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侯家逃荒内蒙后山记【一】

 新用户06868399 2020-06-24

侯建  校对  编辑●王成海 

本平台“老事旧人”为原创文学平台,所发作品均为原创作品,欢迎大家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媒体在不经过本平台同意的情况下转载和盗用本平台文章,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不远了,再往前就是归绥了!”走出杀虎口后也不知多远,大哥侯朝君放下担着一头是孩子,一头是锅碗瓢盆的担子,用衣襟擦擦脸上的尘土与汗渍,指着北面方向欣喜地大声地说。朝政也停下马车感慨地接着说:“是啊,总算走出来了,过了阴山就到了。”听的出,这话中有话。这几年反反复复、顾虑重重、始终下不了决定,实在是羁绊不少。
        

他们就是在道光年间,逃荒来后山的侯家人——侯朝政、侯朝君俩兄弟。
       

背着父亲侯泰的灵牌,带着一家老少十口人,承载着一家人的希望,马拉肩扛艰难地走了七八天,总算瞭见横贯东西的塞北千里阴山了。
        

三月天,不是那么寒冷了,但北方大地早晚上还是冻得让人受不了。
 

俩位夫人各背着个孩子,缓慢地跟着,到得近前疲惫地放下流着鼻涕的孩子,找了块石头也坐了下来。
       

“宗儿,你去拾些牛马粪,让昌儿去放会儿马,咱们就在这儿生火做饭吧。”侯朝君对着憨厚的大儿子吩咐道。从早上五六点起来,走到现在是日上三竿了,的确有些饿了,在大路旁找到了块空地,一家人便围坐了下来。
       

看着时不时超过去的人群、马车,老哥俩思绪万干……
        

山西平鲁县,乱道沟,这个贫脊的小山村,以后恐怕就是历史了。神州处处有青山,埋骨何须家乡处。开弓没有回头箭,走就要走的坚决,虽然说在家千日好,出外处处难,但是这次不走出来,估计是就得过一辈子穷日子了。
大后山地广人稀,前几年还去过一趟,虽然说早晚比老家冷了一些,但放垦的武川十号地,土地肥沃,坡缓草高,溪水长流,牛马羊成群,也着实让人流连忘返。

由于父亲的去世守孝了三年,阻挡了行程,在这三年里在家乡感受最多的还是发家“无望”!
        

高高的漫漫的黄土坡,贫瘠的土地,我们已在这里生活了几代人,却还是在贫困线上挣扎。老天不帮忙,大地不给力,有劲无处使,非人力所能改变的,我们却还在继续坚持,等待着上苍的恩赐,不敢走出半步。
        

人挪活,树挪死。能长草的地方,一定也能种粮食!
         

想当年在明“万历”年间,为了躲避朝廷抓人丁,强制向雁京、冀鲁中原等地大移民,由洪洞大槐树碾转来到了这个不毛之地。虽然说还留在故土,喝的还是故乡的水,吃的还是糜糜饭,三餐不饱,还能勉强生活,但还是像火坑掉到了灰坑,看着这细细的白黄色的高坡土,瘦弱的麦苗,还有远处大沟里的小河水,真的是无可奈何!想富裕过好日子是没有指望了。
 

朝君是大哥,担着一大家人的命运,心里负担也极重。取下腰带上的烟袋锅,摁了撮烟沫子,点燃后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思想起三年前大后山生活的那几个月,脸上不由地挂满了微笑。

记得三年前(约1830年),是六月天跟随着临村的乡亲去的大后山,麦子已经老高了,麦穗已抽齐,微风吹来会荡起层层麦浪,一波一波地舞动着煞是好看,麦香味四溢,满口甜香,使你不由得驻足眺望,就着午时暖烘烘的阳光而流连忘返。
        

这里的土质是黑红色的,沙土和红泥构成,耐雨涝耐天旱,又是新开的荒地,地肥水饱。一直为蒙古族牧畜之地,地广人稀,向北远望,茫茫无际。
        

不远处一群群牛马,一群群羊散落在各处,悠闲自在地啃着嫩绿色香香的青草。在浓密的草丛下,时不时会跑出几只兔子追逐着嬉戏。狍子的老毛已经退尽,嫩黄色的细绒长了出来,个子比大绵羊高点,长着四条细长腿,跑起来飞快。
最不怕人的野生动物是狐狸了,有白狐狸,有红狐狸几种毛色。有时就在你跟前几步远,你走它也走。你停下来,它就蹲在你旁边。长得也很漂亮,大眼睛、尖下巴,俩只小耳朵翘翘的,还拖着长长的粗粗的大尾巴,实在是招人喜欢。

在这里人畜无争,和谐共处,也留下了不少的人与动物友谊的传说。
        

牧民是靠养畜为生的,牲畜是牧民的命根子。天敌主要是狼,在广袤无垠的大后山,狼也是很多的。被狼群袭击的牧户也不少,如看管不到,一夜咬死几十只羊那也不算是稀奇的事。
        

传说,在一个冬天白雪皑皑,牧民额吉,骑着马在营盘几里外的山脚下放羊。本来安静地吃着露出雪地上面干草的羊群,忽然受惊!返回头便跑了过来。额吉紧张地望过去,就看到树丛下有一只大灰狼蜷伏着,死了的一般一动不动。便小心翼翼地握着弓箭、骑马小心地走了过去,见到的却是一窝狼。瘦弱的大狼怀里还有三只小狼拱着,大狼紧紧地护着三只幼崽,用绝望的眼神看着她。
        

