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博文 | 如何从月经判断女性的健康状况?

 为什么73 2020-06-21


为什么说月经可以观察人的身体的整体状态呢?从中医的视角来看,一个完整的月经的生理过程,是需要几乎所有的脏器、所有的经络去共同配合完成的。

也就是说这个月经现象的背后,需要身体所有的能量、所有的脏器去打一个配合。如果背后的支撑出了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月经,出现异常。

比如中医讲肝藏血,月经的血量、血的颜色跟肝的藏血功能密切相关。又讲肝主疏泄,月经的周期跟肝气的疏泄和调畅与否密切相关。

另外,我们讲脾主身体的消化吸收,有些人本身脾胃功能差,吃得很少,原材料摄入得少,产出也会少,人体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微量元素等等的转化合成也少,供给身体的必需的营养物质也会少,生成的气血也会少,这样的话,月经还会多吗?当然也会少。所以月经量可以反观脾胃功能好不好?

还有一部分人,也比较常见,有些小姑娘,人长得很瘦,但是胃口跟男生一样,吃了很多,从小到大就是吃不胖。这种是什么一个状态?

虽然摄入没有问题,甚至摄入量还多,但是所有的营养物质,鸡鸭鱼肉、蔬菜、水果、米饭、粮食吃到身体里边,经过吸收,最后分解成很多营养物质,蛋白质之类的,最后要合成身体能够利用的营养物质,是需要很多转化环节的。

比如需要很多肝脏胰腺的消化酶来进行能量物质的转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怎么把猪肉变成人肉,把外在的有用的食物变成身体的气血。如果转化不行,虽然吃得多,但吸收得少,不能转化成必需的气血,仍然不长肉,月经量还是少,就要去调整吸收转化的功能。从这也能看到一个人的消化能力。

通常讲肾主五液,身体上所有体液的吸收代谢都需要肾脏来参与。还有我们中医讲冲脉为脏腑之血海,所有脏器的有余的能量,都会储备在冲脉,冲脉的气血和月经的情况非常的相关。

所以常规的肝、脾、肾、心、冲、任、督、带等等,都跟月经情况有很强的相关性。通过观察月经状态,就能推知支撑月经背后的所有脏器功能的盛衰强弱。

那么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观察月经的状态呢?

第一,要留心月经的周期。通常而言,一个女性从初潮开始一直到绝经,正常行经的生理周期在28~30天左右。如果长期以来都是有规律的,但是偶尔早个一两天晚个一两天,问题还不算大。

西医的教材当中说月经周期前后7天都是正常的,这个不能完全否认,对一小部分人来说是正常的,但其中更大的一部分人如果真的提前7天或者延后六七天,中医认为她非常有可能存在体质的偏差,或者根本就是亚健康。

现在你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当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说,没有问题我可以不处理,以后有问题了再做手术对不对?但这样很被动,为什么不提前把这种异常状态化解在萌芽当中?

我个人的观点,如果中医判断气血有偏差的人,虽然身心没有大的不舒适,也应该提前介入去调整它。这个时候介入,代价是最小的。

第二,观察月经的量。正常情况下,一个成熟的女性月经的量在50~100毫升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比如到了30岁、40岁、50岁相应的会递减一点,也是在合理范围内,但是不能偏差太多,偏差太多的话,血液的生成疏泄可能有一点障碍。

第三,要观察月经的颜色。可以从月经的初期、中期、末期这三个时间节点去观察。通常月经的初期和末期,月经的颜色偏淡一点或者偏深褐色一点,持续的时间不长,量也不多,这是在合理范围内的。但是在正常的月经中期的行经过程当中, 月经颜色的最佳状态应该是正红色。

第四,观察月经的质地。不能太稠厚,也不能太稀薄,质地中等才是比较好的。

第五,观察来月经时的伴随状态。很多女性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伴随状态的发生。比如来月经之前胸部胀满胀闷,来月经的时候小腹略有点胀痛感或者坠胀感,或者有的时候伴随一点腰酸,有的时候伴随一点体力下降,或者略微怕冷等等。

有不少女性月经来的时候伴随状态非常剧烈,比如剧烈的痛经,甚至痛得会呕吐,有些人有剧烈的头痛,有些人来月经的时候非常怕冷,有些人来月经的时候还有非常明显的腹泻等等不舒适的感觉。

很多女性觉得有一点不舒服是正常的,因为习惯了。但是事实上来月经的最佳状态是没有任何伴随症状,非常自然,不知不觉不经意间月经就已经来了。只是很多女性觉得周边的小姐妹好像很多都不舒服,就认为有点不舒服是正常的。其实是因为现代社会节奏太快,压力太大。绝大多数女性月经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正常而已。

接下来谈一下影响月经的因素。通常什么问题会影响到月经?这里分成两个方面。

第一是影响月经的先天因素。先天因素顾名思义就是出厂设置,我们每个人都是母亲10月怀胎生下来的,身上所有的零部件都来自于父母,你一定会受到父母体质的影响。如果父母体质弱或者高龄生产,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下一代,这是不可回避的。

比如铝制品有铝制品的特性,不锈钢有不锈钢的属性,陶制就有陶制的属性。父母如果体质是偏阴虚的,多多少少就会带一点阴虚,父母体质偏湿热的,多多少少体质就会带一点湿热。

