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云南省2019届第二次省统测的一些问题 ——以诗歌鉴赏为例

 云帆诗友会 2020-06-22



云帆视点

浅谈云南省2019届第二次省统测的一些问题

——以诗歌鉴赏为例



       刚刚结束的云南省第二次省统测,对于其中的诗词鉴赏,我存有诸多不解,今不揣冒昧,借此机会与各位同仁探讨一下。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大酺

杜审言

毗陵震泽九州通,士女欢娱万国同。

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

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

火德云官逢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答案C)

        A.首联点题,写大酺之事,“九州通”“万国同”为全诗构成了恢弘辽阔的背景。

        B.颔联用拟人、夸张手法展现大酺场面,写景生动,想象奇特,虚实相应,气势雄伟。

       C.颈联描写梅花飘落,柳叶新发,营造出初春乍暖乍寒、春寒料峭、冷风劲吹的意境。

       D.此诗语言雅致明快,对仗工整,格调清新,气象博大,给读者一种高远浑厚的美感。

       15.此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1与民同乐,充满欢喜与自信。

       2赞颂大酺的盛况,感情饱满,气壮山河。

       3为民祈福,讴歌盛世,全是一片赤诚真心。

       《大酺》此诗是杜审言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别开生面,重点突出民间欢娱,传达出诗人与民同乐的情感。诗歌常用古名,以求典雅不俗。首联连用毗陵、震泽、九州三处地名,构成一个恢宏辽阔的意境。以此辽阔的背景,以便于感情的铺陈。从大处落笔,包举全国。承接"士女欢娱万国同"一句,便是有意点题,抒写大酺这普天同庆的欢乐日子。

       然而,颔联应该是承接首联,具体叙述"士女欢娱"的景象。“伐鼓撞钟惊海上”“新妆袨服照江东”两个场面的描写,夸张表现了庆祝活动的声势,以及庆祝场面的热烈壮观。其中“伐鼓撞钟”均为动作,按照对仗的原则,“新妆袨服”同样为两组动作。即便有人要说“新妆袨服”是两组事物,该句的事物也没有被人格化,没有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因此“拟人”的说法便属于牵强附会了。杜审言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句子——“啼鸟惊残梦,飞花搅独愁”,其中“啼鸟惊梦”“飞花搅愁”便是拟人。鄙人雅好诗词,潜心研究多年,略有见解,但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特意请教了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程地超教授,程教授说:“除了杜氏在以人观物外,未见何物以人及物。何来拟人?”云南省诗词学会会长朱籍先生亦未读出颔联有拟人的手法。另外,颔联两句场面描写,说的是民情振奋,钟鼓齐鸣,欢声雷动的景象。可以说是作者见到的,也可以说是作者想象的,若非要说是虚实相应,确实难以服众。

       颈联“梅花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借景抒情。写梅花飘落,柳叶新发的景象,应是乍暖还寒的冬末春初季节。 “白雪”皑皑,柳条青青,一派春回大地的景象。除春,冰雪消融,万象更新,给人以希望。柳条正遇好风,如百姓遇到明君,皇恩浩荡,如沐春风。然而,从地理常识上去分析,冬末春初的时候,冰雪初消,偶尔春寒料峭、冷风劲吹并没有什么问题。春风自然是好风,可是春风不一定和煦温暖。因此,C项答案上说“营造出初春乍暖乍寒、春寒料峭、冷风劲吹的意境”单从句意上理解,并没有什么问题。若按严谨程度来说,BC两项都是错的,但C项的分析过于浅显,导致意思模棱两可,足以受人诟病。

       尾联“火德云官逢道泰”一句有意赞颂武则天顺民意得大道,文武群臣时运亨通,国泰民安。“天长日久属年丰”,承上句意,意在祈盼,愿国家长治久安,年年五谷丰登。以情始,以愿结。可谓浑然。但是这类应制之作,几乎全部是歌功颂德之词。要做到清新明快,气象博大,本就不易。相比而言,我倒觉得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一诗饱满飞动。今天读起来,对诗中描写的景象仍然感到神往。甚至如果在春雨中登上北京景山俯瞰故宫及其周围景物的时候,还能够联想到"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的诗句。不使人感到是可厌的颂词,依旧具有艺术生命力的诗,才称得上真正的“高远浑厚”。

       明代胡应麟评论此诗“极高华雄整”是针对《大酺》主题来说的,要说是气象博大,与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相比,似乎是弱了一些,但也能给读者以高华雄整的美感。诗词的造意取词、取象设色,主要在于诗人的胸襟和气度和个人修养。

