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狼群归来

 刘余1 2013-04-05

编者按 近年来,内蒙古草原局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一度销声匿迹的狼群又回到了草原。狼,是草原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对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狼的回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草原生态建设的进步。

然而,随着狼群数量的扩大,狼与牧民的冲突也不断增多。最近,内蒙古的大雪造成白灾,进而又引发了狼害。人与狼的矛盾,折射出生态文明建设中依旧存在着短板。在恢复草原生态的进程中,如何破解新的矛盾和问题,考问着我们的决心和智慧。

夜半狼来袭

零下40摄氏度的深夜,呼伦贝尔草原上寒风呼啸,新巴尔虎右旗牧民苏尼尔在甜甜的熟睡中。此时,七八只狼正分成两队,逼近他家的羊圈,一场杀戮开始了:其中一队狼钻进羊圈,把羊咬死后,甩到一人多高的墙外,另外一队狼开始吞食。两队狼分工合作,吃不掉的羊先后被拖走……在极短的时间内,28只绵羊命丧狼口,还被咬伤一大片。

第二天清晨,苏尼尔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死羊大多气管被咬断,雪地上散布着一滩滩凝固的血迹和一堆堆羊的尸块……
“狼是真饿急眼啦。”苏尼尔蹲在雪地上面无表情地喃喃道。在克尔伦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狼袭羊群的事件,但一般都是在野外,正常情况下,狼不会进入人生活的区域。

与额尔古纳市三河乡牧户刘福龙相比,苏尼尔的损失还不算惨重。就在此前一周,刘福龙家58只羊被狼群咬死,另有12只气息奄奄。在当地公安边防官兵的帮助下,23只侥幸逃散的羊在5公里外被发现。这一次,就让刘福龙损失7万多元。前后两次狼害,刘福龙家一年之内共有90只羊被狼咬死,用他的话说:“全年的心血都喂了狼。”

2012年冬,仅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吉日嘎朗图苏木一个月内就接连出现八起牲畜遭狼袭击的事件。原本怕人的狼这是怎么啦?

牧民们说,内蒙古多年不遇的“白灾”(大雪带来的灾害)是狼害的直接原因。这个冬天,低温严寒天气比往年提前了半个多月,仅在呼伦贝尔市,遭受“白灾”的草场面积就达9600万亩,牧草被大雪深埋。

“常在附近活动的那几个家伙最近瘦得皮包骨,走路直打晃,看着挺可怜。”虽然没少遭遇狼害,但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海拉图嘎查牧民陈会民并不嫉恨狼。一向喜欢和动物打交道的他,对狼有着怜悯之心。

“第一场雪就有50公分厚,雪兔都饿得跟着羊群进圏吃草了,狼还能有吃的吗?”老陈说,他和狼打了多年交道,不到万不得已,狼是不会侵犯有人看管的羊群的。

“有一天,一只狼当着我的面往沟里拖羊。看我离它只有5米了,才极不情愿地松了口,但始终不愿离开,一直在旁边转悠。”想起不久前发生的一幕,陈会民的爱人张玉荣至今还感到后怕,“虽然草原上的狼一般不咬人,可谁知道它们饿急了会干出什么事来?”

除了在野外偷羊,一些狼还打起了其他主意。刚入冬时,陈会民家里杀了两头牛,家人将吃剩的牛肉做成肉干放在闲置的蒙古包中。最近,老陈发现牛肉干越来越少。起初,大家还以为是家里的狗偷吃了。直至前几天,老陈才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那天我刚一开门,一个黑影‘嗖’地从窗户窜了出去。再一看,是狼!看来,它对这里已经轻车熟路了。”

发现蒙古包中闹狼后,老陈并没有对剩下的肉干采取保护措施,一来二去,四五百斤的牛肉干全都喂狼了。

“它们也是为了生存,吃就吃点吧!别害人就好。”老陈无奈地说。

草原上不能没有狼

草原上狼的回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内蒙古草原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狼群的数量威胁到了牧民生产生活安全,内蒙古草原上曾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灭狼运动。

“那会儿我就参加过旗里组织的打狼活动。先用套马杆把狼套住,然后,两个牧民前后夹击,用铁马蹬将狼打死。回想起来,挺残忍的。”陈巴尔虎旗东乌珠尔苏木牧民额尔敦乌拉告诉记者,当年呼伦贝尔草原上多数牧区都开展过灭狼运动。一时间,草原上的狼几乎绝迹。

随着过度放牧,再加上野兔等食草动物没了狼这个天敌而泛滥成灾,草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沙漠化问题日渐严重。修复草原生态环境,除了退牧还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强对狼等野生动物的保护。

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狼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先后进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我们和地方政府一直在向牧民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还跟他们讲过许多盗猎者因捕杀野生动物而获刑的案例,所以老乡们已不再打狼了。”长期与牧民打交道的锡林郭勒盟公安边防支队民警格日勒朝克图说。

