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安史之乱是胡人作乱,参与平叛的将领,竟也有很多胡人将领

 江山携手 2020-06-24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中期由唐朝胡人节度使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但其实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的将领也有很多胡人将领,我们来一起看看有哪些将领:

高仙芝

高仙芝(?—756年1月24日),唐朝中期名将,高句丽人。安史之乱爆发之初, 唐玄宗任命他的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因战事不利,退守潼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可是因为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

哥舒翰

哥舒翰(704~757年),复姓哥舒,突骑施族 。唐朝时期名将。高仙芝,封常清被杀后,唐玄宗又起用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哥舒翰进驻潼关后,立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与此同时,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叛将史思明,打了几个大胜仗,进展十分顺利,因此他们二人认为潼关只宜坚守,不可轻出,可以促使叛军内部溃散。但是,玄宗轻信杨国忠谗言,对郭、李良谋置之不理,便连续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战。哥舒翰被迫领兵出关,最终中计战败被俘,被安庆绪杀死。

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天宝十五载(756年),经郭子仪推荐而任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之乱。至德二载(757年)正月,李光弼率领万余人指挥太原之战,大败史思明的十万大军。之后又率军攻打叛军,最终平定安史之乱。可是李光弼晚年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拥兵不朝,声名受损,因此愧恨成疾去世。

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765年9月27日),铁勒仆固部人,唐朝中期名将。 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跟随郭子仪平乱,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而家族46人也在叛乱为国捐躯,可谓满门忠烈。但是唐代宗永泰元年,仆固怀恩遭到宦官骆奉先等人陷害,有了高仙芝,哥舒翰等人的前车之鉴,仆固怀恩举兵叛唐,不久病死。

这就是参与了平定安史之乱的几位胡人将领,可是看出他们都是当世名将,也为评判唐朝做出了巨大贡献,却都因为皇帝听信小人谗言,最终或死或反,不得不说十分悲哀,值得我们后人深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