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书亮/察右后旗察汗淖村四个老汉筹办剧团纪实片《咱们村里的红火事》拍摄后记

 新用户06868399 2020-06-24
察右后旗察汗淖村四个老汉筹办剧团纪实片《咱们村里的红火事》拍摄后记
文/张书亮

题记:这里有我们可敬可爱的父老乡亲,他们的地位是那样的卑微,却又是那样的淳朴善良,曾经的艰辛磨练了他们的意志,也积攒了才华。无论别人怎样看待他们,但他们却一样怀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为了这一切他们有着果敢、坚强、执著的精神,我以他们的精神而感到骄傲。

去年冬天,大概是农历十一月半了,按节气过了大雪。塞外已是极寒天气,刚刚落了一场雪,三四寸厚。
       
一天,文化局办公室杜志忠主任来电话说,找我有事商量。我第二天下午去了他的办公室。他说,当朗忽洞苏木察汗淖儿村的村民觉着现在国家政策好了,人民生活过得也挺幸福,刚开完十九大,形势大好,他们觉得应该宣传宣传党的政策,新农村的建设,村里几个老汉想办个文艺宣传队。可是办得时候也很艰难,几经曲折,那几个老人费了很大力气,现在有点眉目了。象这种农民自发搞文艺活动的事例咱们旗还不多,因此想宣传一下,搞个电视纪录片,让我先写个文字材料。
      
我也是农民出身,天生爱农民,一说写农民的事情,就答应了。过了两天,杜主任开车把我送到察汗淖儿村王一民家。
王一民是村里一个农民,68岁了,满脸皱折,一生坎坷。他是土牧尔台中学老三届初中生,返乡后当过民办教师。在校其间跟黄丙涵老师学会了拉二胡,当年公社、大队办宣传队时,他既能拉琴又能当演员,是文艺骨干。旗乌兰牧骑招演员他也考上了,可是家庭成份不好,没有录取,结果当了一辈子农民。当年和他在一起的孙斌亮、张宝子,也是在他的带动下学会了乐器,而且在乡间还都是高手。
      
我前后在他们村住了八九天,他们这几个人也真不容易。孙斌亮也是老三届初中生,同样成份不好,走不出这山村。他曾发明了“煤油灯孵小鸡”的技术,曾经轰动一时,自治区组织参观团来参观过。但是他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还是个农民。张宝子是个孤儿,小时候生活得可怜,但天生聪明,也爱音乐,拉得一手好四胡,曾在旗民间歌剧团干过几年。年轻时和漂亮会唱的地主闺女刘涣玉相爱至今。袁志有也六十岁了,天生一副好嗓子,也在旗乌兰牧骑当过演员,至今也爱唱。
      
也就是这几个老家伙,平时没事就在家里吹的拉的唱的红火一阵,现在虽然老了,快七十岁的人了,仍不甘心,还要搞个宣传队。旗文化局也积极支持他们,给了他们些乐器,简单的服装,文化馆还派人指导他们排练。
      
我去了几天,跟他们也熟了。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帮他们排练节目(我年轻时也给村剧团排过节目)。
      
一开始村里没有几个会唱的,他们就去二三十里外的村子里找比较成熟的演员。大冬天几个老汉顶风冒雪,背上乐器跑了好几天,凑合找来两三个,刚排练了两天,人家一看钱也没有,就不来了。王一民这个带头的心凉了,闹不成怎办了?熬苦得一夜一夜睡不着,起了满嘴泡。怎也不死心,又跟几个弟兄们商量决定,咱们就是群众文化活动,其实村里许多人都爱唱,就是过去没登过台,岁数有些大,干脆谁想唱谁来唱,咱们又不是专业剧团,不会唱的咱们教,不信就干不成!
      
