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表乞罢参政,轻黜贤臣的名声——范仲淹

 渐华 2020-06-26

范仲淹面对黑云压城之势,已知改革之志难伸,仁宗皇帝已经投向了反对派,庆历新政已经走到了尽头,他上表乞罢参政。宰相章得象认为范仲淹素具“虚名”,倘若一请便罢去参政,会使皇帝落个轻黜贤臣的名声,建议仁宗下诏不允,范仲淹上谢表,即表明范仲淹要挟皇上,再罢不迟。

上表乞罢参政,轻黜贤臣的名声——范仲淹

仲淹哪知是计,见朝廷久无回应,还以为仁宗皇帝有意挽留,果真奉上谢表。仁宗更加相信宰相章得象言之不虚。老奸巨猾的章得象,这一招可谓阴险歹毒。谏官钱明逸,上疏弹劾富弼和仲淹,说他们更张纲纪,纷扰国经,多挟朋党,请早废黜,以安天下。

庆历五年正月二十八日,仁宗下诏罢去范仲淹参知政事,出知邠州;免去富弼枢密副使,出知郓州。次日又免去杜衍宰相职务,出知兖州。同年三月五日,韩琦罢去枢密副使,出知扬州。欧阳修势单力孤地坚持为新政辩护,尽管他文名誉满天下,还是被贬到滁州,写《醉翁亭记》去了。

上表乞罢参政,轻黜贤臣的名声——范仲淹

庆历改革,何以昙花一现,惨遭夭折?粗略看来,论者认为以夏竦为首的既得利益集团势力太大,守旧派扼杀改革派的阴谋诡计无所不用其极,形成黑云压城之势。富弼归纳总结人生经验云:“君子与小人并处,其势必不胜。君子不胜,则奉身而退,乐道无闷。小人不胜,则交结构扇,千歧万辙,必胜而后已。迨其得志,遂肆毒于善良,求天下不乱,不可得也。”

(《宋史·富弼传》)其实,改革能否进行,皇帝说了算,改革夭折,根子在皇帝。仁宗此人,虽然宽厚仁慈,不轻易诛杀臣下,但他耳不辨忠告与谗言,目不分贤良与奸佞,身有软骨,胸无主见,随风转舵,反复无常。

上表乞罢参政,轻黜贤臣的名声——范仲淹

开始,仁宗求治心切,似如心血来潮,对范、富、韩等人的信任,也达到极致。可对改革既无通盘规划,也无预谋设计如何排除阻力。当反对派摇唇鼓舌群起攻击,暗设机关陷阱时,仁宗则猜疑退缩,改弦更张,最终投向了反对派,不再支持改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