终极思维。

为了纪念祖宗,人们便建立祖庙,也叫宗祠,南宋之后更多叫祠堂。

什么是祖?祖的甲骨文就是“且”,“且”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古代人丁稀少,生殖崇拜是人类希望兴旺发展的思想表现。

什么是宗?宝盖头表示房屋,底下的“示”表示先人牌位,用于祭祀。所以宗祠必须有供奉的牌位,否则不能叫宗祠。

在祖宗文化传承中,传承二千多年不间断,至今仍在传承的只有孔氏和张氏了,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灵魂人物——儒家圣人孔子和道教教主张陵,可见宗教信仰的力量。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宗祠是山西太原的晋祠。但从东晋之后,北方由于经常受外族人统治(如北魏、辽、金、元、满清),外族人不大支持汉族祖宗文化,所以北方的宗祠变得稀少。而南方由于远离朝廷,受管制较弱,宗祠仍然兴盛。南方各省中,尤以安徽的宗祠数量最多,建制规模最盛,影响最远,这里面就有名闻天下的绩溪胡氏宗祠。

广州的陈家祠堂年代不算久远,不过百余年,但建筑规模在全国宗祠中首屈一指。

-----广州陈家祠堂-----

陈姓是大姓,位列全球华人第五,在南方诸如江、浙、闽、粤、琼、港澳台等都是第一大姓,陈氏宗祠、陈家祠堂,可以说遍布南方各地。

1888年,清末外交官广东吴川县陈兰彬、番禺陈昌朝、东莞陈伯陶等48位陈姓乡绅发起,广东全省72县陈姓宗亲积极响应,共同集资在省城广州兴办陈氏宗祠。

但是,清后期,由于宗祠的聚集效应,富有号召力,日渐衰落的清政府十分反感建宗祠。为了能得到朝廷批准,遂不以宗祠之名,而叫作“陈氏书院”,如此便巧妙地获得批准。但是,书院正厅仍然起了个令朝廷不放心的名字——聚贤堂,可见宗祠文化的核心便是聚人心,聚人心的招牌便是祖宗文化。为什么我们国家常宣传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都是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

陈氏书院的建立,一方面给来省城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或者考中候任的举子提供临时落脚地,并提供藏书供温习;另一方面,给来省城办理各种事务的族人提供临时落脚地,实际这就相当于陈氏的“省城办事处”;另外,对于捐资大户或者有突出贡献的族人,也提供摆放祖宗牌位之用,虽然列在第三条,实际这才是正宗用途。所以“陈氏书院”实际还是陈氏宗祠,后来政府解禁,也改回叫“陈家祠堂”。

如此看来,陈家祠堂兼有“教育”、“祭祀”、“办事”三大功能。

陈氏书院于1894年落成,共三进,三路,九厅,十厢,六院,主体建筑约6400平方米,总占地约3.6万平方米,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传统岭南式建筑祠堂。

祠堂的屋顶、屋檐、厅堂、长廊,均有各式各样的装饰艺术,如木雕、石雕、砖雕、泥塑等。所有梁柱衔接都不用钉,而一律采用榫卯结构,相当讲究,自然也相当牢固。2018年9月,百年一遇的超强台风“山竹”吹袭广州,很多建筑被损毁,而陈家祠堂毫发无损,台风过后第二天,照常开门迎客。

无怪乎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

1988年,陈家祠堂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及2011年以“古祠留芳”入选“羊城八景”,2006年被评为“广州城市文化名片”,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AAAA级景区”。

陈家祠堂已成为广州的地标之一。

-----广州陈姓宗脉-----

广州陈家祠堂奉“太丘太祖”为宗祠始祖,太丘太祖是谁呢?他就是汉代颍川(今河南长葛)陈寔。

黄帝之八世孙舜,生于姚墟(今河南濮阳),遂以姚为姓,名重华。舜帝的子孙又有迁居到妫(guī)水(今河北赤城),又以妫为姓。舜帝的三十三世孙妫满,被周武王召为女婿,并封在陈地(今河南淮阳),成为第一任陈国国君,后世子孙便以陈为姓。这就是陈姓的来历,陈姓源自姚姓和妫姓。

妫满死后,谥号“胡公”,后代子孙有部分改姓胡,所以陈姓、胡姓同源。

陈国从陈胡公至公元前479年,共历25世,延续568多年。陈国末代公子陈完因避祸逃到齐国,并改姓田(古代陈、田同音),田氏在齐国发扬光大,第八代孙田和,成为了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或者“田陈代齐”。田姓出自陈姓。

秦统一六国,齐王田建的儿子田升和田桓改姓王,其后代出了一个和祖先田和一样的人物王莽,仿“田氏代齐”,来了个“王氏代汉”,只是王莽没尊“祖法”——只代国君,不改国号,结果新国号一代而亡。王姓的一部分源自陈姓。

齐王田建的另一个儿子田轸,迁入颍川(今河南长葛),并且改回陈姓。开启了声势浩大的颍川陈氏一族。东汉元嘉年陈寔官拜太丘长,其子陈纪得到了董卓和袁绍的重用,官至大鸿胪,陈纪儿子陈群就更厉害了,曾担任刘备的助手“豫州别驾”,后又被曹操重用为“参丞相军事”,又被荀彧召为女婿,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封侯拜将,官至三公,是《魏律》的主要创始人。陈群儿子陈泰,继承父志,为曹魏股肱之臣,率魏军西抗姜维,邓艾是其麾下将领。陈泰官至尚书左仆射,后因魏帝曹髦被杀,悲伤而亡。陈寔以下连续四代在《后汉书》、《三国志》中均有列传,荣耀显赫,成为了魏晋门阀贵族中的一员——颍川陈氏。

广州陈氏为颍川陈氏支脉。

----陈家祠堂的发展与现状-----

 1905年,科举考试取消。辛亥革命后,刚刚发挥了十多年功效的陈氏书院与时俱进,改为实业学堂,但仍然保留祖宗祭祀功能。国民政府期间,有“南天王”之称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陈济棠长期主政广东,期间经常参加陈家祠堂祭祖活动,陈家祠堂发展到了历史巅峰。

新中国成立后,陈家祠堂逐步脱离陈氏宗族,成为公有资产。文革期间,祠堂内的上万陈氏宗门牌位被毁殆尽,只剩下两个牌位。

现在的陈家祠堂、陈氏书院,既没有祭祀牌位,也没有藏书或读书的地方。而是变成了完全不相干的“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堂也好,陈氏书院也罢,已经名存实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