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往事漫忆(51):他虽平凡,但回望却似一座碑

 罗维开 2023-02-15 发布于浙江

文/罗维开

林头方村依山傍田,一字儿在灵峰山下由北至南排开,南北约一千米。最北的叫俞家,最南的叫方家,中部由下童家和方家两姓交接——林头方村在1980年前又名''互星大队'',其中1958年至1961年大跃进时期曾名''战斗大队''。


林头方村的人们,岁月静好,请别忘记了是无数干部为你们在负重前行。他们像接力跑一样,数十年来,任职时间较长的有:方轩民,王德兴、方锡卿、方轩忠、方后兴、俞信岳、方开明、方伦忠、方忠良、李国龙……

方轩忠是他们中杰出的代表——回望他一生,就能发现一个最可贵特质:朴实正直,乐为大众做事,大家过得好,才是他想要的好,大家乐,他才乐。这是他的一种情怀、一种秉性、一种格局。他辞世已十年,但蓦然回望,犹如一座碑,至今仍立在林头方人的心里。

各位看官莫误会,以为我又要对人物''伟光正''了,不是的,方轩忠也是一位土里刨食的典型农民,六七十年代凭工分吃饭,任村干部没有补贴,只能以党员身份领头艰难奋斗,很接地气——如若问作家浩然《金光大道》中的高大泉是否有原型,那方轩忠绝对算一个——相信这样讲,林头方村的老人会心悦诚服,频频点头。

方轩忠是方家人,轩字辈,六十年代初出落得一表人才,具有美男+强壮彪悍之体型,在农民中本来就有形象优势。但方轩忠更可贵之处,就是一心为大家,这是他威望的基础,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具有共产党人的初心。

六十年代中期起,他就被方家人选为生产队长。须知那个时候整个林头方村只有三个生产队,俞家为1队,村中部为2队,方家为3队,队都很大。那个时候的生产队长,完全是全体社员最信得过的人,因为生产队长没有津贴,没有特权,吃苦在前,全队人生活好坏,全靠生产队长带着社员干出来,所以选举生产队长,完全没有拉票贿选的现象。方轩忠在没被选队长前,就已经是生产队中处处带头的翘楚了,众望所归,方家人自然选他当队长。那时,他才二十多岁。

双抢季节,中午12点,高温40度,人们又热又饿,几乎累瘫,人心思饭,人心思歇,但上午收割完的十数亩田里,稻草像千军万马立着,下午耙田受到影响。方轩忠其实也早已饥肠辘辘,并累到了极点,水田里背湿稻草是最脏最累的活之一,但他一声号令:''背稻草,完成后才能收工!''说着,他第一个下田,抓起湿漉漉的稻草往肩上披,一节、两节、三节……双脚在水田里越陷越深,浓浊的泥水,沿着身体往下流,稻草,在他肩上越披越高,像背着一座小山,草丛中只露出两只乌溜溜的眼睛,然后,只见这座''小山''踉踉跄跄向田边移去……

这是方轩忠在劳动中的一幕,看着,谁不感动?谁不佩服?谁还敢说肚子饿天气热?大家一拥而下田,十几亩稻草,没多久就全被叠到河堤上了——方轩忠的威望,就是这样来的。

以上是当年方家某一社员向我夸赞方轩忠时,任意举的一个例子——这种情景举不胜举。随着自然威望提高,方家人日常难事,就会请方轩忠介入解决,久而久之,大家就认为方轩忠天生就是给大家来做事的。

''阿拉轩忠……''是当年方家人骄傲的口头禅(''阿拉'',宁波话就是''我们的''),甚至有人昵称他为''轩忠伯伯''(''伯伯''含有尊意,意即凭他的威望,大家都尊重,什么事都能解决)。


有几年,由于农村的左倾政策,生产队不许搞多种经营,公社开展''割资本主义尾巴'',命令耕毁超种的西瓜。方轩忠带头抵制这种违背农民利益的做法,与公社干部据理力争,嗓子也吼哑了……这就是早期农村共产党人要求带领农民脱贫的初心,现在看来仍闪耀着金子般的光。

我记忆犹新且至今感恩的是,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我父亲因''右派''问题被罚贬回村里重为农民,有一次,某公社包队(蹲点)干部有抓阶级斗争嗜好,想要把我父亲树为斗争对象,当时就被方轩忠为首的干部坚决反对,从而保护了我的父亲。须知当时我们与他不在同一个生产队,在利益上毫无交集,他完全是凭正义保护无辜者,因为他人品正直,不搞政治投机,只知道以良心作尺,对动不动就人斗人的政治运动很反感——十年''文革'',如多一些''方轩忠'',将减少多少冤案和悲剧!

