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众严厉批评我,私下态度却对我很友好,领导是什么心理?

 六六花 2020-06-26
网友咨询:我们公司有个领导总是当众批评一个员工,而且言语非常尖锐,但那个员工像没事一样,根本不在意。听说他们私下关系非常好,但当众却这么做,领导是个什么样的心理呢?
这种心理很常见,无非就是领导需要一个反面教材作为案例,批评,责骂甚至处罚,这些行为都是做给其他员工看的。由于你私下和领导关系友好,这些事情你自然已经心知肚明,而且领导即便真给你处罚,在其他方面也会给你补偿回来的,所以这仅仅是领导的一个小套路而已。
那么,领导一般什么时候需要采取这种管理方式呢?
1、当团队已经形成了一潭死水,没有任何朝气。
职场最怕的一种氛围就是团队是一潭死水,毫无朝气。即便领导采取奖励及处罚来试图刺激团队增加一些活力,但都是无用功。
这种时候就可以采用这个套路,好比把一个石头扔进了死水潭中,引起了层层波澜。只要这个波澜开始动起来,期间牵扯到团队成员各自的利益,那么就会逐步形成一些竞争的氛围,整个团队的作战能力自然就会逐步提升。
要注意的是,那个石头虽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他在最后始终沉到了水底。如果没有人去捞一把,他只能一辈子都在水底呆着。
所以,在领导做完这一系列的管理启动后,还需要找机会把这个反面教材拉一拉。
2、当团队内部已经紧密相连,外人根本无法渗入。
曾经我遇到过一次这样的情况,我下面的三个团队中,A团队是出名的业绩好,B团队和C团队业绩总和都比不过A团队。作为业务管理者,自然喜欢把团队的人效提升最大化,从而希望从A团队中调拨几名成员分别进入B团队和C团队,帮助这2个团队成长。
可当我找A团队的主管谈话的时候,言语之间我已经听出了抵触的味道。他更希望维系他现有的团队成员不变。
他的想法我自然能够理解,他们是靠业绩拿钱的,现在是业绩最好的时候,如果发生人员变动难免会影响整体业绩。而我的角度比他拔高一些,我需要对整个部门业绩负责,而不仅仅是对A团队业绩负责,所以我必须执行我的计划。
如果坚决反对我从A团队调人出去,那么我就给A团队加人进去,打乱他们的规划。由于我们下任务的时候是按人头算的,我从B和C团队分别调了一名人员进去到A,A团队的业绩目标自然比以前高出了一些,同时还管控一些资源。
这么做虽然有风险,但我还是希望三个团队能更加平衡一些,这样才有竞争的可能。
A团队的主管没有办法,为了完成业绩目标,只能花时间去培训新人,直到新人也可以完成业绩目标。这个时候我再把新人分别调回B和C的团队,让新人把好的销售技巧复制给B和C团队,还好这两个团队还算争气,在A团队的销售技巧上进行了改良,业绩局面不再是一家独大,而是三国鼎立了。
这样,我就达成了我的理想计划。
所以,当团队内部已经紧密相连,外人无法渗透的时候,就得想办法砸下一颗石头下去。
3、当团队已经开始无视领导威信的时候,就得来这一出。
新领导,空降领导非常容易面对这样的局面,老员工变成了老油条,处处以经验丰富来作为对抗新领导的筹码,使得新领导想了解业务十分困难。
俗话说,杀鸡给猴看。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个案例来充当替死鬼,让领导得权威发挥的彻底,让领导成为团队唯一的权威。
毕竟是领导,手里掌握着所有人的命运和资源,只要搞这么一出,即便老员工知道这是杀鸡给猴看,他们也没办法,毕竟绩效考核以及奖金都在领导手中管控着,有本事你就离职。
一般情况下,还是非常有效果的。当然,记得私下里对这个替死鬼好一点,毕竟未来还可能用得上。
总之,作为员工,不要总想着去猜领导的心思,把精力多放在本职工作上才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