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是我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艺术功底深厚,魅力无穷。其表演常被誉为“霜天白菊”,世人为之倾倒。这个系列旨在展示up收藏和搜集的程砚秋先生的不同剧目的剧照,并介绍相关剧目,特别是现在已经失传和无人问津的冷戏。今天主要展示和介绍三个剧目。 【一】费宫人 《费宫人》一剧是程砚秋于一九三七年在华北告急的呼声中推出的。程此剧取村于《铁冠图》传奇,演述明末李闯王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缢,宫女费贞娥刺杀李闯王部将李过(一只虎)的故事。其中“刺虎”一折原为昆曲名剧。《费宫人》是把昆曲《铁冠图》在“撞钟”、“焚宫”、“守门”、“杀监”几折以后,“刺虎”以前,中间加上皮黄场子,一种“两下锅”演法的综合本。程砚秋饰费宫人,俞振飞饰崇祯,侯喜瑞饰李闯王,钟喜久饰李过,吴富琴饰公主。崇祯死后,费宫人假冒公主,全身素缟,去灵前祭奠,唱大段〔反二黄〕,抒发亡国之痛和亡君之悲,哀婉凄恻;“刺虎”一场,程砚秋将结尾一段的昆曲曲牌改成〔西皮快板〕,悲愤激越,比用昆曲演唱,更能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感情,效果也更强烈。 程砚秋演出此剧的目的,是想借此抒发一下当时郁闷的心情,通过表演,让人知道爱国气节的可贵,丧权辱国的可耻,国破家亡的可悲。剧中暗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则有影射日军入关的寓意。 昆曲部分,俞振飞是昆曲名家,唱得神完气足,做得淋漓尽致,可说饰崇祯的典范之作。“刺虎”一折,程砚秋使出浑身解数,他与梅兰芳的“刺虎”相较,各有千秋。梅以唱工、神情取胜;程以做表、身手见长。至于一只虎,锤喜久则比刘连荣稳重,老练得多了。皮黄部分,费贞娥在崇祯殉国以后,假冒公主身分,有一场祭灵,全身缟素,唱大段反二黄,亦颇具功力。此外,李闯等有些散碎场子。 此剧是杜颖陶所编,杜的腹笥渊博,手笔也好。与傅芸子、傅惜华诸君,都是北平当时的有名文士。《费宫人》这出戏在俞振飞离开以后,就不唱了。程先生除了拍了电影《荒山泪》传世外,程先生当年还拍的电影就是这部戏,这部影片一直保存在海外,可惜其踪迹也不甚清楚。
![]() ![]() ![]() ![]() ![]() ![]() ![]() ![]() 《红拂传》是程派早期著名代表作。首演于北京前门外华乐园。出演首日,创下了北京恶劣天气照常唱戏之风。此剧取材《唐人小说》,述隋末唐初风尘三侠义薄云天、红拂女扮男装追奔李靖得配英雄的故事。程砚秋扮演红拂女张凌华,郝寿臣(后为侯喜瑞)扮演虬髯客,郭仲衡扮演李靖。 那时正是“四大名旦”全盛的时期,标新立异,争奇斗妍。也就在那时,梅先生排演了《红线盗盒》,尚先生排《盗红绡》,荀先生排《红娘》,再有程师的《红拂传》,“红”字戏红极一时,这四出戏也被称为“四红”。当时,四大名旦还有四剑,梅先生排《宇宙锋》,尚先生的《昆仑剑》,程师的《青霜剑》和荀先生的《鸳鸯剑》,除此之外还有四妃,梅先生的《贵妃醉酒》,程先生的《梅妃》,尚先生的《汉明妃》和荀先生的《鱼藻宫》。 ![]() ![]() ![]() ![]() ![]() ![]() ![]() ![]() 【三】春闺梦 《春闺梦》是 本剧是程砚秋在1931年,目睹当时军阀混战,人民流离失所,于是根据唐代诗人杜甫《新婚别》及陈陶《陇西行》中后两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意境编成的。编演这一个戏,反映了人民反内战、渴望和平的共同心理。在结构穿插上、表演艺术上,都有很多新的试验和创造。 此剧为程派代表剧目之一,也是现在程派演员较常上演的剧目,所以并不多言。这个剧中的一段西皮二六和南梆子比较脍炙人口,但是个人觉得最值得一听的是最后一幕的二黄成套的唱段更耐听,因为众所周知程派擅演悲剧,而二黄主要就是用来表达悲愤的情感的,所以如果听不进去程派的二黄,那么就很难领略到程派演唱的精髓,所以推荐大家去听一听这一段更少被人关注到的唱段(【二黄导板】一霎时顿觉得身躯寒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