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业能力的培养

 昵称815848 2020-06-25

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完成任务,或从事与职业有关活动所必备的本领。职业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本领的教育。职业院校是培养未来特定职业工作者的职业能力的主要场所。职业能力的培养还要考虑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迁移性和发展性。

   职业能力主要包含三方面基本要素:

  1. 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也就是任职资格;

  2. 进入职场后所表现的职业素质;

  3. 职业生涯的管理能力。

   研究“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在具体实践中,经常会陷入“知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的争论中。由于从事职业教育的师资大多是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而普通高等院校一般是学科教育,非常重视“知识”的积累,“能力”培养研究的不多。故,目前的职业教育,大多无法摆脱本科教育的简化版!没能很好的体现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理念。

   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特点,需要不同的职业能力。有些职业,例如:厨师,不需要太高深的理论知识,重点是多实践,当然也需要研究菜谱,研究食材特点。但有些职业就不同了,例如:电子设计工程师,就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需要在实践中充分理解理论知识。

   其实,所有的职业,都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且大多最终都是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的。到底是先要有一定的理论,再实践;还是先实践,再在实践中加强理论素养?不能一概而论。

   以电子技术工程师为例,还可再分硬件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两大类。软件工程师还有不同的软件编程方向。以训练硬件工程师为例: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首先是焊接技术,基础的看家本领,要花时间认真练的!其次是具备PCB电路板设计能力,要熟练使用相关软件,了解工业规范要求。郁闷的是:很多上这门课的老师,把这门课教成了软件菜单使用课,工业规范自己也不清楚的;再次是应具备设计电路的能力,而我们很多职业院校的老师,还是以应试教育的方法在教学生的,教了一堆理论知识,很多已经淘汰的知识还在教,占用了很多课时,老师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太严重了!学生毕业时,会做几个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正确的题,没有设计的概念啊!最后是故障的维修和排查能力,必须熟悉仪表的使用,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解决问题,做好记录,这点常规教学中几乎没训练啊?

   关于职业素质,离开了具体职业就无从谈起。职业素质的训练更多的是蕴含在职业能力训练中的,在职场中任何一点错误都会造成整批产品的报废,浪费资金和时间,这种严谨的素质,单靠理论考试能训练出来吗?90分得优秀!那10分的失误在工作中会造成多大的损失?目前职业院校在职业素质的训练上是短板,不敢认真管理学生,给与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甚至赋予了学生很大的评教权力。试想一下,如此训练出来的学生,进入职场后,如何适应职场的纪律约束?如何服从领导指挥?如何与同事配合?

   关于职业生涯的管理能力,在学校期间,认真考虑这个问题还太早。解决办法重点放在通识课和选修课上,给学生们开开眼,了解了解专业周边的知识环境,知道一些别的领域的思考方法,在需要职业迁移时,有所储备。但首先还是要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再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为学子们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赋能是

职业院校教师的天然职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