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是否常觉得自己很忙,工作没有方向、工作过没有成果,时常出现重复的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劳累。 由此会带来:工作无目的、无方向、无方法,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和职业发展的方向,这是为什么呢? 这一切,都是因为:行动没有目标性、工作没有计划性、成果没有及时得到捆固。而解决这些一切问题的办法可以从实行企业精细化管理着手。 笔者曾就职于生产制造、物业服务、工程建设等企业就职,通过在这些企业工作经历,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总结,在这里想和大家阐述个人对精细化管理的一些认知,以及在各阶段质量管理过程中如何用精细化管理思路进行解决。 在阐述精细化管理前有必要简单了解一下与质量管理有关的两个知识点一是“体系文件的结构”另一点是现代科学管理的基本规律“PDCA循环”具备相关知识的读者可以略过。 1、 质量管理的框架—管理体系文件 体系文件结构分为四级,其主要内容分别为:一级文件为(品质/环境/职业健康安)管理手册, 是阐述本公司管理方针并描述其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二级文件是针对体系要素制定的相应的程序文件,对有关活动作了规定和说明;三级文件是作业指导票及相关文件和资料,是公司对具体作业制定的细则和操作规程;四级文件是相关的品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是公司实施与运行管理体系的客观证据,使相关活动具有可追溯性。 完善的体系文件对文件的“样式及格式”、“批准、审核、编制”、“文件的发放与发放范围”以及“文件的更改保存与作废”都有明文的规定。同时对各级文件的编码方法有详细的规则说明,使每一级的文件都具有灵活修订、变更的编码规则。 一个公司拥有一套结构清晰、能灵活扩展便于修订的体系文件是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必要前提,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围绕对体系文件的补充和完善与管理体系的落实展开,完善管理体系是助进生产经营活动的制度保障。 注:具体如何编码不是本文的重点这里不再赘述,编码规则因行业与涵盖业务范围不一样也各不相同,下图为某制造企业的体系文件编码方案截图。 2、质量管理的基本科学规律—PDCA质量管理循环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断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流程如下图所示。 3、PDCA质量管理循环活动的成果:管理目标值的数量化(D执行、输出) 以量化目标为导向的PDCA流程与循环图如下所示: 以物业服务企业为例,设物业公司某管理项目处量化的管理目标值为m、物业服务的某一业态管理目标的量化目标值mi,可以表达为: 其中: n为管理目标的数量; i 为管理目标的种类; I表示内部服务; O代表外包服务. 设某项目管理处整体目标则为m那么m就是所有分项目标的集合即: m={m1、m2、…mn} 因各管理目标量化指标并不是单一的对象,所以m值只是各项目标值的集合而不能简单的累加(这里的m可以是一个固定的目标值或某一目标的值的百分率、也可以是一个趋势分析的比值等)。 由此可以看出PDCA品质管理活动并不是单一的循环,而是以某一管理目标作为推进对象的品质管理活动,品质管理循环以运作流程为轴线以量化目标值为导向开展,品质管理的偏差分析与新方案的修订则需要各部门各专业协同完成。通过PDCA循环可使组织架构逐步趋合理,作业流程逐步得到完善、作业标准进一步精细化从而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理想状态下管理的工作量是由偏差值△的大小决定的,当△为零时管理的工作量也为零。这也就表明了精化管理的必要性,精细化管理活动的结果可以使组织架构逐步趋于合理、使工作流程与各岗位职责逐步趋于清晰、使公司运行成本逐步趋于合理,生产工作效率逐步趋于最大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4、 由PDCA 质量管理活动中对偏差分析带动的联动协作分析(C检查、分析)。 当质量目标循环中产生偏差时,需由质量活动中所有参与的部门和人员(TPM全员生产管理)参与从体系因素、人为因素与、与外部因素着手分析,并针对问题产生原因及时给出分析结果,为下一步彻底解决问题产生根源提供操作方向。一般造成偏差的原因一般分为三大类,体系因素是指管理结构、规章制度、作业流程、作业指导文件、运行记录表与各类文件模板等;人为因素是指专业水平、工作意愿、作业培训;外部因素则是指作业条件、工作与生活环境,自然灾害等。 当运行数据与目标值一致则表明了管理过程的正确性,这时有必要将管理成果做实,需对前期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为品质活动下一步对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化、对作业指导书进行标准化提供修订依据。 5、质量管理的手术刀(A处理、落实) 围绕质量偏差分析结果,需各部门及各专业人员协同配合对工作计划、作业流程、作业方法、进行相应的操作,当反馈结果与目标值产生偏差时,需参照偏差分析对相应的执行文件进行修订,当反馈结果与目标一致时则将工作总结作为标准化文件固化并充实管理体系文件,使管理体系更进一步得到完善。 慢就是快“不可替代”的路径,精细化管理是一个漫长繁杂的过程,需要全体人员协同参与极力配合才能向前推进、是需要经过长期不解的坚持与努力才能体现出精细化管理的优越性。 2019年11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