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在职场越混越累?说明你不会学习、不会复盘、不会求助

 看看宝贝你好 2020-06-26

所有当代人都面临的三个问题;

1、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不会学习、进步困难;

2、每天做着大量且重复的事情,遇到问题不会求助;

3、误把总结当复盘,事倍功半;

那该怎么解决呢?

一、工作后时间紧迫,应该这样学习

在职场中,首先是不存在学完这个问题的,涉猎的东西太多,永远学不完,这个时候可以用721法则来学习。

古典老师说过:

如果把你的职业比作一个圆,你发展得越快,圆的半径越大,所需要支撑的知识就越多,在知识爆炸年代,知识永远学不完,你需要谨慎挑选对自己最重要的内容。

其次是没必要记住,任何知识只要能够调用即可,调用自己的笔记本、脑图、搜索引擎,甚至直接电话给有答案的人。

职场中看的是你能不能解决问题,这意味着学习的目标是快速解决问题。

模式:挑选知识-调用-解决问题。

职场的高手思维,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来学习东西,评价一个人学习的效率,就是看他“通过学习解决问题”的效率高不高,看他是因为什么问题去学的?一年下来,解决了多少问题?

1、学什么——基于问题选择学习内容

应该去学习那些“能解决你的问题、难度适中、学了马上能用”的知识。

开始学习之前,可以先问问自己4个问题:

(1)我最近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2)哪里可能会有答案?

(3)哪些是难度适中,又是我能读懂的?

(4)有可以实操的工具吗?

2、从哪里学 —— 找到有效的形式

选择学习内容要建立问题意识,优先选择那些和问题相关的内容。

对于学习形式,有人喜欢听网课,有人喜欢读大部头,也有人喜欢读碎片化文章,按需选择即可。

3、如何学——合理的配比时间

最好的配比是721法则:是用1份的时间学习理论,2份的时间交流观点,7份的时间动手实践。

更多的是去实践起来,在犯错中才能知道自己对于新学习的知识到底掌握的如何,

从今天起,重新分配你的时间,多实操、多沟通、少沉迷学习为妙。

为什么在职场越混越累?说明你不会学习、不会复盘、不会求助

二、掌握求助技巧,让你事半功倍

我们找别人帮忙,有时候会胆怯,尤其是面对比自己牛的人,其实不必担心,只要我们真诚、虚心请教,那些牛人其实是很愿意提携我们的,帮助了我们他们也会因此而获得成就感,牛人也需要追随者。

求助的姿态各不同,得到的答案也可想而知,要么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双方都高兴,要么被拒绝、被无视,甚至对方把你当小透明。

常见的求助渠道方式:面对面、微信、邮件、打电话、其他网络平台等;

向别人求助前我们应该做些啥呢?毕竟这个问题最后还是要我们解决嘛,别人只是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或者建议,

1、至少我们先自省和查询一番,我到底要问一个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够不够具体,事实背景和前提条件是啥?

3、有没有潜在的约束,比如:一些资源限制、职权限制等等;

想清楚罗列出来这些东西,梳理后再向需要求助的人发出你的求助信号。

1、适度得体的问候对方

不管是采取什么形式,都要先问候一下对方,重要的称谓一定不能少,对于长辈、前辈、同辈、都要尽到应有的尊重和诚恳的姿态,适当即可,不要过度铺垫,本来有20分钟的时间可以请教对方,结果你用了15分钟来铺垫寒暄,让人捉摸不透你到底要说什么?同时让对方误会,以为你在套路人家呢。

2、表达时要主题先行

为什么要主题先行?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大脑结构化四个的特征

结构化的特征

~大脑的四个思维习惯

(1)喜欢归纳主题

(2)喜欢归类

(3)偏爱数字3以,及短时记忆不能承载太多信息;

(4)喜欢有规律的信息

归纳主题:要话先说,

~结构化思维的三个特征:(沟通表达)

(1)主题先行

(2)归类分组

(3)逻辑递进

先提出总结性的思考,再具体表述情况,让我们的讲话条理更清晰,表达大量信息的时候,需要对你的信息进行归类,最好是3类,这样容易记住,并且需要有逻辑关系,不然颠三倒四的,增加了别人消化你信息的时间成本。

为什么在职场越混越累?说明你不会学习、不会复盘、不会求助

3、学会感谢并赞美对方

请教完问题,记得感谢人家,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词,不然留着干啥用呢,这么重要又合适的场景,如果你觉得很不好意可以适当的发个小红包,至于人家收不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态度问题。

自媒体人兼作家【粥左罗】说过,他自己在做公众号的时候,需要转载别人的好文章,这就需要去跟人家申请授权开白,那自然要以一种求助的姿态去沟通,他就会写优质接地气的申请话术,让人看了即愿意帮忙开白,还觉得你这个人很真诚,后期有其他需求还可以一起合作。

三、职场打拼要及时复盘,提高效率

复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我成长和团队快速迭代的进化工具,不过有时候我们误把总结当复盘,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总结:

是对于一个阶段工作的小结,不同岗位之间有不同的考核标准,跟业绩挂钩、跟能力挂钩,不提缺陷,更不会去反思,大多数时候尽挑好的来呈现,依照习惯来陈述,自然是比较片面又不够客观,过于主观。

复盘:

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还原事实真相,重新推演一遍,分析达成和未达成前后的差异,成功的,抽取方法论,失败的找到新认知,这个速度成长飞快,是比投资昂贵的商学院和那些比较水的课程,价值高的多的学习形式。

复盘的心态:不自欺、有胜心。

不自欺是对自己而言,要诚实。

有胜心是对别人而言,不要有“有胜心”,要虚心。

两种心态的指向是同一个:成长心态。一切只关乎成长!

PDCA模型助力你降低复盘难度

PDCA戴明环:

“闭环”是根据“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分为四个阶段,即 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组成。

1、P (Plan)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2、D (Do) 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4、A (Action)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为什么在职场越混越累?说明你不会学习、不会复盘、不会求助

复盘需要进行深入思考,而思考本身就是反本能的,《思考快与慢》一书中提到,“人类是能够偷懒就绝不勤快动脑思考的,启动我们的系统是需要能量的。”

复盘是刀刃向内的系统反思,要把自己不好的地方改的更好,是对人性的一种挑战。

黑格尔说过“人类在历史当中,获得的最大教训,就是你终于知道了,人不可能从历史当中获得任何教训,这是因为人性具有自大和趋利避害的特性。”

不管做什么,不要蛮干,不要低品质的勤奋,要学会通过策略分析更好的去工作、学习、做事。

时代不会为每个个体负责,企业也不会为每个个体负责,真正能对你负责的只有你自己,自强则万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