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然说过“你好”,我想我也需要学会说“再见”。

 荐书阁 2020-06-21
今天“父亲节”,今天推荐的书话题有点沉重,但却是我们每个人终将面对的现实。

走进书店,畅销书的柜台总有几本类似“不衰老的秘诀”,“怎么永远年轻”这样的书。

一则九十多岁仍然跑完马拉松全程的故事会引起大家的疯狂转发,事实上百岁老人即便在发达国家也只有五千分之一的比例,而九十岁能跑马拉松更是几万乃至几十万分之一的幸运儿。

但大家喜欢这样的正能量并用他激励自己,似乎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而老周今天推荐的这本《最后的告别》实在是不大会说话,它试图告诉我们,不管多么积极向上,不论喝掉多少心灵鸡汤,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正大步流星地走在衰老的路上,这条路有一个很明确的终点,你迟早会走到那里。



 
01
身体的渐变

 
书中讲述了人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老的,这是一个漫长而普适的过程:

从三十岁开始,心脏的泵血峰值逐年下降,人们跑步的长度和速度都赶不上过去;

四十岁左右,肌肉的质量和力量开始走下坡路;

五十岁开始,骨头以每年1%的速度丢失骨密度;

七十岁的时候,大脑灰质丢失使头颅空出差不多2.5厘米空间,所以老年人在头部受到撞击之后,会很容易发生颅内出血;

八十岁时,我们会丢失25%-50%的肌肉;

大脑的处理速度在四十岁之前就开始降低,到八十五岁,40%的人都患有教科书所定义的老年痴呆。

皮肤细胞内部清洁废物的机制会随着年纪增长而慢慢失效,残渣聚集,成为黄棕色的老年斑,眼睛的晶状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弹性会逐渐降低

一个六十岁的健康人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仅为一个二十岁年轻人的三分之一。

人之衰老如同入冬,漫长持久,徐缓渐近,每日变化细微,疏难觉察,日日累叠,终成严冬。
 
02
学会尊重,做了放手的准备


几天前听朋友说过一件事:他爷爷中风住院,情况不太乐观,他爸全天候料理守候。

某次从医院回来,他爸跟他讨论说,人生最重要的底线就是活着的尊严。

他说,如果有一天他老到病到连自己去厕所都办不到而要别人帮忙的话,他宁愿痛快地结束生命,因为那个生的尊严的底线已经不复存在,就算继续延长生命也是苟且也是无谓。

 
现代医学和药物毫无疑问延长了人的寿命,可无形中带来一个悖论:

当人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或者陷入重病以后,依靠现代医术仍然有可能生存很长时间,但如果这一段延长的生命没有质量的话,则对本人来说可能是漫长的折磨。

作者无意去解决这个悖论,而是从病人本身的角度出发,发掘什么是对他们自己最重要的,在这个基础上如何能够使他们最舒服,最体面地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时光。

书中提到一组很有代表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透着一股残酷的仁慈,被医生用来直面重病者的内心:

1. 如果你的心跳停止是否希望被实施心脏复苏术?

2. 你是否想要激进的治疗,比如插管和人工呼吸机?

3. 你是否想使用抗生素?

4. 如果你无法自己进食,是否想使用胃管或者静脉营养?

老周真心希望在自己生命的末期,可以有机会做这样的选择题。
 
 

 
回避死亡,是我们文化的一个特征,这点从我们的语言中就可以发现,关于死,有那么多委婉的、替代式的表达。

可是,死亡不因为人类的回避,就可以永不抵达。

死亡是我们终将面对的现实,所以老周觉得大家都应该来读一读这本《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点个“在看”,为了活着的尊严!



【往日推荐】

有点遗憾的通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