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加香薷饮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

 醉青YPS 2020-06-22

【新加香薷饮组成】

香薷 厚朴各6g 银花 鲜扁豆花 连翘各9g

香薷

【新加香薷饮方歌】

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齐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透表。

【新加香薷饮方解】

【方论】本方名“新加者”即由《局方》香薷散去扁豆加银花、连翘、鲜扁豆花组成。吴鞠通创立此方主要针对暑月外感寒湿,内有暑热之证而设,故治宜外解寒湿,内清暑热。方中香薷辛温芳香,发汗解表,以祛在表之寒湿;配以鲜扁豆花、银花、连翘之辛凉芳香,清透内蕴之暑热;厚朴辛温,理气燥湿。诸药合用,一是辛温解表祛寒湿,一是辛凉清透里热,共成治暑兼清暑热之剂。所以,吴鞠通称本方是“辛温复辛凉法”,并认为:“温病最忌辛温,暑病不忌者,以暑必兼湿,湿为阴邪,非温不解。故此方用香薷,厚朴之辛温,而余则佐以辛凉云”。

【医论】本方证是由外感风寒,内有暑热所致。多因夏日贪凉饮冷,暑温蕴阻于内,复因起居不慎,当风露宿,致寒邪外束肌表而成病。由于寒邪束表,卫气郁闭,则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身形拘急;暑为阳邪,火热之性,夏月暑热内郁则见心烦,口渴面赤,脉数;湿热内阻故见胸闷不舒,舌苔黄腻。正因本证为寒湿困表,暑热内蕴,故用新加香薷饮,以解表清暑。

新加香薷饮与香薷饮同属祛暑解表之剂。但香薷饮主治夏月受寒,内有冷湿而暑热不甚之证,故无面赤口渴,而有头痛身重,胸闷泛恶,胸痛吐泻等证。必以恶寒无汗才合。新加香薷饮是由《局方》香薷散去扁豆加银花、连翘、鲜扁豆花而成,主治暑温兼湿,虽亦恶寒无汗,但有口渴面赤,暑热之证较为明显。二方治证虽有差异,但二方皆用辛温发汗的香薷为君药,香薷有“夏月之麻黄”之称。所以,必须发热无汗而有明显恶寒者才可使用。

【加减】若表邪重,去银花、连翘加青蒿以加祛暑解表之功;若兼鼻塞流涕可用香薷饮与葱豉汤合用以通阳解表;里湿化热者加黄连以清热,名四物香薷饮;若湿盛于里,腹胀泄泻者加茯苓、甘草以利湿和中,名五味香薷饮;若兼见两腿转筋者加木瓜以舒筋络,名六味香薷饮;若感受寒湿,寒热不甚,中气虚弱者,在六味香薷饮中加人参、黄芪、白术、橘红以益气健脾燥湿,名十味香薷饮。

【新加香薷饮主治】

暑温。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

【新加香薷饮医案】

李某,女,37岁。发病时间为8月6日。发热、恶寒、咽痛10天,伴无汗,头重如裹,四肢酸痛不适,口干而不欲饮,胸脘痞闷,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色黄,曾到西医内科就诊,经胸透、血常规检查,未发现异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曾先后口服克感敏、病毒灵、先锋霉素,静滴病毒唑,用药后常微汗出,发热稍退,但不久体温又再度升高。期间体温曾达40.1°C,如今来中医科就诊,时下体温39.6°C,诸症仍在。舌尖红,苔厚黄腻,脉濡滑数。

中医诊断为暑温挟湿证。治宜祛暑解表,清热利湿解毒。方用新加香薷饮加味:银花15g,连翘15g,香薷6g,扁豆15g,川朴9g,黄苓9g,淡竹叶12g,通草10g,苡仁20 g,藿香10 g,荆芥10g,柴胡10g,薄荷(后下)5g,生甘草5g。服药3天,热退身凉,除纳呆、身倦外,余症消失。继续在原方基础上去通草、淡竹叶、荆芥加佩兰12g,桑枝12 g,连服4剂,诸症悉解,临床痊愈。 (摘自《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医案分析】

“发热、恶寒、咽痛10天,伴无汗”,乃风热表证(可无汗或微汗)。“头重如裹,四肢酸痛不适,口干而不欲饮,胸脘痞闷”,明显的有外湿,且渐欲犯里。“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色黄”,里实热。“舌尖红,苔厚黄腻,脉濡滑数”,明确的里热兼湿双重病机。但从病情发展趋势来看,二者尚未胶结。其实,若无里热,又无咽痛,表证又极轻,极似祛湿剂中的三仁汤证。本案治疗可平和解表(脉并不浮)、祛风除湿、化湿理气、清热通腑并用。.

