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才子科举考试写了首绝句,被考官打回重写,一字不改却成千古名诗

 江山携手 2020-06-25

古代的才子佳人,大多数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脾气和秉性,诗人李白,胆敢叫唐玄宗门下的宠人,权贵高力士帮他脱鞋,东晋的陶渊明,不愿意为五斗米而折腰,也正是这样的他们,才能写出正气斐然的句子,而同样是在1300年以前,一位诗人顶住了压力,不愿意屈从,从而为后人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文。

唐朝诗人辈出,祖咏就是其中之一,他出生洛阳,史书记载他“少有文名”,从小就展现出了很高的文学天赋,而在公元724年,祖咏便用25岁的年纪,登上了进士榜,这在过去可是极为罕见的事情了,然而祖咏的一生,却并不和仕途投机,他曾经因为好友张说推荐,担任过短时期的驾部员外郎,然而一段时间过去,就再次辞职。最终隐居汝水以北别业,靠渔椎终老。祖咏的诗歌在后代,有着很高的评价,殷璠评其诗:“翦刻省静,用思尤苦,气虽不高,调颇凌俗,足称为才子也。”

祖咏留下的诗文当中,要属于千古佳作《终南望馀雪》最为有名,根据《唐诗纪事》记载,如果不是这首诗,恐怕他登进士的时间还要早一些。

在25岁之前,祖咏已经前往都城长安,应考了一次,当时的科举考试,列出了文题“终南望馀雪”,此外对于诗文的题材,更是做了详细的要求,必须是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当其他考生还在冥思苦想的时候,祖咏看完简单的思考了一下,便立刻挥笔成章,写下了四句绝句: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从现代来看,这首诗堪称绝妙,题意是望终南山之余雪。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毕竟因为只有太阳照不到的阴处,才能看见剩下的积雪,“积雪浮云端”,雪自然不可能浮上云端,此举也是写出终南山之高,而最后两句,雨雪晴后夕阳微光染亮树梢,长安城中傍晚反增阵阵轻寒。存托了一种明媚而哀伤的忧愁感觉。整首诗和标题,可以说是无比切合,可惜的是,考官要求的却是六韵十二句的五言体,祖咏并不愿意多添内容,他认为否则会有画蛇添足的感觉,反而破坏了诗歌的美感。

此时已经进行到了科举最后一轮的殿试,只要在这轮考试过后,通过者便能功成名就,算是给了十年苦读一个满意的回报,否则就是功亏一篑,然而祖咏却能做出如此决定,可以说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当主考官收上考卷,检查错误的时候,看见了祖咏写下的卷子,他不禁十分生气,认为祖咏没有按照规矩进行考试。

然而其文辞才华,又实在过于出色,因此考官虽然愤怒,还是给了祖咏第二次机会,将其打回,让他重写。但是祖咏却并未答应这个要求,他一个字未改动,坚定的将这份答卷交了上去。考试结果可想而知,祖咏没有被录取,他要再等三年,才能进行下一次的殿试选拔。

这首《终南望馀雪》却保留了下来,咏物寄情,意在言外,清新明朗,朴实自然。为后人所折服,而它也是祖咏一生,不事权贵,清寒淡泊的真实写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