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工业的发展中,随着注塑行业的兴起,“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已成为主流趋势,现在的注塑成型都在加大生产效率,推行自动化生产,大量的投入使用机械手,减少人工开销。
一、运动方式 今天所讲的内容:两次顶出机构—水口针延时顶出机构。刚开始听见这个结构的时候,我以为是注塑机的延时顶出,在顶针上设置延时顶出产品,为什么叫机构? 通过一番了解后,原来是在模具上做手脚,注塑机开模后,注塑机的推板顶棍在推动模具的顶针板向前运动时,产品先顶出一段距离(比如10mm),将浇口拉断后,再顶出水口和浇口。本以为很复杂,事实上非常的简单。下面我们一起进行探讨这个机构的巧妙之处。
二、制作原理 制作方法一: 原顶针板和水口顶针原封不动,增加一节顶针,反向接到水口针上。在顶针底板需要延时顶出多少距离,在底针板避空多少距离,避空的深度以达到需要的延时距离为准,如图所示,使用这个机构不仅可以提高自动化生产,而且在模具制作上,加工简单又较为低廉。 制作方法二: 因为水口针有避空距离,而当塑机顶针板后退时可能水口针还有一段距离还是顶出的状态,还是在顶针底板上做文章,将顶针底板拆成活动块和固定块,在活动块上增加弹簧使其复位,但是这样制作占用空间大,如图所示。 三、机构作用 1.在使用潜伏式浇口时,产品和水口一起顶出,浇口会划伤产品表面,而使用延时顶出,可以很好避免这个问题,还可以减小“胶屎”的出现,如图所示。 2,方便机械手拿取。当产品和水口一起顶出时,难免会因为机械手的吸取和夹取动作一致,有时会夹不上水口,或者水口夹偏,产品和水口不能按照指定位置掉落。而使用延时顶出基本不会出现这样问题,每一次机械手都会夹到和落到指定的位置。 3.产品使用侧进胶时,产品和水口是连接一起的,而模具使用延时顶出后,先顶出产品,而水口由于有拉料沟强行将浇口拉掉后,再顶出水口。 4.用在筋位比较深的产品,使用机械手可能,一次顶出产品不能脱离模具,使用延时顶针辅助产品受力均匀的脱离模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