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意解13——15(为官之道)

 存在与发展 2020-06-22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受到推崇和羞辱都会感到不安,把社会忧患当做伤害自己身体一样重要。宠辱若惊是怎么回事呢?推崇是得到下面人的认可,得到也不安,失去也不安,这就是宠辱若惊的含义了。为什么把社会忧患看做是伤害自己身体一样重要呢?我之所以是有忧患意识的人,因为是我有身体的存在,假若我没有身体的存在,就没有忧患意识了。因此,把天下看做和自己身体一样重要的人,就可以保护天下。爱天下就像爱自己身体一样的人,就可以治理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见原来没有看过的事物,叫做疑惑。听到原来没有听说过的事物,叫做隐蔽,接触到原来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叫做稀少。这三种情况都不能立刻弄明白,所以归结为是一样的问题。这个一样的问题就是:上面不知道他来自哪里?下面不知道他去往何方?反反复复地也弄不清楚,就好像不存在这种事一样。虽说原来没有见过,但他还存在。虽说原来遇到过,但是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就是那种稀里糊涂的感觉。想迎着他找不到他来的原因,想跟踪他找不到他去的理由。如果遇到以上这些问题,就要从历史上去寻找答案,来解释现在遇到的问题。更多的了解历史,才是认识道的法则。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译文:

       历史上做事高明的领导者,神秘莫测,精通天下。高明的程度使人琢磨不透。既然琢磨不透,就勉强形容一下他吧!做事之前有准备,就像冬天在冰面上行走一样,每一步都小心谨慎。做事之后有防备,就像害怕周围邻国攻打一样。很守规矩,就像到别人家里做客一样。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退离,就像冬天的冰即将融化一样。始终保持不变样,就像古老的枯树一样。眼光很长远,就好像容入了很多东西。站在人群里,看不出和别人不一样。谁能够把混乱的社会通过治理,渐渐的清明。谁能够把贫弱的社会发动起来,渐渐的焕发生机。有此道的人,不能满足。只有不能满足,所以就不会阻断新的发展。

点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活着就有忧患意识,没有忧患意识那是死人。能得到老百姓的推崇,把国家的荣辱看做是自己的荣辱,把国家的安危时刻放在心上,这才是真正的领导者。那作为一个领导人或管理者应该怎么去做呢?第十四章给出的方法是多多向前人学习,多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根据前人总结的经验道理,结合现在遇到的情况,就可以找出管理的方法了。第十五章就明确指出了,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管理者或领导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