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满足于做“加工车间”的上汽

 向上人物 2020-06-22

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的上海汽车工业,和新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探索,拥有同一个历史的时钟。四十多年一同走来,上汽也继承和发扬了四十多年的奋发图强、自主创新的改革精神。

上汽集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是抗日战争时期。那个时候的上汽是一家小型汽车组装工厂。上世纪70年代,中国对汽车的需求开始有所增长,当然这个特殊时期,国内许多工业都百废待兴。上汽集团真正崛起的时间,应该在1984年与德国大众集团签订协议,在1985年成立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开始批量生产上海大众桑塔纳,如今桑塔纳和上海大众几乎是两个分不开的概念了,尽管现在上汽主推的车型早已不是桑塔纳。

1986,在纺织行业工作近30年的陆吉安临危受命执掌上海汽车,凭借中国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解决了合资方德国人认为中国人无法解决的一个又一个问题,不仅顺利完成了桑塔纳轿车的产能和国产化任务,更一手打造了汽车零部件国产配套体系和质量检测平台,成为“桑塔纳国产化功臣”和“上海通用创建者”之一,为中国汽车工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陆吉安的时代,百废待兴,百端待举,孱弱的上海汽车工业,承载着党和国家、上海市民的深重期待和压力,更是中、德两国合作发展的重点项目,但面临的困境就是整个汽车工业体系几乎为零,德国媒体当时的评论说:“大众汽车好像在一个孤岛上生产。”德国人说的没错,那时的上海,的确是一座汽车孤岛。虽然作为东方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拥有很多汽车早期发展史的痕迹,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国家重工业统一部署中,上海并没有得到太多支援,一汽二汽都与上海无缘。

1958年5月5日,东风牌CA71型轿车在中国一汽的试制成功,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上海人就暗下决心,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汽车工业。他们找来了一辆德国产奔驰220S轿车作为原型,反向解剖并研究,苦苦还原仿制。那是多么艰苦的杂牌军奋斗史,当时上海所有的规模性工业企业,几乎都参与其中。上海汽车底盘配件厂负责底盘和悬挂等部件,上海内燃机配件厂负责发动机,上海郑兴泰汽车机件制造厂负责变速器和齿轮部件,上海汽车装配厂负责车身制造和整车组装。然而在这之前,这几家企业只拥有制造三轮载货车的生产经验。9月份,由于发动机实在是无法自我研制,装载了南京汽车制造厂NJ050型发动机的凤凰牌轿车,就成为上海汽车的一个历史开端。跨越33年,仅仅生产了79525辆的这款轿车,成为了上海汽车工业伟大历史征程踏出的第一步。一直到1983年4月1日,第一辆上海桑塔纳轿车在上海汽车制造厂组装成功,中国汽车历史的指针,才算部分拨回到了上海时刻。

桑塔纳项目启动时的上汽,当时还隶属于上海农机公司,其名称甚至很长时间里都叫上海拖拉机汽车厂,厂房设备大多是20年前甚至解放前的存留。经过三年的合作生产,桑塔纳项目依然停留在进口部件再组装的低端水平。

“大企业不能满足于做‘加工车间’!企业要壮大自身,归根结底离不开核心技术。要通过高层次的兼并,集成全球资源,掌握知识产权,提高我国汽车的创新和研发能力。“上汽人掷地有声地说。坚持技术立厂,坚持科技创新,这是陆吉安和上汽公司从始至终的根本宗旨。陆吉安同时还身负另一个重要的职务,上海市轿车国产化协调办公室主任。在国产办的带动帮助下,围绕上汽为核心,全上海市乃至全国的汽车配件配套厂,集中一切力量推进汽车部件国产化进程。经两年的努力,桑塔纳国产化突破了40%。在这段时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整个供应链体系,在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上都大幅度提高。在1987年时,桑塔纳的部件中只有轮胎、收音机以及天线是国产的,而到了1998年,整车超过90%的部件都由当地生产商提供。

