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点“苦”,尝尝“酸”,长夏养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葉一如来 2020-06-22


本文作者:邱健行(右一),生于1940年,首届全国名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瘀血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夏至后万物至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尽管外面的气候依旧火热,阴寒之气却已开始悄然萌动。

这一时节脾胃病患者增多,尤见于岭南地区,且一般伴随舌苔厚、白或黄腻的症候。这与珠三角的人喜欢喝凉茶,喝多了却容易脾虚有关。潮湿闷热的高温天气,影响食欲,胃纳差,久而久之形成岭南特有的脾胃病。

张景岳有言,“长夏应脾而变化”。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固阳除湿健脾胃。



1

夏季健脾胃该怎么吃?

适当吃点酸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过多而易丢失津液,多食用酸味食物可使皮肤腠理适当收缩,防止出汗过多。日常饮食中,适当多吃些西红柿、葡萄、乌梅、山楂、柠檬、草莓等酸味食物,既能敛汗、止泻、祛湿,又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让你的脾胃安适一夏。

适当吃点苦


盛夏季节,炎热又粘腻的感觉往往让很多人食之无味或食欲不振,但是对于苦瓜、茶叶、杏仁、巧克力、咖啡等苦味食物却是“津津有味”。这些苦味食物具有一定的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血管舒张等作用,天气炎热时适当吃一些苦味食物,不但能够祛湿除燥、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开脾健胃,还能够提神醒脑,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是夏季清凉解暑祛湿的佳品。

谨慎选择寒凉食物


夏季是阳气旺盛的季节,天气热时,适当吃些雪糕、冰淇淋等凉食或喝些冷饮,会让人感觉身心舒爽,但也不可过量食用,以免损伤阳气,伤及脾胃,甚至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多清淡少油腻


夏季天气炎热,暑湿当道,易使人脾胃失调、运化呆滞,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减弱,因此,夏季应少吃油腻、醇厚、辛辣食物,以免伤害脾胃,影响营养消化与吸收。而淡食物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夏季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宜,少煎炸,少油盐,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

稀食为宜


夏季消暑饮食宜增加稀食,如在早晨及晚餐时多喝粥, 在午餐时多添加一碗汤,就可以很好地达到防暑降温的功效。另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可以多吃些新鲜蔬果。

2

夏季调养脾胃该怎么做?

调节室内气候


室内气候包括温度、湿度、日照和通风等,适宜的室内气候是保障健康起居的重要环节。以调节温度为主,室内温度以25~28°C、 室内外温差不超过10°C为宜,可利用空调机的除湿功能,将室内相对湿度调到 40%~60%,这样的居室环境,人体会感到非常舒适,精神状态良好。

避免过度吹空调


夏季空调吹出的冷风为外寒,易侵犯脾胃,引起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因此,在夏季时我们要避免过度吹空调。使用空调时必须注意通风,应定时打开窗户,关闭空调,增气换气,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宜每两周清洗空调机一次。当我们要从空调环境外出时,应当先在阴凉的地方活动片刻,等身体适应后再到太阳光下活动。长期在空调室内者,应该到户外活动,多喝开水,加速体内新陈代谢。

适度运动


体内湿气越重的人,越该运动,否则体内瘀积的湿气就会越多。运动出汗是很好的祛湿方法,应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可以尝试跑步、健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泡脚祛湿防暑


夏天泡脚,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夏天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季节,此时用温水泡脚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的脏腑机能。特别是先天脾胃不好的人更适合夏天泡脚,当脾胃功能正常时,就不容易被湿气侵犯,夏天因湿气过重所出现的食欲不振、爱犯困、没精神、容易烦躁等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艾灸拔罐祛湿


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雨季养生。经常艾灸可以祛除体内湿气,预防各种疾病。湿气较重的人可以选灸中脘穴、丰隆穴、曲池穴等利水祛湿穴位。拔罐对祛除体内湿气也有一定的作用。拔罐时可根据需要选取脾俞穴、中脘穴、阴陵泉穴、足三里穴等穴位。通过拔罐疏通胃经和脾经,才能运化水湿,祛除体内湿邪。

3

夏季调养脾胃食谱

黄花菜百合茶

本品能解暑祛烦、疏肝理气、养心安神,适合亚健康人群,如心烦、失眠患者食用。

01

材料

黄花菜30克,百合3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将黄花菜、百合洗净,剪去根蒂。

2、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加入黄花菜、百合。

3、用中火将黄花菜、百合煮至熟后,加入适量冰糖,搅拌至融化。盛出即可以汤代茶饮用。

02

肉末苦瓜条

本品具有解暑祛烦、疏肝明目、补肾健脾的功效,适用于心悸、心慌、血脂紊乱、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

假装是一个标题

假装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副标题

材料

苦瓜200克,红椒15克,肉末90克,葱段、姜片、蒜末各少许,盐、鸡粉各2克,食粉、料酒、生抽、水淀粉、食用油各适量。

做法

1、沸水锅中放入少许食粉,倒入切好的苦瓜,煮2分钟至断生后捞出备用。

2、用油起锅,倒入所有食材拌炒均匀。

3、加入盐、鸡粉、炒匀调味,倒入适量水淀粉勾芡,将炒好的菜肴盛出即可。

松仁丝瓜

丝瓜通经络、凉血解毒;松仁滋阴养液、补益气血、润燥滑肠。这道菜较寒凉,适合湿热、痰湿体质者食用。

03

材料

松仁20克,丝瓜90克,胡萝卜片30克,蒜末、姜末各适量,盐3克,鸡粉2克,水淀粉10毫升,食用油5毫升。

做法

1、沸水锅中加入适量食用油,分别倒入胡萝卜片和丝瓜,焯至断生后捞出。

2、松仁入油锅翻炒几下,然后捞出。

3、锅底留油,将蒜末、姜末爆香,再将胡萝卜、丝瓜倒入,翻炒后加入盐、鸡粉调味,加入水淀粉,收汁即可。

04

竹叶芦根茶

芦根水能解暑清热除烦,淡竹叶能清毒热,二者合用适合湿热体质或痰湿体质、胃热口渴、胃胀而消化不良、小便色黄者。

假装是一个标题

假装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副标题

材料:

鲜芦根5克,淡竹叶3克。

做法:

1、将鲜芦根与淡竹叶分别用清水浸泡洗净。

2、将洗净后的鲜芦根与淡竹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煎煮。

3、当煎煮至药材析出有效成分后,即可关火盛出,以药液代茶饮。

夏季是脾胃容易受损的时节,

也是调养脾胃的好时节。

让我们一起顺时调养,

给脾胃更好的滋养!

 【来源:邱健行名中医工作室,作者:邱健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