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事旧人】我和土豆有个约定

 新用户06868399 2020-06-24

我和土豆有个约定

文/王成海


记得岳父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说在过去的贫困岁月时期,有一对邻居,一家无儿无女就夫妇二人,生活相对比较宽裕;一家有孩子五六个,生活甚为贫困。生活好的那家每天吃饭的时候,尽管伙食不错,但家里死气沉沉。而贫困的那家,尽管伙食很差但吃饭的时候笑语喧哗,好是热闹。生活好的那家的男子很是奇怪,人家为什么吃饭的时候这样热闹?难道他们的饭比我们家还好?他带着疑问在第二天吃饭的时候找了个借口去邻居家一观究竟,当时邻居家全家人围了半炕,吃的是莜面糊糊煮土豆,由于糊糊里面面太少几乎都是清汤以致能把人的影子照在碗里,一个孩子的鼻子映照在碗里,误以为是土豆不停地在碗里打捞,结果引得全家人笑声不断。他于是悟出了一个道理,生活有时不因为富裕就感到幸福,幸福往往源自人的心情,来自那种和谐的气氛……

这让我不由想起我小时候吃土豆的情景。

据父母讲我从小就像和土豆有过约定似的,就爱吃土豆,吃饭有啥没啥千万别缺土豆。那个时候人们家普遍很穷,粮食少,就经常用土豆补缺,每顿饭几乎都要在蒸笼里熘半笼土豆,这正合我的口味,有时土豆少了,我甚至连皮一块都吃,母亲只夸我懂事节俭,我至今还真真切切地记得把土豆剥皮放在滴了麻油的盐汤里蘸着吃,那种香味和鸡蛋黄一模一样。

其实这还不是最好的吃土豆方法,最好的吃土豆方法莫过于下面这几种情景,那真是既有情趣氛围,又有愉快心情的吃法,至今想来都让人不由地心向往之。


在我们老家起土豆的时间一般是在中秋节之后国庆节之前这一小段时间,那时地里的其它庄稼已经基本收割完毕,土豆的蔓子经霜之后也大多枯萎了,这个时候土豆也就到了瓜熟蒂落的时间了。当时每家也就种三二亩土豆,尽管种的不多,但起土豆需要的工序较多,得有扶犁的、拉牛的、三四个捡土豆的和负责往家里运送的,因为用的人手较多,所以人们三两户临时组成搭档,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

起土豆人们一般中午顾不上回家而是连着晌干,为的是能够集中时间和人力完成一家的任务。所以在起土豆的时候,父母早早起床匆匆忙忙吃上一口饭带上一些月饼和开水,就套着牛车领着我们全家老少和临时组成的搭档赶往地里,到了地里简单地一分工就开始劳作了。串上两犁之后太阳就老高了,父亲看看日影大体估计了一下时间,就安顿我和弟弟到周围寻找一些干牛粪和枯枝败叶,准备点火烧烤土豆当作午餐的一部分,那个时候准备这些东西都极为容易,我们很快就准备到位,然后把牛粪点燃,待黑烟消尽出现红火的时候,提上半筐鹅蛋大小的土豆倒入火堆,然后再把烧红的灰烬埋上去,我和弟弟隔一会儿就奉父亲的命令拿着棍子翻动翻动土豆,到快中午时分,地里的土豆已经全部串了起来,就差捡拾和装车运输了,这时牛也乏了人也饿了,父亲把牛从犁上卸下来,放到附近已经收割了庄稼的地里任其自己寻觅草料,我们八九个人就席地而坐围着火堆一边歇息一边吃饭一边唠起嗑来。一帮泥腿子没有干净的面孔,没有漂亮的衣服,有的只是丰收的喜悦和其乐融融的欢声笑语。

此时说是吃饭其实就几个干巴巴的月饼和刚刚烧熟的土豆,人们拍拍身上的土尘,把手随便在身上擦擦,倒上一口开水,就一边说笑一边在两种食物中挑选自己中意的吃了起来。

土豆对其他人来说一般是副食,对我来说却是主食,把已经烧的和灰烬颜色无法区分的的土豆从火堆中拨拉出来,稍微晾晾,用身边的小石子把外面烧糊变黑的皮刮蹭刮蹭,土豆就一个个变得通体焦黄,秀色可餐,掰开来一股白气伴着土豆特有的清香直穿鼻孔,趁热把半个土豆填在嘴里,把土豆里面的绵沙和焦黄发硬的外皮一块嚼咬,那个感觉那个味道是无法言说的。如果这个时候再能就上一口农家酸菜,那就是最好的搭配了。别人在这种场合可能有一枚土豆就足够了,我可能得吃上五枚或更多,以致最终得母亲出面横加阻止而罢休……