六十年代后期,中苏交恶,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战争一触即发,毛主席发出''全民皆兵''号召,村里组建民兵连。当时习惯思维是,民兵连长由退伍军人担任较合适,当时村里也有刚退伍的党员复员军人,但村里对连长人选经过民意调查,全村一致看好方轩忠(当时还不是党员,他是任民兵连长后才入党的)。于是,方轩忠就担任了连长,那个党员复员军人只担任副连长,可见方轩忠当时在全村青年中自然威望之高。

他担任民兵连长后,村民兵连成了公社先进集体,军民共建、宣传队、军训,都如火如荼。记得那个时候,队队都有民兵室,战备值班、巡夜都进入常态化——民兵,成了保一方平安的主要力量。

方轩忠在任民兵连长的八年间,善于用人,那时村里的青年娱乐主要由两块构成,一是剧团(宣传队),二是民兵体育活动。

林头方村一直有农村剧团,方轩忠是个热心分子,因为他本人无演戏天赋,在戏中只跑龙套(在《红灯记》中演过磨刀师傅,在《智取威虎山》中演过小分队战士申德华),但他是剧团组织者之一,尤其是担任村干部以后,更支持剧团,自己忙前忙后为剧团做后勤。在他的努力下,村剧团一直盛名不衰,演出过《亮眼哥》、《沪荡火种》、《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红松站》等甬剧、沪剧、京剧和越剧。

当年他任民兵连长,同时又兼着第三生产队队长,太忙,七十年代初,作为副连长兼武装排副排长的我,几乎代行着民兵连长的日常工作,他对我充分信任,并在关键时候为我排忧解难,他搭台我唱戏,两人配合默契。那几年以我为主导的村农民篮球活动,其实也是他在背后支持的。须知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要起用我这个''摘帽右派''的儿子去握枪杆子(当时的武装民兵是配枪的),是有政治风险的,但他用人不疑,实事求是。

1974年起,方轩忠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而我也离开家乡外出代课,后又在党的拨乱反正中,考入了高校,从此与方轩忠交往中断了。据说后来他又担任过公社某企业负责人,具体状况,我知之甚少,但凭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我高校毕业后入了党)的直觉,可以断定,像他这样的农村共产党人,不管在哪个岗位,工作中的闪光点肯定是很多很多的,只是没人记下来。

后来我一直在思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凭方轩忠的个人能力和人缘人脉,把心用在自己私利上,家何以不发?人何以不富?但他从来没有萌动这种心思,一直为集体的事情忙碌着——这是他的情怀和秉性使然: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公众的事,就是方轩忠的人生''大事''。

  (六十岁后的方轩忠)

十年前,我退休后偶回老家,惊闻方轩忠已离我们而去,但几年来我一直听到,上年纪的人,常在夸他好。

原来,60岁后,方轩忠得到全村老年人的拥戴,年年被高票选为村老年协会常务会长。凡农村能被选上老年协会常务会长的,都是以前威望最高的村干部,因为,常务会长是老人们自己选出来的,谁心里装着大家,投票者心里都有一杆秤。他被选为任常务会长后,历时近十届,年年乐此不疲地为全村老年人做实事,众老乐,他才乐——这是他的秉性,坚定不移。

这里只讲一件石破天惊的事:2010年3月,村老年协会组织了130多名老年人千里迢迢游北京——此事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其组织之难,风险之大,责任之重,放在谁都不敢的。

2010年,他考虑到村里很多老年人辛苦了大半生,高铁、飞机都仅仅是电视中所见,更遑论游北京的故宫和长城了。如果老年协会不组织,这些老年人将永远无缘这种旅游。于是方轩忠与其他干部商议后大胆拍板:组织大家游北京。

这需要多大的胆魄啊!有许多老年人不认得多少字,不会讲普通话,甚至连听懂都困难,当时手机又没有普及到这一人群,要带着一百多个这样的人,上动车,上飞机,游故宫,登长城,在每天人流如织的数千万人口的北京,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但方轩忠的秉性,绝不会放弃对老年村民的承诺,万事起头难,他争取到了村支部和村委会的理解和支持,做通了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呕心沥血,计划一步步向前推进——但临行前,方轩忠病了,而且得的是不治之症,北京之行,只能由时任的支部书记方伦忠,村长方忠良带队。方轩忠却像老骥伏枥,被病躯拖住,无法成行,只能用心陪伴这魂牵梦绕的老人们踏上北京之旅……

让这么多老年村民,享受到连做梦都不敢的坐高铁、坐飞机、览故宫、游长城,让他们去领略现代化的旅游文明—— 这,就是一位农村共产党人对全村老人的初心——方轩忠兑现了……

本文追思北京之游,并非提倡村村组织老人游北京,也并非说游北京全是方轩忠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肯定方轩忠为大众敢担当的精神。当前乡村的振兴,干部就需要这种担当和魄力。

但,2012年正月廿八,这位一生热心于农村事业的农民共产党人,永远离开了我们,农村里痛失了一位好干部,村老年协会痛失了一位好会长。追悼会上,连已返城数十年的知青们,也来吊唁,可见他们在插队时,对方轩忠感激之情有多深……

方轩忠离去已十年,村里老年人还在念叨:''没有方轩忠,我这辈子哪有坐高铁,乘飞机,游北京的机会!唉……''

这就是口碑——方轩忠虽平凡,但在林头方老年人的心里,他却是一座碑,上面镌刻着:情为众所系,力为民所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来去坦荡,一生无悔!

方轩忠是离我们而去了,但我相信,当今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将会涌现更多方轩忠式的干部,他们都将是老百姓心中的碑!


 2023年2月15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