于是就发动村里的人,村妇联主任也积极参加,鼓励发动村民们参与。结果来得人还挺多,有二三十个,他们从来没当过演员,别看岁数大,动作笨拙,还都想露一手,过过当演员的瘾。有的人嗓音还真不错,稍加指点就能演唱。可这人多也用不了,那怎办?后来决定连秧歌队也办起来,这一下多少人也能用。就这样一个群众性的文艺宣传活动搞起来了。
        
虽说办起来了,忙是忙,可是这日常也有些开消,比方说吃个饭了,置办些零星的用品了,有时还得用个车了,出门办事的路费了等等。谁出钱呢,王一民他们商量,弄起来了,咱们自己出哇,为了个红火热闹,花上两个钱。好在村长张继前有个面包车,积极支持,退休的乡干部陈守林有个小汽车也支持他们。众人捧柴,总算热热闹闹的办起来了。
     
那几天,我想,许多人看不起农民,可我觉得他们太可爱可敬了!为了事业和追求,他们虽然钱少,可毫不心疼地拿出来了。试想现在这个金钱社会,有的人无论干啥都想挣钱,即使钱多也不会为个这事情掏腰包。再说费了多少辛苦。袁志有老伴儿因为袁志有排节目丢了羊,和老袁干起仗来,看起好象有些不通情理,其实他们也真不容易,一只大母羊带羔子,近两千元一下就没了,她能不心疼?跟老袁吵起来,我觉得她还真可爱,她泼辣,大胆,能干,顾家,是个多好的女人。
      
王一民72岁的大姐来了,当年公社的名角儿,要助上一臂之力。三妹王丽也来了,当年是旗乌兰牧骑的演员,会拉会唱,60岁了也要登台。十来天白日黑夜的紧张排练,终于弄出了几个节目,也许舞姿笨拙,唱腔野声野调,可他们爱唱,村里人爱看。苏木(乡)文化站安排了一场隆重的汇报演出,旗里文化局的领导也来了。演出在群众的掌声中成功落幕,领导们大加赞赏,鼓励他们坚持下来,只要人民爱看就是好的。
      
王一民他们成功了。演出结束,他们那满是沧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眼泪花花,他们没白辛苦。他们说,咱一个庄户人,还能干个啥,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咱就图个快乐。接下来他们还要到别的村去演出,唱唱咱们的幸福生活。今年正月十五他们的秧歌队还来旗里参加活动。
      
现在村里人们也告别了麻将朴克了,没事儿就去排练室唱唱歌跳跳舞,以后他们还想弄些书看看。
      
这期间文化局杜主任利用休息时间跑了十来趟,帮他们解决了不少困难,给了不少鼓励。又找了薛少波当我们的摄像师,我们三人在他们排练期间拍了一些镜头,回来之后,又是剪辑、配乐,又是配音、编写解说词,三个人熬了十多个夜晚,总算搞出这么一个片子。当然了,在这里也特别感谢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老事旧人”主笔王成海先生的大力支持,他作为一个病人,在病床顽强不屈地和病魔抗争的同时,自办公众平台,大力宣传家乡察右后旗,在我们忙碌的时候,他一直非常关心我们的工作,和我保持着频繁的联系,给出他自己的意见供我们参考,片子做出来后他又第一时间观看并答应在他的平台首发。

时至今日,经过近半年的筹备忙碌,我们自编自演的意在宣传农民精神生活的纪实片已经到了尾声,我们没有其它意思,只是希望在这个新时代下,全旗各乡村的人们能够和片中的这几个老汉一样把群众文化活动搞起来,因为人活着不仅要有好的物质生活,也要有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
                    
于2018年4月20日记

热文链接
乌兰察布莜面美食磨擦擦制作全过程
珍惜亲情,不要让归来变成遥遥无期
山药筋筋,后山特有的美食
摄影师镜头下的察哈尔右翼后旗

【作者】张书亮,网名山里闲人,男,内蒙古察右后旗人,大半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现已退休。张老师一贯多才多艺,尤其钟爱书法、文学、摄影等,但退休前因为工作太忙之故无法施展,退休后一边帮老伴料理家务,一边助儿子照看小孙子,一边重拾旧日爱好,夜以继日地舞文弄墨,生活充实得就像秋日的硕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