                     三
秋收之后,家家户户都有了比较充足的粮食,该准备大半年的面了,那时人们家莜麦较多,于是平时闲置不用的炒坊,在秋末冬初的时候就日夜忙乎起来。我家炒莜麦好多时候都排在了夜里,估计前一家任务快要结束的时候,父亲、哥哥、母亲就用小木车把莜麦、炭、柴和所需的其它东西运了过去,当然也不能少了小半篮土豆。

待开始炒莜麦的时候,父亲和哥哥轮流把在锅上翻炒,母亲坐在锅头下烧火,到这个时候我和弟弟就迫不及待地要求母亲快点把土豆放入灶里烧烤,硕大的炒锅灶里至少可容纳一小筐土豆,母亲把我们选择好的土豆一枚一枚地用火铲均匀地摆在灶里柴火两旁的灰烬里,隔一小段时间就翻弄几下,用不了许久,细心的母亲就将土豆烤熟了,但烤的水平比我强多了,每个土豆的表皮都均匀鼓起,用手一扯外皮就轻轻地被揭了起来,里面就是一层焦黄的颜色,外面筋软,里面沙棉,好吃极了。我和弟弟总得吃个差不多,把脸都吃脏了也不愿意回去,直到瞌睡了还磨蹭着不走,最后总会遭到父母的训斥才悻悻而去,走时也不忘给姐姐和妹妹带几颗热乎乎的烧土豆。

大集体的时候,为了打发漫长的冬夜,许多人喜欢往饲养院蹭,因为在那里经常会聚集许多村里爱玩的人,他们利用夜晚的闲暇聚集在一块取乐逗笑,也算是那个特殊岁月的一丝亮光吧。

饲养院本来是队里照料牲畜的两个光棍老汉的住宿场所,家里由于时常烟熏气打,简直暗无天日,炕上除了一张破席子就是两卷脏不堪言的行李,但就是如此的环境却能吸引好多人光顾。每天晚饭过后,就陆续有人来到,来这里的大多是一些爱红火的人,他们有的会唱,有的会吹,有的会弹,有的会拉,有的甚至会说书等。尤其这两位光棍大爷也是爱热闹的性情中人,对所有来到这里的人不但不嫌弃,反而每天早早就熬上一锅浓茶,准备上半筐土豆,在那里恭候。待人们聚集起来后,人家在炕上热闹,他们却在地下忙乎,一筐一筐的柴火不停地往锅灶里填,反正饲养院不缺这些,以至家里暖和得像六月的夏天,除此之外他们还不时在地下给表演的主角端茶倒水,把烧在锅灶里拳头大的土豆捧给他们。

由于这里如此聚人气,所以也是我们小孩经常光顾的地方,但我们从未有过上炕的资格,只是在地下站站或窗外观观,至于喝浓浓的茶和吃热腾腾沙乎乎的土豆更和我们无缘,其他小孩看到此情此景不知有何感受,反正我一看到烧土豆就垂涎欲滴,这里吃不到就往家里跑。跑回家里,一般情况下炉坑里都会有几颗土豆,那是父亲为我准备的……

现在离开小时候吃烧烤土豆的岁月已经三十多年了,也因为身体之缘故再不敢多吃土豆了,但每每看到街上烧烤红薯的小摊就不由得想起家乡秋天起土豆的日子,想起和父母夜晚炒莜麦的情景,想起那个很脏却很聚人气的饲养院,想起旧日家里那个下面烤着吱吱作响土豆的小火炉……

啊,家乡的烧土豆,我一生的思念和最爱……
于2017.3.16日家中

敬告读者:亲爱的广大读者,本公众号“老事旧人”自开通以来,持续受到你们的关注青睐,点击率节节攀升,现在已经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在此,本人对你们表示十二分的感谢与敬意。

在本公众号开通的这两个月时间里,本人坚持每天更新文章没有一天间断,到今天已经整整六十篇了。但写作既是快乐的事情也是异常艰辛的事情,尤其本人正处于患病期间,如果长此以往身体实在难以承受,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如果身体允许,仍然每天更新,如果身体不允许,本人打算一周更新2到3篇文章,在此一并告知各位读者,望大家谅解,也希望大家还像以往一样坚定地支持我的公众号“老事旧人”,谢谢。
 2017年3月10日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分享“老事旧人”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