作者用解表、化湿、清里热的新加香薷饮加减。银花、连翘疏散风热,又清里热。香薷、藿香既助解表(性虽稍偏温,在寒性方中无妨),又化内湿。荆芥、柴胡、薄荷均助解表,薄荷且疗咽痛。黄芩、淡竹叶助清里热。扁豆、厚朴化湿、燥湿,后者并理气宽胸。通草、苡仁渗湿(参考了三仁汤)。全方是解表、祛湿(化、燥、渗)、清里热三法俱备,又兼利咽、宽胸治标。无祛风胜湿和通腑药。3剂大效,稍加调整,又4剂巩固而愈,效果很好。看来,只有关节处酸楚或酸痛时才需加祛风胜湿药,整个四肢的酸痛应是湿在肌肉,可依三仁汤用利水渗湿药治之即可。另外,里实热造成轻度便秘的,实热一除,便秘自通。但是笔者认为还是可以加一点,表里双解的防风通圣散,其里实热也造成了轻度便秘,还是加了大黄、芒硝的,应有帮助,并无妨碍。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中关于新加香薷饮的论述

新加香薷饮 《温病条辨》

组成

香薷2钱 银花钱3钱 先扁豆花3钱 厚朴2钱 连翘2钱。

功用

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

暑温挟湿,复感于寒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

我们体会,暑天新加香薷饮证,附方这个新加香薷饮证是很常见的。新加香薷饮过去正方,现在作为附方。因为香薷散是基础方,下面这个就是常用方。从病机来说,新加香薷饮和香薷散不同。它首先有伤暑的前提。也就是暑热,内有暑热,伤暑这个前提,又加感受风寒。所以新加香薷饮治法体现辛凉、辛温复合的。辛温复辛凉法。就是说,你本身有暑热要清,又外面寒包火,有表寒要散。这两个结合,所以祛暑解表,清热化湿。清暑热散表寒结合。

主治症状,暑温挟湿,复感于寒。总的来说,就说内有暑热,外有表寒,又兼夹湿邪,这类发热头痛,发热较高。临床看发热较高。由于外来还有风寒表实,所以恶寒无汗,口渴面赤是一种暑热较重,胸闷不舒是挟湿,包括舌苔白腻,从脉象来说,有表证脉浮,暑热脉数。结合起来,反应出浮数的特点。这类证在夏天并不比香薷散证少,还比较多的。

这类证候,由于它寒热夹杂,表寒内热,又夹湿,所以热势往往起伏,退热又容易反复。新加香薷饮势在香薷散基础上,增加银花、连翘,银花、连翘可以清内热,增加它清热作用。同时这个清热,用连翘可以外透。香薷是用来发散风寒,又能化湿。香薷、扁豆、厚朴是香薷散。加了银花、连翘,把扁豆用花,增加它的化湿作用。花一类能轻清宣透,透邪化湿,这个作用。

新加香薷饮寒温并用,说它辛温复辛凉法。辛温辛凉相结合。用于夏月外感风寒表实,本身又有内伤暑热的基础。外寒内热,这一个常用方。

这类证小儿还发生挺多,夏天,因为它是暑热很重的时候,他是稚阴稚阳之体,易寒易热。一受热,暑热的基础经常容易存在,又加上不足以适应外来气候变化,感受风寒的机会也比较多。特别是小孩子,夏天很热,大人抱着就睡着了。一下子反而感了寒,气候变化。

这类病证中医有它的优势,因为我们,比如和西医一起治疗当中,西医方法治疗他的热,由于挟湿,又是表里同病,看看退下去了,烧又起来了,在过去治过一些这样的病例。

当一遇到高烧到39度多,我们一些研究生,或年轻老师去看的时候,把小孩抱来,我记得最清楚,有个一岁左右的小孩子,父母本身还是华西医科大学毕业的,在当地医院里当医生,那时候我刚到那个地方,前前后后小孩发热快一周了,天天输液,刚一抱来,一看温度挺高,我们有两位研究生,也就是说,已经工作、教学,临床以后好几年了。又来读研究生的。马上本能反应,“哦,这个赶快用安乃近滴鼻子,或者用什么什么,就说西医方法。我们汽车停下刚出来,小孩子抱来,我当时挺不高兴,我说人家找你干什么?人家父母都是西医,他想不起来要你教?后来,我说把小孩子抱到医院去,这个路上,我去看,他们要跟着去,我说你们不要去。因为一去又是一套西医的方法。你西医又不如人家西医,中医方法你又不熟,两个皮都没弄好,结果临床看了看,很明显的一个新加香薷饮证。暑假的时候带他们去实习,很明显,不出汗,发烧,挟湿。到下午五点烧高了,早上退一些。西医他也用点什么银柴针剂,这些它就算中药了。其它西医的针对性,一些对证措施,补液,这些支持的,有在用。特效方法很少。所以根据舌边尖偏红,发热较高,无汗,为什么无汗,外邪郁遏,那就是个新加香薷饮证,这个基础上,由于发热高,加生石膏。而由于小儿发烧较高,又好几天反复,里面有加一点点羚羊角粉,考虑不要动风,热极容易生风。加一点这个。要在过去工作医院里,有犀角肯定加一点点,冲服的话,退烧又快,而且保护心神,防止动风,很好。羚羊角也能起到这个作用,量很少。因为这个阶段,它毕竟还是一种先安未受邪之地这种想法。

开了以后,我就回到住的地方,他们问,老师开的什么方?我说明天再看,第二天早上去,当然发烧退到38度,孩子父母说,他平时到上午也能到38度多一点,那我说再吃。头天去,下午,傍晚吃了一付,第二天又吃,下午开始,温度并不那么高了。这个小孩整个结束就是用中药一周。两三天就出院了。一周就基本上是,后期的调理脾胃。

所以后来新加香薷饮这种治法,这个方,很多当地的西医,他们也说用这个方。我说,这个方你还要必须加减方法,这个要掌握。不是笼统什么都用这个方。新加香薷饮对夏月感寒,内有暑热这个基础表实证,这是不错的。第二天学生去看,研究生看了一看,喔,新加香薷饮,后来效果出来了,他们对新加香薷饮印象都非常深了。所以方剂学在很多地方,用了就知道这个体会了。

祛暑还有一个方,下次再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