       2013年《京华日报》曾发表一篇题为《高考命题出错专家:命题者态度不够严谨》的短评文章,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评论认为:“从初审到复审会经过多道程序,考题出错是多道程序出现问题的结果。”我不是有意诘问命题者,也并非想对这次省统测说三道四,而是站在一个专业的角度,分析这道试题的严谨性。我想作为一个命题者,应该具有专业的功底,认真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精益求精的信念。我不敢说这道试题的命制者不懂诗词,最起码他不懂《大酺》这首诗。以至于分析如此简陋,答案如此粗制滥造。站在专业的角度是应该予以批评的,这种态度既是对考生的不负责,也彻底暴露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15题答案如此草率,绝非一个专业教师应有的素质。至于 “感情饱满,气壮山河”“为民祈福,讴歌盛世,全是一片赤诚真心”等句子并非是诗歌的情感,人的喜、怒、哀、乐、闲、愁、思、恨皆为情感,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思乡怀人、寄情山水、长亭送别、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都是诗歌情感的具体体现。下面让我们.来看一道高考题,读一阕词,通过答案来领略情感变化。

        2016年江苏卷高考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下阕先以杜甫思慕李广之心,隐喻晁、杨亲爱自己之意,盛赞晁、杨不以穷达异交的高风,表现了作者宠辱不惊、无所悔恨的坚强自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一句,借汉言宋,感慨极深沉,讽刺极强烈。一是汉时开边拓境,健如李广者本不当投闲,然竟亦投闲,可见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乃古今之通病,正不必为之怅恨;二是汉时征战不休,健如李广者尚且弃而不用,今日求和讳战,固当斥退一切勇夫,更不必为之嗟叹。这从反面立意,表达了作者痛恨朝政腐败,进奸佞而逐贤良,深恐国势更趋衰弱的心情。“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一语隐喻奸佞之人的阴险和卑劣,并以点明题语所云“夜读”情事。

       所谓“诗无达诂,文无达诠”,在诗词鉴赏中,由于诗的含义常常并不显露,甚至“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加上鉴赏者的心理、情感状态的不同,对同一首诗,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解释。刘辰翁在《题刘玉田题杜诗》中说:“观诗各随所得,或与此语本无交涉。”因此标准答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的昆明市第二次市统测,我的诗词鉴赏一题仅得了2分(满分6分),这就意味着阅卷者太专注于答案的权威性,唯一性,而失去了诗词“固有本语本意若不及此,而触景动怀,别有激发”的价值所在。对于某些诗词鉴赏的常识性错误我们应该规避,而对于诗词鉴赏的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可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各以其情而自得,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人给自己画无数个框子把自己框起来,然后迈出去就成了勇敢,守在框子里就成了坚持。”学习诗词,应该跳出框外,“侧出其言,傍通其情,触类以感,充类以尽”,法国诗人瓦勒利说“诗中章句并无正解真旨。作者本人亦无权定夺”,亦如是也。

       古诗词鉴赏在高考当中的均分一直不高,我想大概有两个原因,要么是教师不会教诗词,要么是教授的方式太死板,一切以参考答案为准,姑且不谈这种缺乏主观性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将诗词鉴赏带入一个死胡同,这是更值得反思的问题。

作者简介

       侯兴黉,字穆少,号君岚,别署锄雨阁主。云南东川人,高中语文教师。中华古典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云南省诗词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云南省传统文化研究会特邀诗人、云南翠微吟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先后被聘为《大学语文》、《中国文化概论》副主编,主要研究唐宋诗词鉴赏及传统(礼仪、服饰)文化。作品散见各大报刊媒体,有诗集《鹭轩主人存稿》《锄雨阁吟稿删余》(未刊)。与诗友合作出版《翠微吟草》。有论文及学术文章散见《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研究》《中学语文》等书。学诗于金水先生。

声明:

      作品由投稿作者提供,文责自负。赞赏不返还作者。部分图片转自网络,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版权人有异议,请联系编辑删除。

参看: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一辑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二)

我能记住的当代诗词篇章和金句 | 第三辑

打开如下链接,可赏读侯兴黉更多精彩作品:

一旦风云扶正气,从教兰蕙引归魂丨侯兴黉近作十六首

锄雨阁词评一则

相逢杯酒称兄弟,别有新交胜故人丨锄雨阁主人诗词近稿為憶深燈燈下事,唯將紅豆覆金杯丨侯兴黉岁杪吟稿

侯兴黉古风选辑

几度临风花落槛,十年失意月销魂丨侯兴黉爱情诗词十六首
【云帆诗家】侯兴黉·南风若肯长虚待,定趁晴光共一楼
【诗词人物】侯兴黉·别有幽怀传笔底,谁堪蓬鬓上眉间

云帆·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熊东遨  杨逸明 范诗银 李树喜 周笃文 刘征 高昌

