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只怪鸟, 是齐白石第三次北漂时的一张小画稿, 据说卖了4.2亿! 有人给它取名叫“趣儿”! 齐白石在上面写道: 己未六月十八日与门人张伯任,在北京法源寺羯磨寮间话,忽见地上砖纹有磨石印之,石浆其色白,正似此鸟,余以此纸就地上画存其草,真有天然之趣。 齐白石所说的法源寺, 是他北漂时常常借住的一座庙舍。 法源寺位于北京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东侧, 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 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刹。 一天, 齐白石的一位叫张伯任的学生来找他, 二人在寺中的羯磨寮间说话。 齐白石忽然看到地砖上有一个石浆印子很像一只鸟儿, 觉得特别有趣儿,就随手找了一张纸, 蹲在地上,照着样子描了下来。 就这么一张小稿,直到齐白石去世, 将近四十年的时间,他一直带在身边! 这地上若鸟的砖纹,很多人可能选择忽略, 之所以能够让齐白石注意到,并认真勾下留稿, 必是有感动他的东西, 这个答案应该就是他写在鸟儿翅膀上的“真有天然之趣”。 他开始寻找“真有天然之趣”的东西, 或者说他开始把这样的一种格调作为创作的根本。 我们爱看齐白石的画儿, 除了爱他的技法,爱他的色彩, 其实骨子里打动你的是他带来的真趣! 齐白石的画似乎是三笔一个小鸡,五笔一朵荷花。 但是,在他数年来的遗稿中却是一千笔、 一万笔工细的摹写着前人的画稿, 也记录着他自己从生活里所获得的形象。 我们除了感慨齐白石先生有双发现美的眼睛外, 同时也为他对艺术的虔敬所折服。 更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大师是炼成的。 正如齐白石在一幅画中所题: “尽了力子烧炼,方成一粒丹砂。” 看了齐白石的画稿, 才知道大师不是随随便便练成的! 由简入繁,由繁入简, 返璞归真才是更胜一层的功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