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芍【摘选自《中华临床中药学》(第2版)】

 天宜xz4gehf39j 2020-06-21
【使用注意】 
 十八反中芍药反藜芦,不宜同用。

【性能】 
 苦、酸、甘,微寒。主归肝、脾经。 

【功效】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调经,平肝。

【历史】 
芍药是著名的观赏花卉,作为药用有2000多年的历史,李时珍曰:“芍药犹婥约也,婥约,美好貌。此草华容婥约,故以为名。”早在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但并无赤芍和白芍之分。
而真正开始将芍药分赤、白两种,始于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应用】 
 一、血虚证 
……本品味酸甘,善入肝补血,且酸甘化阴,酸可收敛,故又益阴敛阴。
治血虚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淡、脉细,常与当归、熟地等药同用,如《和剂局方》四物汤;若再加阿胶、制首乌【笔记:有毒 慎用】、鹿角霜等补血益精之品,则补血之力更强。
若血虚不能上荣于脑、头痛而晕,宜四物汤加菊花、蔓荆子、甘草等,以滋养肝血、祛风清头目,如《金匮翼》加味四物汤。
……
若血少阴亏、心神失养、惊悸失眠,将本品与生地、黄连、茯神等药同用,以补血益阴、清心安神,如《万病回春》养血安神汤。
……
治阴虚盗汗,或配乌梅、酸枣仁益阴敛汗,如《杂病源流犀烛》白芍汤;或配熟地、山茱萸滋阴敛汗,如《辨证录》萸芍熟地汤。
治汗出不止、气阴欲脱者,用本品配人参、龙骨、牡蛎等药同用,以益气益阴固脱,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来复汤。
……
气虚血瘀、营卫不和、半身汗出者,用本品与黄芪、党参、桃仁等药同用,以益气活血、敛阴止汗,如《医林改错》足卫和营汤。
……

二、血少阴亏之经带胎产病证 
本品为妇科调经常用之品,……凡阴血亏虚、冲任失调所致妇女经带胎产诸疾,均可应用。 
1.月经病 
本品通过养血、敛阴、柔肝而起到良好的调经作用……。
兼血热,加黄芩、丹皮、生地易熟地以清热凉血,或用白芍与生地、地骨皮等清热凉血药同用,如《傅青主女科》清经散和两地汤,前者加清热泻火药偏治阳盛血热型,后者加养阴清热药偏治阴虚内热型。
【笔记:
清经汤:用于月经提前而量多者。“(此为)肾中水火太旺。……然而火不可任其有余,而水断不可使之不足。治之法但少清其热,不必泄其水也。(《傅青主女科》)”
地骨皮(五钱),大熟地(三钱,九蒸),丹皮(三钱),白芍(三钱,酒炒),青蒿(二钱),白茯苓(一钱),黄柏(五分,盐水浸炒),如经血量过多则减去茯苓,以免渗利伤阴。“水煎服。二剂而火自平。”
本草求真:地骨皮入肺降火入肾凉血凉骨。地骨皮(专入肺肾。)即枸杞根也。……时珍常以青蒿佐此退热。屡有殊功。

两地汤:用于月经提前而量少者(肾中火旺而阴水亏)。大生地30克(酒炒) 元参30克 白芍药15克(酒炒) 麦冬肉15克 地骨皮9克 阿胶9克。“水煎服。四剂而经调矣。此方之用地骨、生地,能清骨中之热。骨中之热,由於肾经之热,清其骨髓,则肾气自清,而又不损伤胃气,此治之巧也。”
……
2.带下病 
3.妊娠、产后病 
4.不孕症 

三、阴血不足、肝气失和之诸痛证 
本品既善于养血敛阴,又长于柔肝缓急止痛,为阴血亏虚、肝气失和所致诸痛证之常用药。除用于肝阳上亢头痛及妇科诸痛证外,还常用于: 
1.脘胁腹痛 
……
治脘腹疼痛,若肝胃郁热致胃脘灼痛、烦躁易怒、泛酸嘈杂,用本品与青皮、陈皮、丹皮等药同用,以疏肝和胃,如《景岳全书》化肝煎;
【笔记:
化肝煎:青皮 陈皮 芍药各6克 牡丹皮 栀子(炒) 泽泻(血见下部者用甘草代之)各4.5克 土贝母6~9克。
本草求真:贝母清肺心痰热。……大者为土贝母。大苦大寒。(如浙江贝母之类。)清解之功居多。小者川贝母。味甘微寒。滋润胜于清解。不可不辨。】
……
若湿热下注大肠之腹痛里急、泻下赤白,用本品与当归、黄连、黄芩等药同用,以清热燥湿、调和气血,白芍养血和营、缓急止痛,配当归养血活血,体现了“行血则便脓自愈”之意,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芍药汤;
或与黄芩、甘草、大枣配伍,治湿热泄泻、肠鸣腹痛、口苦兼身热之症,如《伤寒论》黄芩汤。
临床报道用四逆散加味香附、代赭石、法半夏等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2例,以疏肝理脾,10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有效率为90.5%[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11):690]。
……
用逍遥散结汤治疗肋软骨炎89例,以本品配柴胡、瓜蒌皮、红花等疏肝理气、祛瘀除痰,总有效率为93.3%,服药时间最长28天,最短7天,平均为13.6天[陕西中医,2007,28(8):1020]。
……
2.四肢拘挛作痛 
 肝主筋脉、脾主肌肉,白芍归肝、脾二经,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之功,治四肢拘挛疼痛。若肝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常与甘草同用,以柔肝缓急止痛,如《伤寒论》芍药甘草汤。
……用六味芍药汤(白芍、川芎、牡蛎、丹参、全蝎、生甘草)治疗血管性头痛58例,以柔肝止痛、祛瘀通络,7剂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3.1%[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8):510]。

四、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本品入肝经,能养血敛阴而平抑肝阳,且性微寒,兼清肝热。
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头重脚轻,用本品与怀牛膝、生赭石、怀生地等药同用,以平肝潜阳、滋阴清热,如《医学衷中参西录》建瓴汤。
若阳亢化风、头摇而痛、肢体震颤、脑部热痛、甚或突然昏仆,以益阴潜阳之白芍与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等镇肝降逆药同用,如《医学衷中参西录》镇肝息风汤。……

临床新用:
……
7.治疗骨质增生症 
 用白芍木瓜汤(白芍、木瓜、鸡血藤、威灵仙、甘草)治疗多种骨质增生症,
如颈椎骨质增生:加葛根;
胸椎骨质增生:加狗脊;
腰椎骨质增生:加杜仲、怀牛膝(亦适用于膝关节以下的骨关节病)。
每天3次,每2天1剂,特殊情况例外。
结果治疗160例,痊愈109例、显效42例、进步9例。远期随访60例中,痊愈58例、显效1例、进步1例,治愈率为96.7%。服药最少3剂,最多100剂,平均服药21剂[陕西中医,2011,32(8):981]。 

8.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和饮食控制中,给予甲钴胺500μg,分3次口服;治疗组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白芍、丹参、水蛭、生姜、大枣),1日1剂,分2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48例,显效13例、好转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6%[世界中医药,2010,5(4):2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