解放思想,突破体制,是当时改革开放的宏观环境。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上汽也获得了极大的探索空间和改革权限。受当时经济特区的启发,陆吉安提出了“生产特区”想法,把承担国产化任务的车间从设备到人员,全部按照现代化标准进行改造。“生产特区”作为管理样板推出后,其他车间纷纷效仿,引发了全厂管理水平脱胎换骨的升华。桑塔纳国产化的成败,关系到国内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的命运问题。上汽的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汽车工业的新路子。“七五”期间,整车与零部件的投资比例1:1,在“八五”期间,高达1:2。桑塔纳在全国率先建成达到当时国际高水平的零部件基地,也为后来进一步发展轿车生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上海通过桑塔纳项目的引进,彻底改造了一个行业,不仅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而且成功打造了后来上海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而从全国范围看,上汽大众在探索中国轿车工业合资经营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滚动发展的道路,为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轿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与世界接轨的经验和成功的实践模式。

不可置否,上汽集团早期的成功与和德国大众的成功合作有莫大的关系。大概是看到了这种成功合作带来的机遇,1997年6月,通用汽车集团也决定和上汽集团合作,建立了合资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与通用的合作同样非常成功,在2000年-2004年,上汽集团总销量较之前翻了一倍,其中大部分就来自上海通用的贡献。上汽通用项目,也同样成为上汽集团在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大开发中的重要里程碑。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汽车合资项目和上海市一号工程,从打下第一根桩,到首辆别克轿车下线,仅仅耗时17个月,创下了汽车整车制造工厂的全球记录。上汽的改革发展史,就是中国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典范样本。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坚持不变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建设精神,到不依附他人坚持发展独立的全工业制造体系,上汽所走的,这是同样一样道路。

上汽集团相比许多自主品牌,相对更有历史。但我们将上汽集团的发展史看下来,才知道上汽真正的崛起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其地位的稳固和高速发展都是在近30年左右的时间内发生的。而上汽集团的“发家史”也恰好是一个“合资史”,早期与德国大众的合作以及后来与美国通用汽车的合作都是上汽集团高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荣威是上汽集团真正具有完全自主权的品牌,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品牌。于2006年10月推出,取意“创新殊荣、威仪四海”。荣威发展迅速,其产品已经覆盖中级车与中高级车市场,“科技化”已经成为荣威汽车的品牌标签。荣威品牌口号为“品位,科技,实现”。

2005年7月22日,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收购了英国MG罗孚汽车公司及其发动机生产分部,开创了中国企业收购国外著名汽车企业的先河,收购合并之后的公司叫南京名爵汽车有限公司。新公司重新整合了原英国名爵罗孚公司和南汽集团的资产与资源,将国际一流的工艺装备、研发设施、整车发动机制造技术、顶尖的技术管理人才以及MG品牌集于一身。2007年四月,上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汽集团)全面收购了南京汽车集团,因此也成为了MG品牌的新主人。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团通过收购获得的英国MG品牌于2011年4月13日在英国的长桥(Longbridge)工厂正式开始量产,量产车型为MG6。虽然这个品牌是英国的,但目前已经完全归属中国上汽集团旗下,能在海外建厂生产值得肯定,尤其是在英国这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1996年的时候,上汽集团的年总产量为30万辆,2010年,上汽集团年产量达到358万辆,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2019年,上汽集团全年销售整车623.8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为22.7%,继续保持国内汽车市场领先优势的同时,实现新能源车销售18.5万辆,同比增长30.4%,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实现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35万辆,同比增长26.5%,排名国内汽车集团第一。

今天的上汽,不仅是全国产销量第一的知名车企,更是拥有自己的自主研发体系、拥有从设计到制造、从部件到总成、从系统到整车的世界第七大车企。单从桑塔纳和别克的成功来说,上汽已经初步完成了国家和人民所交待的任务。但从一家核心国企来说,上汽的历史职责和民族责任,却还有很多。大而不强,这是很多国企的通病,但对上汽来说,却始终心怀生存忧虑,要在强手如林的汽车产业,真正打出自己的天地,仅仅依靠几款走红的合资车型是不够的。伴随汽车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更新换代,深耕十年的上汽,依然持续不断的创新投入。在上汽人的心里,创想、创新与创造的道路,是永远没有终点的。

老一代开垦拓荒,新一代自由畅想。如果要问,上汽的改革开放40年,留给了后人什么启迪和意义,最大的莫过于人的传承和精神不朽的回响。40年,于历史是一瞬间;于中国,可以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于汽车行业,是从无到有,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于上汽,则是从零到年销售额近万亿的中国第一大车企。未来,还有很多40年在等待中国和上汽,创新和奋斗则是永远的主旋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