比起30年前,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了很多,每天吃的喝的都像过年一样,去产房看看,现在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以前,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但是不管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或多或少小孩子的体质都有一点点湿热。在湿热的基础上可能体质还偏虚那么一点点,是因为现在的父母的体质偏湿热的多。

那么先天的体质是不是可以纠正呢?完全可以的。

除了黄疸以外,再讲一个现在也很常见的问题,新生儿到了三四个月甚至半岁,多一点的到一岁,大量的小孩子发湿疹,脸上破了出水了,身上破了出水了,小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没有七情六欲的影响,怎么会生病呢?是因为体质的因素,很多比较严重的先天性疾病都是先天的出厂配置有问题,父母的体质有问题。

中医有一张非常有名的处方,叫六味地黄丸。可是大家不知道六味地黄丸原本是一张儿科处方,出自宋代太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用来治疗小孩子先天的肾阴虚问题。

很多小孩子先天就是肾亏的,中医的儿科书上有一类疾病叫做五迟五软。什么是五迟五软?发育迟缓,囟门闭合迟缓,牙齿长得晚,行走也晚,这些都是先天弱的关系,先天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先天状态是可以调节的,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后天养先天,通过后天的调理改变先天的体质,体质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父母有高血压,甚至几代都有高血压,你也不一定的就有高血压。

相当于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肿瘤细胞,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得肿瘤,肿瘤只是身上的一颗种子,但是种子要生长发芽,要满足很多客观需求的。

要有好的土壤,恰到好处的营养,适合生长的空气的流通性,湿度,温度等等都要符合,才能茁壮生长。如果你断掉几个必要的生长条件,那么虽然有种子,未必就能茁壮生长,发生发展。

我们身体的先天因素也是这样的,很多人说我父母都是高血压,我父母都是糖尿病,我父母都得了肿瘤,我就一定得吗?不一定的。

慢性病要发病都是多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如果阻断发病所必需的条件,就不一定能产生果,或者说能够大大延缓发生发展的时间。如果对中医有所了解,就能观察亚健康状态,甚至能观察体质偏差的状态,从而防病于机先。

影响月经的还有后天因素。比如劳逸, 30年前,城市化程度没有那么高,农民占有的人口比例比现在要高得多,刚刚改革开放,为企业打工的劳动力也很多,体力劳动远远多于现在。

而现在特别是都市人群,白领,办公族,甚至做服务业的,慢慢都转型成脑力劳动,这种生活状态的转变跟现在发病谱的转变也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以前的疾病跟现在非常不同。

另外就是饮食的变化。举个例子,我一个老师跟我说90年代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医生都不知道痛风是个什么病,这在现在不可想象。现在人人都知道痛风是什么病,但当时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发病率很低,现在每天都大鱼大肉,大家都知道痛风是因为高嘌呤饮食导致,至少95%的痛风是吃出来的。

二零零几年的时候,我以前医院所在的区政府有统计,说区政府的公务员有接近50%的人患有痛风,为什么这么高的发病率?跟我们的饮食和起居息息相关,现在晚上到12点睡觉,11点睡觉,也习以为常了,但是80年代90年代,电视只有8个频道,到了晚上九点十点,已经没有什么节目在放了,不像现在资讯太通畅,能够吊起精神的内容太过于丰富,这些对你的身体无疑都有重大的影响。

还有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情志问题。二三十年前虽然工作很辛苦,甚至做六休一。但是生活简单,科学家也好,工人也好,收入差距都不大,没有那么多攀比。当然很多现代人肯定是不喜欢那种状态的,个性不能发挥,不能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但是反观现在的生活状态,机会很多,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但是情绪上的起落也越来越厉害了,甚至一次创业失败,再创业再失败,精神疾病越来越多,离婚也越来越多,这些都跟情志密切相关,而这些情志又作用于我们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都会在身体上留下轨迹。从而影响到身心的方方面面。

对于女性来说,如果你对身体的异常状态没有诊查诊断的水平,就观察月经的状态。不管哪一方面发生变化,都是异常的体现。


【自道·十年】熙和健康公益讲堂

6月27日特别邀请陈盈霖医师

为您带来下一期公益讲座,

为您解读健康养生路上的误区。

添加“自道中医”邀您入群。


扫描二维码

自道中医∣微信客服

好课推荐

成长与陪伴 | 自道文武医亲子夏令营火热报名中!

6月开课 | 第十期太极桩道训练营开始报名了!



陆博文医师简介


勤攻伤寒之学,善用经方,不废时方。仲师外,倾心易水李东垣、义乌朱丹溪、吴门叶天士诸家。冀上承仲景真实义,不废东垣绝妙方。能折中各家,用方轻灵平正,处方多在八、九、十味,用四两之巧,拨动千斤。所谓方不在大,对证则效,药不在多,知性则灵。

擅长治疗感冒、发热、哮喘、慢支、心率失常、高血压、胃肠道疾病、肝病、肾病、痛经、月经不调、闭经、白带异常、更年期综合症、湿疹、荨麻疹、银屑病、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小儿感冒、发热、咳喘、咳嗽变异性哮喘、疲劳综合症、调整过敏体质、亚健康等各科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