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文帝为给自己贴金,乱认显赫祖先,却忘了亲爹是祖先的“大爷”

 思明居士 2020-06-26

市井名著大隋唐,老乐歪批道短长。看到“隋文帝为给自己贴金,乱认显赫祖先,却忘了亲爹是祖先的‘大爷’”这样一个标题,喜欢隋唐故事的朋友,是不是也在想,这是小说中的哪一段呢?其实啊,这个还真不是小说里的内容,而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虽说历史演义小说在大家的印象中,看似夸张有趣,但真实的历史,有时要比小说写得更好玩,就比如隋文帝杨坚家里那些“糗事”。

隋文帝为给自己贴金,乱认显赫祖先,却忘了亲爹是祖先的“大爷”

在《北史》和《隋书》中,都明确地记载了,隋文帝杨坚是东汉名士杨震的后代,这个杨震有关西夫子之称,可以说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给民间留下最著名的一句话,应该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原意就是做人千万别自欺欺人,以为干点什么事,谁都不知道。而杨震的父亲杨宝,则是“结草衔环”这个典故中的“衔环”主角儿,是说杨宝小时候救了一只受伤的黄雀,黄雀痊愈后,叼来白玉环报恩。另外,杨宝的外公更是在全世界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名人,那便是《史记》的作者,太史公司马迁。由此可见,这个杨氏的家族势力是非常庞大的,对于后世的影响数不胜数,比如三国中著名的杨修,就是杨震的嫡传后代。

隋文帝为给自己贴金,乱认显赫祖先,却忘了亲爹是祖先的“大爷”

因此,杨坚这么荣耀的祖先,被写进正史,似乎也是毫无争议的。但问题是,这里有个非常明显的漏洞,那就是杨坚的父亲名叫杨忠,而杨震的父亲杨宝,他的亲大哥,继承了杨家爵位的嫡传长子,也叫杨忠!换句话说,杨坚认杨震给自己当祖宗,却不知道,自己的亲爹,跟祖宗的“大爷”同名同姓,实在有些滑稽。因为这种错误,在讲究门第的几千年前,不是小失误,如果杨坚真的是杨震的后人,他的父亲又敢叫杨忠的话,因为他去这个名字,也会被弘农杨氏以“不孝”的名义,逐出家谱。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敢让亲爹当祖宗“大爷”的杨坚,都不可能是弘农杨氏的后代。

隋文帝为给自己贴金,乱认显赫祖先,却忘了亲爹是祖先的“大爷”

那为什么史书中会这么记载呢?难道唐朝的那些士大夫读书人没有发现这个漏洞吗?其实原因也很简单。第一,别说史书的作者了,真正的弘农杨氏也会发现这个问题,可是他们敢站出来反对吗?第二,在大隋基础上建立的唐朝,按照惯例,为隋朝修史,他们在表面上,自然要给隋朝贴上足够厚的“金装”,这样也能显示出唐朝的价值和地位。而在这种记录的背后,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问题,这种做法在古代叫“春秋笔法”,在今天有了更直白的称呼,叫“高端黑”。所以,正史记载这个小细节,其目的是很复杂的。

隋文帝为给自己贴金,乱认显赫祖先,却忘了亲爹是祖先的“大爷”

另外,有些朋友可能还会问,杨坚已经荣登九五,贵为天子,他何必还要主动向弘农杨氏攀附呢?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与他是不是虚荣关系不大,因为在杨坚创业之初,那时的华夏大地南北朝分裂,十六国此起彼伏,仗着自己有点兵力,很多人就敢自立。所以,杨坚这么做最主要还是两大原因:第一,因为弘农杨氏影响力巨大,有了这层关系,中原士子,名门望族都可以主动向隋朝靠拢,这样就可以削弱竞争对手,特别是南陈的实力。第二,杨坚在此前众多“前辈”身上,看到了无数经验教训,单纯依靠武力,很难让江山长久,所以,用今天的话说,杨坚希望靠着杨震这位“祖宗”,获得更强的凝聚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认同。

隋文帝为给自己贴金,乱认显赫祖先,却忘了亲爹是祖先的“大爷”

因此,杨坚才选择了弘农杨氏,事实证明,他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作用,可假的永远真不了,这个编出来的关系,漏洞不可避免。但话又说回来,如果隋文帝不选择弘农杨氏,又有其他杨氏名门可选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