那个时代人与狼是死敌,互相伤害,也互不相让。但是这位额吉却做了一件让人人意想不到的事,成为了当地草原上的美谈。
        

由于大雪封山,狼出外捕食非常不便。出去了首先会留下脚印,让猎人跟踪而来,会招来全家横祸,所以聪明的狼就只能等到风雪之夜出没。可没成想却连日来晴好天气,老天没有给它这个机会。刚生产完幼崽的母狼体质虚弱,连日来又饿又冻,再加上嗷嗷待哺的三只幼崽的抚养,让狼妈妈精疲力竭,终于倒了下去。
 

额吉犹豫了片刻,却毅然决定放弃了伤害它们的念头。从马鞍桥上取下了刚刚打到的几只野兔和自己拿的干粮,就扔给了它们……
        

这件事本来就过去了,但后面发生的,是谁也想不到的。
        

三年后也是数九寒天,天降特大暴雪,动物无处觅食,野狼瞅准了牧人的羊群,临近的牧户都被狼群袭击了,不同程度地都受到了很大损失。牧民都沉浸在了被野狼的包围之中,甚至大白天狼都敢进圈捕羊。
        

额吉家也胆战心惊,强弓在手,刀剑在旁,做好了待战搏击的准备。
        

几夜来听得狼在撕咬,羊在低呼,第二天早上去羊圈看,却一只也不见少。倒是外面有大片狼群的打斗痕迹,不明所以。
       

又隔了几天,风雪漫天,能见度很低,就见二十几只狼来到了羊圈旁边,周围还有更多的狼在徘徊,蠢蠢欲动。额吉无可奈何,心里说今天的羊是保不住了。
        

不一会儿,便看着外围的狼群直冲羊圈而来,这二十几只狼迎着它们便撕咬了过去,打得难舍难分。从午打到晚,到最后,外围的那群狼拖着带伤的身子离去了。
       

这二十几只狼更惨,死了一只,还有几只鲜血淋漓地卧倒在雪地里。

这时额吉才想起来,这是她三年前无意中救的那群狼……

从此以后,牧民不再围猎狼群,把死了的羊放在羊圈墙上,以供它们包括禽类来享用……

在大清道光年间,清政府放垦土地,一是为了缓解山西的人稠地少的人民生活压力,二是同化外族,用汉文化触合一家,三是为了增加国家的国库收入,联合蒙古王公、贵族放垦土地。地方蒙古人利用这大好的机会,也超放多放土地从中牟利,将由武川至乌兰花几十公里的大片土地卖给了汉人,这就是有名的大后山“十号地”放垦。
        

十号地水系丰富,土地肥沃,无霜期短,非常适合种植小麦、莜麦、山药、豌豆、油菜、胡麻等农作物。昼夜温差大,所种出的粮食含糖量高,皮厚脂肪多营养高,易储存,色泽好等优质品质。白天与夜晚的温差特别大,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啃西瓜”的描述。
        

侯家大哥侯朝君当年来大后山是七月初,也正是开始秋收的季节,不几天农民便开始雇人拔开了小麦,经老乡介绍来到了武川东面20多公里的地方,在山脚下一个叫兰家窑的小村庄。
        

那时的麦子种的没有现在的稠密,下种子每亩不超过四升。也没有化肥,靠轮茬或歇地来提高粮食产量,也没有污染,完全纯绿色产品。干这点活儿,对平鲁农村长大、身宽体壮又勤快的他来说,实在是很简单的事情了。天不亮就圪蹴在地里拔开了麦子,每天拔三亩麦子只多不少,而且还早早地收工了。回到家里也不歇着,还要帮着东家干这干那,很是让大家喜欢。
 

半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莜麦也开始收割了,东家辞退了几个干不动活的人,剩下的就让朝君带着大家,一直干到了十一月底打场屯粮才完工。
        

四个月挣了不少的钱,也赢得了周边农户与牧户的一致好评,临返乡时东家还答应卖给他几十亩地,让他回去后安顿好,明年来种地久居。
……
        

“唉!三年了,兰家窑的老东家还认识我吗?”朝君扣着烟袋锅自言自语地说。“是啊,约定的期限整整三年过去了,不会算数啦,走一步看一步吧”。
        

朝君看着凄凉的吃着野餐的几个人,说不出的心酸,默默地端起了那只放着一块窝头,边上还豁口的碗……

好书任你读,只需点开链接即可阅读:

01.鬼阴

02.网络最流行小说:官场红人是如何历练出来的?
03.现代官场现形记:是男人就要活出个人模狗样!
04.平民屌丝的升迁之路
05.波云诡谲官场路
06.一个农村孩子的升官历程
07.权力的背后
08.冥婚鬼妻

09.青云直上:朝中有人好做官
10.官场博弈
11.官场上那些五花八门的套路
12.官场争锋
13.一个官员秘书的升迁之路
14.官场之雄心壮志
16.办公室的女秘书

17.红颜迁升记

18.被女上司逼婚的男人
19.长袖善舞的女人

20.小城官场

【作者介绍】侯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笔名:秀才,自由写作者,武川青山文苑,诗礼之乡会员。内蒙古武川县哈乐乡人,初中学历。现任北京八维研修学院武川县招生办主任,主持呼市地区日常咨询招生工作。是八维星空、江苏宿迁职业技术学院“职院风采”写作者,著名自媒体“老事旧人”网络平台作者。地址:内蒙古武川县、文明街,北京八维教育武川办事处。联系电话:13754094178,QQ号:2157183228,微信:13754094178,邮政编码:011700。“草根涂鸦群”成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