陈永正 熊盛元 刘梦芙 秋扇 周燕婷 林峰 张海鸥

胡迎建 刘庆霖 段维 江岚 陈仁德 邓世广 蔡世平

钱志熙 抱朴书生 史外外史 沈华维 张金英 方伟

金水 星汉 刘能英 苏些雩 张红果 武立胜 赵京战

郎晓梅 潘泓 无名 李葆国 韦树定 耿立东 师红儒 

包德珍 崔杏花 廖国华 姚泉名 刘道平 李子 阿朱

宋彩霞 杨强 天许 何智勇 吴化勇 萧剑勇 渠大白

卢象贤 周泽安 张智深 陈逸卿 戴霖军 吴瑾 深南

林丫头 何其三 宁静 何静 倾一阁 廖海洋 黄飞鹏

安全东 张家安 张晓虹 孔繁宇 王守仁 丁欣 王旭

雍平 赵英 赵秀敏 曾俊甫 王连生 王超群 郑邦利

李俊儒 汪冬霖 楼立剑 徐俊丽 白林中 张栋 屈杰

陆玉梅 刘曙光 杨森翔 国印周 赵义山 曹阳 郭七

莫真宝 李伟亮 王纪波 王海亮 莫雨涵 何芳 何强

楚家冲 楚成 祁丽岩 周维芳 半隐庐 韩倚云 月白

落雪听禅 刘泽宇 董学增 郭定乾 姚晓明 东阁茶

张明新 林看云 胡文汉 刘南陔 杨春杰 眭谦 晋风 

崔德煌 邢涛涛  黄友富 程运钦 白鹤 徐守礼 鉴水

汪良忠 刘英明 燕河 李静 李梦痴 白秀萍 梦烟霏

尤悠 张芳君 老墨 李昊宸 马峥嵘 周路平 蔡红柳

杨新跃 孙文 枫叶 韩保汇 蒋世鸿 王善同 张庆辉

木樨 玉蟾 时玉维 黄爱和 刘希波 查筱英 左启顺

风清 梅庐 龙佩 匡晖 姜彬 曹辉 曹继梅 陶永德

朱思丞 非也 何鹤 戴爱琴 彭中文 王映锦 邓寿康

曹谦 潘松 胡水莲 华慧娟 侯兴黉 海天风 马建华

海燕 安儿 杨勇民 桐荫 夜轻寒 风马驴 郑晓京

谢郎 月儿 王柳华 陈志文 冯恩泽 程良宝 熊华禄

毛谷风 程裕祯 小雨 孙才 唐云龙 李如意 蒋有亮 

周向东 雨虹 老胡 严锦尧 蒋昌典 陈雅国 周吉潭

秋水 柳金虎 汪时健 晓梦 郭亚军 李正安 杨景乔

傅占魁 褚宝增 邵天柱 冷迎春 文裳 郑杰 刘红霞

辜学超 朱泽民 陈少聪 晏水珍 王惠玲 陈越 文森

金锐 顾青翎 王瀚林 苏小隐 段兴朝 子乙 武建东

萧雨涵 南风 翁寒春 梦欣 文弱 卢星 马征 刘燕

王蛰堪 江合友 郭宝国 阮莉萍 邬小香 刘军 张晶

楚凌岚 王永江 沈尘色 钟振振 黄启深 张琳 易蓉

苏俊 倪昌盛 高寒 刘秦文 傅筱萍 杨益安 张奕

周啸天 王少轩 胡平贵 周逢俊 钟子邦 瘦竹 单良

王海娜 张彦彬 刘清天 雷海基 张正清 刘金平

李清安 何永沂 潘乐乐 横道子 詹三霞 李晓明

郑欣淼 陈麦岐 陈显赫 闫双时 杨宝翔 樊令 声礼

陈少平 林志雄 杨敏 樵风 田茂 大凡 洪君默 李兵

南广勋 吴汉林 许建军 涂宏飞 姚从新 王红娟

周达 布凤华 范义坤 孙临清 张洋 余秀玲 罗小娟

徐晋如 染清尘 凌泽欣 陈思明 梁风 黄莽 周晶

秦凤 静如 土土 宋晓光 张小红 璐雨诗 曹初阳

侯兴黉:浅谈云南省第二次省统测

编审:抱朴书生;编辑:璐雨诗

本专辑由云帆诗友会独家呈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