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宣宗朱瞻基贵为一代明君,为什么不顾名声执意要杀害亲叔叔呢

 江山携手 2020-06-23
朱高煦与李世民有诸多相似,都是勇冠三军,都是排行老二,都被父亲埋下了欲望的种子,二人的结局却是天壤之别。
宣宗朱瞻基前去看望被幽禁的叔叔——汉王朱高煦,了解一下这位谋反失败的叔叔的近况。不料,朱高煦故意绊倒了朱瞻基。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把朱高煦扣住,又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了。朱高煦的死属于咎由自取,他是一位屡教不改的野心家终致灭亡。可以肯定的是,朱棣给儿子埋下了欲望的种子,也就如同埋下了灭亡的导火索。
父亲朱棣给儿子埋下欲望的种子。靖难之役时,朱棣在浦子口被朝廷军队击败。当见到朱高煦率军赶到时。朱棣大喜道:“我儿应当奋勇战斗,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于是,朱高煦亲率军队力战,终于将南军击退。从此,皇位在朱高煦的心中成为一种追求。无独有偶李世民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这就是为何朱高煦常以李世民第二自居。唐高祖武德七年,李渊到宜君县仁智宫避暑,留太子李建成监国。此时,李建成做了一件错事——给武将杨文干(曾做过李建成的护卫)送铠甲,后杨文干起兵造反了,这被指责为李建成要联络武将谋反。事后,李渊查清了事实——李建成送铠甲是真却无意谋反,杨文干起兵是被李世民的谋士蛊惑了。当时,李渊派李世民前去剿灭杨文干,临行前对李世民说道:“李建成的行为令我很失望,你胜利后,我会把太子位给你。”看看吧,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言归正传,我们来看一下朱高煦的谋反之路。永乐二年(1404年),成祖册封朱高煦为汉王,另其前往藩国云南。经过数次动情地求父亲后,朱高煦免于前往云南。永乐十三年(1415年),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但仍不愿前往,甚至杀害朝廷大员。明仁宗病逝后,太子朱瞻基从南京赶往北京奔丧,朱高煦打算半路设伏、截杀朱瞻基。另外,靖难之役时,朱高煦多次立功,仗着父亲朱棣的喜爱,朱高煦多次请求增加护卫,以图增加自己的实力。可见,这些都是朱高煦野心的具体表现。
父亲朱棣去世后,尽管朱瞻基对他百般宽容只是助长了朱高煦的野心。开始了在南京到北京奔丧的路上,朱高煦暗算朱瞻基未遂。朱瞻基继位后,他对朱高煦的赏赐厚于其他王府。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请求,宣宗都按照他的意见照办。宣宗这些不计前嫌的宽容,没能换来朱高煦的安稳。再看一下朱高煦的悸动的心、僭越行为,便于了解他的覆灭之路。
终于,在朱瞻基即位的第二年,朱高煦反了。朱瞻基接受大学士杨荣的建议御驾亲征。参与谋反的士兵,出卖了朱高煦,要将他献出,以求皇帝赦免。知道此事的朱高煦,自己投降了。仁厚的朱瞻基并没有处死叔叔朱高煦,只是将他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之后,便有了前文中朱瞻基被绊倒的那一幕。
可以说,朱高煦的死是自取灭亡,宣宗多次想放过叔叔,但是还是被他无底线的行为激怒了。朱高煦的失败是很明显的,没有自己培植势力想要反叛,就是痴人说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