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特鲁威书中的趣味掌故

 芸斋窗下 2020-06-21


作者:张治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师

    历史悠久、才人辈出的古典拉丁文学,在中世纪以后经受了一定程度的损毁亡佚。据说以诗文名世的著作遭灭顶之灾的最多,惟有实用学科的“知识类书”往往幸免于难,比如老普林尼的《自然史》和后人的摘录本,比如小塞涅卡的《物理探原》,比如介绍造饭的烹饪书《老饕》A picius,还有弗隆提努斯关于罗马水利工程的名著《论水渠》(这个规律不见得可靠,书籍之传存流失往往是很偶然的事)。罗马帝国初期的建筑师及学者马尔库斯·维特鲁威·波利奥(约公元前90-前20年)所著作的《建筑十书》,也是如此。

    这是“从古代幸存下来的惟一一本保存完好的全面的建筑学论著”(见《罗马的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译本第400页)。在古罗马大学者瓦罗的《教育九书》(disciplinarum libri novem )中,建筑学与医学一起,被当成后来奥古斯丁等人所提出的七门人文学科之附庸。西方传统也曾把建筑学放在“实用七术”(SevenM echan-ical A rts,关于具体是哪七术说法不一)之中,乃是那高高在上的“人文七艺”(SevenLiberal A rts)之补充。以m echanic(机械的)这样的形容词来界定这类学科的性质,对应于liberal(自由的),似乎以为其中学人心智投入不多,所用之学理知识多渊源于其他尤其是人文诸科。因此毫不奇怪的是,维特鲁威在书中开列建筑师需要学习绘图、几何学、算术、光学、音乐学、法律、天文学等等,从而辅助其人完成设计方案,甚而还要学习哲学和历史,以“洞察自然物性和人生真谛”,从而为塑造木石中的艺术主题而获致灵感。以古观今,“今天,学科的人为划分,尤其是建筑学(工科)与艺术学(文科)的分家,导致了无数‘专家’的出现和‘通人’的奇缺,也导致了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文精神缺失的悲哀”,此书译者陈平先生如是感慨。

    单从建筑史或艺术史的角度看,《建筑十书》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很明显的。优点在于这是古代人自己留下的文献资料,维特鲁威承前启后,总结希腊化时代的建筑学经验,为此后帝国的公私营造工程提供了可行方案。比如柱式的概念和以人体比例为基础的模仿理论,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们将之发扬光大。缺点在于,维特鲁威著书于“三寡头”时期,他还没能亲历帝国时代那些恢宏雄奇的建筑奇迹,“另外,作为一个天生的保守者,他忽视了变革的共和国时期的建筑物”(《罗马的遗产》)。关于这些,专业人士自有更为深刻高明的见解,毋庸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多嘴。我所感兴趣的,其实只是其中零散可见的一些掌故而已。“正因为零星琐屑的东西易被忽视和遗忘,就愈需要收拾和爱惜……好比庞大的建筑物已遭破坏,住不得人、也唬不得人了,而构成它的一些木石砖瓦仍然不失为可资利用的好材料”(钱锺书:《读<拉奥孔>》)。

    这些好材料,比如关于共鸣缸的记述(5 .5 .1- 8)。亚里士多德的《问题集》(11.8- 9,中译本页314注释6出处有误)虽然就提到了陶缸尤其是青铜缸埋进土中产生更强回音的原理,但是并未说这个原理适用于剧场,“这是维特鲁威所列举的希腊建筑具有高度技术特征”的一个实例,他在书中详尽介绍了不同形制的剧场摆设共鸣缸的具体方案,配合中译本书后所附图注,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但是这则技术细节的介绍,其实可以帮助我们更生动地了解希腊罗马戏剧演出的具体情况。维特鲁威自己也说道:齐塔拉琴的演奏者(中译本将C ithara译作里拉琴,等于是以今世之类目名称代之,在此略显不确,尤其是里拉往往被用以翻译拜占庭时期的三弦梨形乐器lyra),若想要更大声(中译本译作“更高的调子”),可以转向舞台的木门,产生共鸣效果。但剧场若是以坚石筑成的,则只好借助于共鸣缸了。以前我读罗念生关于古希腊戏剧史的介绍,看到他说喜剧演员借助于面具上的嘴部传声,可使上万人的剧场同时清楚地听到每一句台词,觉得难以置信,维特鲁威说的共鸣缸,倒是更为靠谱的工具。又比如希腊剧场里的舞台布景,罗念生只说“很简单”,“通常是庙宇或宫殿的前院”,维特鲁威则说得更为详细,分别了悲剧、喜剧和萨提尔剧的不同装饰思路,这是后世研究这一问题最重要的书面文献依据,由此而知罗念生说的只是悲剧的布景。

    另外有两个有特别价值的好材料,见第七书序言,作者先讲述了关于拜占庭的阿里斯托芬的故事,此人学问极大,在希腊化时期供职于埃及的托勒密王国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他受命担任诗歌朗诵比赛的评委,提出第一名应该授予最不受观众欢迎的诗人,理由是此人朗诵的是自己的作品,受人喜爱的诗人朗诵的都是剽窃之作,而裁判应该关注原创作品。这故事虽然不见得可信,但显示了图书积累的时代,人们的学术意识逐渐萌生,对于原创与剽窃始有分别之心,裁判的意见代表着文学批评的价值观,而文学批评是建立在文献考据索隐的基础上的。

    另一个故事更不可信,维特鲁威把一个公元前4世纪以诋毁荷马史诗闻名的学者左伊卢斯(Zoilus)交给公元前3世纪的国王判以死刑。这个虚妄的掌故也有“可爱”之处,即在于它反映出古时人们对于荷马史诗的热爱,以及对于评判往古作家时缺少“温情与敬意”之辈的厌恶。中译在此也有一点儿小瑕疵,即译到“有些著作家说他被菲拉德尔夫斯(Philadelphus)钉上了十字架”处时,没有注意到那个“菲拉德尔夫斯”指的就是前面说的“国王”托勒密二世(这个诨号应译作“爱姊者”),将之当成了另外一人。

    此外诸如第六书“私人建筑”,详细介绍了希腊罗马社会的私人住宅屋舍的各种细节,包括构造、采光等问题,第七书“建筑装修”,谈地板、墙面、穹顶的修饰,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人的生活细节与文化心理。还有关于柱式名称的神话来历,攻城拔寨中的历史插曲,古希腊哲人对于自然万物的言论,等等,都是我们今天这些建筑学以外的读者翻阅维特鲁威此书而津津乐道的段落。陈平先生贡献的这部译本,论精密、详赡、典雅,都远超出20余年前高履泰先生的旧译本(2004年曾重版;如上文所言的那个专名,Philadelphus,高先生当成地名来译),图文并茂,必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佳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