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散文佳作:打麦场

 小桥流水444ohz 2020-06-24

乡土散文佳作:打麦场

生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都应该知道打麦场。

那时是农业合作社,一个自然村是一个生产队,上面是大队公社。土地大多都在生产队手里,农民手里只有很少的一点自留地,种点蔬菜什么的。由于拥有大量的土地,所以那个时候生产队的打麦场非常大,大到足有两三个篮球场那么大。作者那时候虽年龄小,但对生产队的打麦场却记忆深刻,因为那打麦场上有着许许多多的童年乐趣,和许许多多童年的回味。现在土地都分到农民手里了,打麦场也变成了一家一户的打麦场了,像过去那么大的打麦场再也见不到了,一家一户的打麦场都非常小,小得可怜。哪像过去那大打麦场,大到可晾晒许许多多童年往事。

打麦场是用石磙碾子碾压出的一块非常平整的土地。周边堆着些非常大的麦秸垛草垛和高粱玉米秆之类的柴禾垛,那些都是生产队公家的东西,我们只有看看和在那玩耍的份儿。

我们的童年时期,中国经济非常落后,农村就更落后了,真是到了一穷二白的地步,吃不饱肚子经常的事。

乡土散文佳作:打麦场

春天一来,我们便提着篮子到打麦场边挖野菜,荠菜羊蹄子颗颗等野菜打麦场边非常多。我那时候非常调皮,挖着挖着就跑去大草垛跟前玩去了,拽着草垛上的草往上爬,碰到草垛上安家的母鸡就喜笑颜开了,那母鸡生了一冬的蛋,只等春天一到,抱个大窝,子孙满堂,突然闯入我这么个熊孩子,吓得到处乱飞,我则给它来个一窝端。母鸡们心有不甘便怒目而视地瞪着我,我那时虽然个子小,但也比母鸡个大多了,母鸡们只好敢怒不敢言地围着草垛直打转,唱着悲哀的歌。所以别人都是挖了一篮子野菜回家,而我则是“挖‘了一篮子鸡蛋回家。

到了夏天,那打麦场就更热闹了,全村的男女老幼每人扯条草席,都到打麦场上去睡。打麦场离村庄有一段距离,又没其它东西遮挡,小风凉丝丝的,好不惬意。躺在草席上仰望天上的繁星,感觉那星星离自己非常近,生怕它挂得不牢,掉下来砸到自己,于是拼命地往大人跟前挤着睡,认为万一星星挂的不牢掉下来,大人个大,也能把它接住。偶有在打麦场说大鼓书的,那简直比过年还开心,睡在草席上听说书,但往往只听个开头就睡着了。

到了秋天,秋月如银,月亮非常明亮,打麦场便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捉迷藏的好地方了。那时高粱叶玉米叶堆了满满一场,往哪一蹲,用高粱叶一盖别的同伴就很难找到你了。我那时应该是个最不地道的捣蛋鬼了,知道他们臧在高粱叶下面,不过懒得翻开高粱叶找他们,只在那里大吼一声,”好大的一条青花蛇啊&#;同伴们便会纷纷从高粱叶下钻出来,自己则在那笑得肚子疼。

冬天大雪纷飞,虽是那时经济条件不好,穿得破衣烂衫,但却也其乐无穷,打麦场的雪地又平整又光滑,伙伴们在上面打雪仗堆雪人,还用玉米粒儿给雪人装上几个大黄金牙,惹得乌鸦垂涎三尺,直冲着雪人呱呱叫。不知为什么感觉那时候雪下得比现在要大得多,一连好几天飞雪不断,都能下到半人深。扫一片雪,露出地面,再在上面撒点麦糠(粮食不舍得用)在那里,一根小木棍支撑着一箩筐,小木棍上拴一长长的绳通到草垛旁,冰天雪地里的麻雀们争先恐后地在麦糠上觅食,此时猛地一拉绳子,箩筐落下,麻雀们便被罩在筐里,多了拿回家煮了吃,少了就地扯把干草,烧了吃,也特香。

那时候感觉打麦场就是天堂,春夏秋冬都有无穷的乐趣在那里,总有层出不穷的玩法在那里。后来进城了,很少回农村了,偶尔回去一次,发现那儿时的打麦场早就没了,只有脑海的记忆里还能寻到那个打麦场的踪影。真想回到过去,回到过去那个打麦场上,再做一回儿时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