在一系列保护措施下,近几年,内蒙古局部草原的生态环境日渐好转,狼、黄羊、袍子、狐狸、獾、旱獭等野生动物逐渐回归。

不伤害狼的“防狼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了防狼,牧民想出了加高羊圈、设放假人、饲养大型犬、燃放烟花爆竹、焚烧驱狼香、悬挂驱狼灯等多种方法,这些古法新招的确起了不小作用。

在阿巴嘎旗吉日嘎郎图牧民钱树军家的羊圈周围,记者看到了一圈高达两米的铁丝网。钱树军说,这圈防护网对于防狼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饿急的狼有时会把头钻进去,还能对羊群构成一定威胁。

“凶残和狡黠是狼的天性,对付它们光靠设施防御还不够,狗是防狼的好帮手。”牧民燕红自豪地说,他家养了两只草原大笨狗和一只班克尔犬(蒙古獒)。两年来,这些狗曾多次击退或生擒前来袭扰的狼。

为最大限度避免人和狼的利益冲突,当地公安边防部门近年来四处搜集“防狼术”并在牧民中推广。在牧民赵荣华家里,正在推广“防狼术”的吉日嘎郎图边防派出所副所长金玉明告诉记者,狼对于声音和气味非常敏感,公安边防官兵们据此购买、制作了爆竹和“驱狼香”免费发放给牧民。

“所谓的‘驱狼香’其实就是狗毛、火药和羊粪粉末的混合物。狼很怕这种味道,在风小的情况下,牧民在羊圈周围点燃一次可以保证两至三天不遭狼袭。”金玉明说。

一些新科技也被转化为驱狼手段。在牧民岐国柱家,原本用于公路上警示的太阳能爆闪灯被改造成了驱狼灯,效果非常明显。“去年家里的羊被狼咬死了20多只,自从安了这个灯之后再也没闹过狼。这个新玩意儿真不错!”岐国柱说。

狼患背后的生态短板

尽管采取了多重防范措施,但狼的频繁出现还是让牧民们蒙受了很大损失。陈会民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食用被狼咬死的羊,因为狼属野生动物,无法确认其体内是否带有病毒。这样一来,牧民承受的可是实打实的损失。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内蒙古各地还没有出台完善的狼害补偿方案,这意味着,一旦遭遇狼害,损失要由牧户自己埋单。

“狼咬死羊了就自认倒霉呗!”张玉荣说,她从未听说哪个遭狼害的人家去向政府讨说法。“狼天生就是吃羊的玩意儿,这咋整?”

其实,国家早就出台过相关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29条和第14条分别规定:“有关地方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预防、控制野生动物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畜安全和农业、林业生产。”“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

“如果牧户的损失很严重,政府肯定不会坐视不管。不过是否补偿、补偿多少要看具体情况。”一位地方干部表示,当地政府目前还没有设立专项补偿资金,只能从其他渠道帮牧民“补”回一些损失。“我们也希望上级政府明确资金来源和补偿标准,让我们有据可依。”他说。

由于狼频繁活动的区域大多在边境地区,因此公安边防部队承担了控制、预防狼害的主要工作。格日勒朝克图表示,这两年冬天,边防官兵经常会与地方农牧部门以及驻守在边境线上的解放军在雪地上投放饲草,以保证在边境活动的黄羊等食草动物不至于因大雪而饿死。食草动物多了,狼自然就有了食物,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它们袭击羊群的频率。

在陈巴尔虎旗委书记高昇看来,加速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优质棚圈才是减少狼患的关键。“生态链条完整了,狼侵扰牧户的次数就会减少。棚圈坚固,狼就进不去了。两方面相结合,才能标本兼治。”他说。

“上世纪60年代,冬天的雪也挺大,狼却很少袭击牧户。为什么?”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长期研究草原生态问题的陈蓉伯说,生物链受损才是闹狼害的根本原因。而这并不是自治区或盟(市)、旗(县)政府凭一己之力所能解决的。

陈蓉伯介绍,在野生动物生态链中,真正与狼相对应的“羊”其实是野生的黄羊。若想减少牧户损失,增加野生黄羊的种群数量才是关键。“正常情况下,狼的行动轨迹始终与黄羊的迁徙轨迹保持一致。由于现在草原上的黄羊太少,狼就只能袭击家羊。”

陈蓉伯说,中蒙边境上设置的铁丝围栏严重干扰了黄羊的迁徙路线,尽管设置围栏时也给黄羊留下了往来迁徙的出入口,但黄羊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和迁徙习惯,并不会按照人的旨意活动。因此,频发的狼害背后也有人的影子。(《半月谈》2013年第1期,记者 邹俭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